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87章 余波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87章 余波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六角大楼。

在雪鹄搅乱西太平洋的时候阿美还是早上,正是职员们刚刚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现在已经是凌晨了。

核战预警什么的在这里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慌乱,警情值班室瞄一眼卫星就知道没这么离谱。

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时候尾焰具有极其强烈且独特的红外特征,天上的遥感卫星只要看到一个散发着巨大热量的玩意在以几千公里时速移动就会示警。

如果再判断一下弹道,发现其目标高度疑似本土或者盟友,它就将发出最高警报。

但雪鹄飞行时的热特征远不能和火箭尾焰相比,更何况还经过了特殊处理,只有离得最近来不及判断太平洋舰队慌了一会儿。

后续的几个小时与其说是提防核大战不如说是在借着机会示威亮肌肉,毕竟两个盟友领空都被强闯且肇事者拍拍屁股就飞走了,不做出点激烈反应说不过去。

这就好像一个人突然被恶作剧吓了一跳,虽然无害但必须得张牙舞爪一番证明自己即使是来真的也不怕。

8·12事件的影响肯定会极其深远,先不提冒犯领空的问题,就先说说那个“迷航”的飞行器到底是什么玩意?

没有侦测到火箭发射痕迹,说明不是用火箭发射的,极有可能是从机场自主起飞的。

一架从机场起飞自主加速的飞行器,从被侦测(即将出内陆时)再到返回东北信号消失,飞过的航程超过6000公里,最低速度6.8马赫,最高速度12.1马赫,平均速度10.9马赫,这是什么怪物飞行器?

而过了几个小时情报室也开始汇总中文互联网上的情报,发现昨天从银川开始一直到“希金斯”号发现它的胶东半岛,两个地点之间的内陆城市都有人发现了天上的亮点和听到了极其明显的爆响。

通过城市串起来的距离就是约1000多公里,再考虑到华国喜欢在西北大漠设置各种秘密基地,也就是说未知飞行器从起飞到返回能被他们证实的航程就超过了8500公里。

那么合理推测其设计航程至少在10000公里以上,妥妥的战略轰炸机,可以直接飞到北美来。

12马赫飞行器、雷达低可探测性、航程超过一万公里、飞行高度大于六万米,哪一项都是让人冷汗直流的指标。

再看一下华国通报内容里承认有试飞员,说明这还不是无人飞行器,能够载人飞到这个指标的飞机怎么也不会小。

昨天晚上五国热线电话的时候四方都想知道那到底是什么东西,但华方口风很严实除了透露出“有人驾驶”这个关键信息以外就只有完全糊弄人的“气象用途飞机”说辞,毕竟非法横穿领空的是民用飞机还是军用飞机区别可不小。

说起来“气象飞机”大家还挺熟悉,当年U2在联盟境内被击落时阿美也是这么说的,以彼之道还彼之身了属于是。

虽然这个问题最后被糊弄了过去,但所有人都对那个未知飞行器非常感兴趣,正在尽一切努力获得相关信息。

不过对于六角大楼来说,光是现在能够确认的指标就已经足够吓人了。

整个空军情报室开了两个小时的转向研讨会,除了技术专家偶尔发言以外其他人都在可怕的沉默中。

纵观整个空战的历史,最开始是原始阶段的机动制胜论,后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发展为能量制胜,也就是高空高速理论,并在二战后的第二代喷气机时代发展到巅峰,新飞机打不到两马赫两万米的“双二”指标都不好意思拿出来,更是催生出了XB70“女武神”、SR71“黑鸟”这样能飞三马赫的怪物。

但高空高速理论随着导弹技术的日渐成熟渐渐没落,空战开始向信息化前进,结果现在一看高空高速理论似乎没有过时?

或者说,以前放弃高空高速的原因是因为他们还“不够高”、“不够快”。

被召集而来的NACA和航空企业专家看到“12马赫”“6万米”“有人驾驶”“大气层飞行器”“10000公里航程”时第一时间都在摇头,认为这五个指标合在一起完全不可能。

但事实胜于雄辩,他们也只能绞尽脑汁思考着什么样的技术能做到如此地步。

脸色阴沉到能出水的凯里少将也知道飞机暂时分析不出什么,转而问道:

“在问我们能不能造出这样的飞行器之前,你们先告诉我如何击落它。”

技术专家们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有人说道:

“标准三具有这样的能力,但雷达指引有问题,敌人的飞机显然用了隐身设计,虽然现在看来还有很多问题,但也还处于试验阶段,他们肯定会在未来解决这些麻烦。”

“爱国者3也有潜力,问题也差不多,还有萨德,具有反导能力的导弹理论上都差不多的。”

“……”

一番讨论下来大家发现虽然理论上有不少能够打得到的导弹,但引导是个大问题,他们能想到的缺陷别人也肯定在想办法改进,加上高度和速度的天然屏障,实际想击落还是很困难的。

凯里:“你们说的都是路基、海基反导系统,就不能用飞机击落吗?”

他并没有被迷惑到,这些路基和海基的反导系统部署昂贵的缺点不提,最大的问题是难以移动,而他们的目标飞机是可以随意更改航向的。

大不了飞机绕过去就好了,地球那么大,总不可能到处塞满宙斯盾舰和反导阵地。

最好的办法还是用截击机去拦截,灵活性和响应能力都大大提升。

这个问题直接让专家们陷入了沉默,能拦截12马赫飞机的截击机?那它自身怎么着也得飞到10马赫,这怎么可能做到。

“也许……激光?”

一名雷神公司的专家吐出了一个词语,让人们又陷入了思考。

听上去似乎可行,海基、路基、天基激光阿美都有在研发,包含了针对导弹的项目,用来打飞机也应该是可行的。

但问题依然存在,这个级别的激光器如果是路基和海基存在的问题和反导系统差不多,如果是天基依然缺少飞的足够快的载体飞机,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空军情报室艰难地讨论着应对方案,但很快被总统府助理的到来中止。

后者走进来手指依次从NACA专家、情报局局长、凯里少将的身上划过:

“先生们,总统需要一个解释。”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