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50章 新计划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50章 新计划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陈均委婉地表示了这个想法,林炬表示完全理解。

就是想少花钱装大B嘛。

这个简单,把已经是四手的新远一号乙一级火箭刷个涂装,装上新的二级火箭,随便发射個小玩意就行。

价格也便宜,只要回收成功,付出的成本不到500万,报价1000万呗。

这个价格完全在陈均的可接受范围内,1000万买一发火箭,就当宣发投入,简直太便宜了。

双方一拍即合,以新远一号乙的产能一个月就能交货,可以在过年前发射,也算给集团高层冲冲喜。

简单敲定合作,但林炬没送客,陈均也不急着走。

后者是想多看看新远航天,了解民营航天的运转。

林炬则想着怎么继续从南方汽车兜里掏钱。

现在的南方汽车牛啊,有销量有技术,有资金有人脉。

要是让他们购买新远的BMS,以后再加入到智能驾驶计划里,又能承担研究资金还不用担心打开市场。

抽半天时间陪陈均在不敏感区域瞎溜达了一圈,后者看着各种新奇的东西不断赞叹。

林炬假装不经意地说道:

“现在国家好像在推广新能源汽车,南方汽车应该也有做吧。”

“有,但是现在不是时候。”陈均看起来兴致缺缺:

“现在无论是市场环境还是技术都不成熟,你看到那些吹牛皮的了?都是在骗补贴的,生产几十辆车就联合经销商伪造几万辆的交易,随便拿个七八亿的补贴到手。

真正做技术的没有,我们在研究,技术方面的人说了,电动汽车是个新的标准体系,现在还不如琢磨琢磨混动。”

陈均可能是比较高兴,给林炬讲了好几个现在行业内骗保骗补贴的例子,行内厂家一看就有猫腻,但神奇的是这些漏洞百出的操作还真就成功了。

林炬也是第一次了解到这么多隐秘,渐渐有了自己的思路。

比亚蒂和苧德两家的电池技术还没有后来的性能,市场上也没有成熟的BMS系统,新能源汽车还处在生长期。

虽然陈均表示很多方面都不是时候,但实际上最大的问题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性能问题,以及后世倚仗的智能驾驶。

解决这两个问题,新能源汽车依然会不可阻挡地侵占传统市场份额。

而且现在入场还有先发优势,等到几年后群魔乱舞的时代,尤其是一众互联网公司带资本下场,电车技术进步飞快,传统厂商追赶起来都费力。

但现在林炬先把这些压在心里,他要等新远的BMS有了成果才好谈合作,现在先笼络关系。

潜在合作伙伴 1。

……

从11月末到整个12月,在外界眼中新远总算消停下来了,再没有什么大新闻。

唯一对外披露的发射还没开始,新远购买了一艘拖船改成海上起降平台,现在才赶往南海准备进行海上火箭回收测试。

但事实上,这段时间新远宇航内部忙得飞起。

研发部正在一一梳理得到的系统技术,调整为具体的项目,修改火箭构型。

除此之外又要扩招100名员工,并且用升级卡对有潜力的进行技能提升。

由于到手了一大把新技术,为H1航天飞机准备的火箭新远二号基本上被推翻重来。

新的参数如下:

全箭直径6米,高度75米,采用二级火箭设计。

一级将安装7台22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外圈6台,中心1台,地面推力1540吨,二级安装一台5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高达45吨,并且一级将设计为可回收。

甲烷发动机系列以M开头,主打低成本,M220是在系统的300吨级分级燃烧液氧甲烷发动机上简化而来,降低了重量和体积,使之能把7台塞进6米直径的箭体。

之所以选择甲烷机而不是煤油机,则是因为分级燃烧大推力甲烷机比K系列全流量煤油机技术更简单,生产更快。

研究院决定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研发,不可谓信心不足。

新远二号预计可回收次数将达到三十次,五次复用后每次发射成本将是一次性发射的30%,仅仅需要1.3亿,平均每公斤的发射成本不到4000元。

即使算上测控、转运等费用,也不会超过4200元。

而且这其中最大的成本是那台二级的氢氧火箭发动机,氢氧发动机和液氢燃料是真的贵。

新远三号则被改成了巨型火箭:

一级直径11米,二、三级直径也为11米,高度116米,采用三级火箭设计。

一级安装19台38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从外圈向内以12 6 1的布局摆放,二级安装四台240吨级液氧液氢发动机H240,地面总推力7300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270吨,月球轨道运力130吨,火星轨道运载能力60吨。

这是为登陆月球准备的火箭,同样可回收20次,但平均发射成本还是飙升到整整4亿元,三级火箭在登月时将替换为H2型航天飞机。

登月方案也有了草案,最大起飞重量100吨的H2空重只有40吨,登月版的货舱要增设生活舱和月面着陆器,总重控制在95吨左右,可以携带7名航天员。

这么重的航天飞机要完整飞过去再返回地球也是有代价的,传统发动机太消耗燃料不可行,它预计将安装一台单价预计超过3亿人民币的10吨级核热火箭发动机,非常节省燃料。

只能说有钱有技术的工程师们也开始放飞自我了,但林炬还是批准,因为后两者的研究计划都以两年为期限,有时间调整。

另外就是从90KN组合动力发动机上拆下来的涡扇部分,经过评估后认为可以发展出两种改型。

最佳改型是作为战斗机、轰炸机发动机,因为这台暂命名为XW-9的涡扇发动机,按照系统介绍是能推进飞行器飞到三万三千米高空,马赫数达到整整3.4。

单独拎出来做成小涵道比航发后,加力状态下推力高达13.9吨,推重比10.6,并且可持续40分钟,起飞重量40吨以下的战斗机使用它能轻松飞到3马赫。

第二种就是加大涵道比,以降低最大速度为代价,砍掉加力,作为科技或运输机发动机,单台推力15吨,耗油率0.52,在同级别中属于较为省油。

两种发动机的制造成本都在1500到2500万一台,而同等级发动机售价前者在500万美元左右,后者则在2000万美元以下,显然是利润极高。

BMS电池管理系统也已经修改出具原始方案,研究团队正在选择汽车平台,择机进行测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