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79章 试探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79章 试探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氢弹和原子弹的价格都不算贵,各个有核国家主要支出其实是在研制阶段和每年的维护上,如果只是生产出一批马上就在月球上用掉,其实花费的钱比想象中要少。

而且根据基地的超算模拟,其实所用的核弹当量越大、对以后的开采越有利,能够继续降低后续成本。

千万吨级氢弹爆炸时的超压能够将岩石和月壤全部抛出去,并因为月球低重力大量散开,获得的爆炸坑将是一个光滑到难以想象的抛物面,壁面被冲击波压实还不用担心垮塌的问题。

最最理想的模型是用一颗2亿吨级当量的超级氢弹在约1000米深度引爆,但这几乎不可能,现实一点的方案是分三次分别使用6、3、1颗1500万吨当量氢弹分三层爆炸,通过控制爆炸位置获得1200米到2000米深度的矿坑。

这可比其传统手段方便多了,不但费用能够节约80%以上,而且工期可以压缩到1个月左右,并且炸完就几乎具备了开采条件。

所以核爆方案一直是基地认为的最好解决办法,但并没有第一时间提出,而是一直等前期研究遇到困难的时候再提出来。

现在林炬就想先探探口风,看一下上面的态度怎么样。

反正基地是无论如何不会造这些玩意的,还是得想办法说动官方。

他本以为佘院士的反应会很大,但后者却只是稍稍惊讶了一下就陷入了思考,好像真的在考虑这件事的可行性。

核弹开矿……其实在讨论联合矿业成立问题的时候航天局内部就讨论过,很容易就想到了这个方向。

别的不说用核弹就能节约出大型火箭的发射次数,一颗原子弹或者氢弹的重量最少一百多公斤、最多两三吨,长征六号、长征二号、三号乃至一些民营航天公司的小火箭都能够轻松打过去,技术上非常简单。

但这个方案最终没有风声的原因并不是技术,而是一份条约。

“小林,你应该知道《外层空间条约》。”

林炬马上领会,明白了佘院士指的是什么。

上个世纪随着各大国陆续拥有原子弹、氢弹以及弹道导弹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全世界都在担心外太空也成为另一个战场,加上冷战各方也不愿意继续扩大军备范围增加压力,最终签署了《外层空间条约》。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任何一方不得在太空或者其他天体上建设军事基地以及毁灭性武器,其实就是在限制核武器不向太空扩散。

作为一个在乎声望和信誉的大国,绝不能公然违背自己亲手签署的条约,那样的影响过于恶劣。

哪怕事实上各国都从未放弃在太空军事化上的努力,但打的都是“侦察”“防御”等旗帜,绝不会光明正大的承认,把核弹直接扔在月球上太敏感了,一定会引起广泛而激烈的争议。

《外层空间条约》一定要遵守,这份条约是现在世界航天秩序运转的基础,包括之前对发生事故的他国宇航员救援行为,其实是这份条约规定的义务,是有国际法效力背书的合法行动。

但之前大家偷偷想的时候还有些小心翼翼,现在两人说开了却都在心里对比着使用核弹的种种好处,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意动。

气氛沉默了一会儿,佘院士才若有所思地敲着手指道:

“不管怎么说我们的用途一定是和平资源开发,跟军事目的不沾边,还存在有一定的操作可能。

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试探一下,核弹用于民生目的,也不是没有先例嘛!”

“您是说……”

佘院士站起身走到窗户旁,然后下定了决心转过身:

“现在各国其实都在关心天幕二号任务的成果,我们可以公布出去一部分,尤其是把专家们对于矿坑的开采方式和成本研究放出去,适当地把传统手段成本夸大一点。

另外要降低公众对于核弹的敏感性,找一些媒体刊登前联盟用核弹灭火和炸水库的事件,反正时间还比较长,慢慢计较一下或许会有转机。”

林炬很是赞同地点头,他也想到了个办法:

“我觉得还需要一个这方面有很大话语权的人出来说几句……我们基地的程南开和虞民院士关系不错,要是他也能发一篇文章就好了。”

“可以一试。不过,我更担心的是阿美搞鬼啊。”

……

德克萨斯。

马斯克一直在关注着天幕二号任务,或者说全世界的航天机构都很专心。

从联合矿业他们就已经看出华国是真的打算去开发月球资源,虽然不知道到底能不能成,但大家都公认这是人类所必然要踏出的一步,哪怕失败了对于后来人也能提供相当有益的经验。

从8月12号开始,航发委终于开始对外放出了天幕二号任务收集的一些具体试验数据以及分析报告,一直让人关注的马斯克立刻得到了汇总的信息。

汤姆·穆勒和他一起,尽可能多地从天幕二号任务中解读出信息。

汤姆直接翻到了最感兴趣的爆破试验部分,可能是为了能让更多人理解,虽然公布的内容中有很多专业图表和信息,却也附上了地球上同等技术的试验结果,让不懂的人也能大致知道情况怎么样。

“噢,这可不太妙。”

马斯克一眼就撇到了最后结果,结论分析是如果采用递进式爆破法作业,按照每5000吨使用4吨多炸药,需要消耗传统炸药760万吨;若是某种新型高能炸药需要450万吨,这么多的炸药绝无可能靠火箭运上去。

哪怕能运上去也不行,价格太高昂了,就算是760万吨水泥也得二三十亿呢,更何况是炸药。

虽然文章最后说科学家已经能够研制利用月壤和月冰合成的高能炸药,但那可是至少450万吨高能炸药,就按照化肥产量算,2016年阿美的化肥年产量才1200万吨!

而围绕这一个超级炸药工厂所要建立的基础设施……地球上都投资巨大,更何况是月球?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