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46章 MTV选择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46章 MTV选择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联指,我们有麻烦了。”

在“满月”并不算太大的上升器里,四个宇航员正用简易的面罩捏着鼻子忙活:

他们正在想办法刷掉舱内的月尘。

经常登月的朋友都知道,登月容易除尘难。

月尘因为金属含量较高所以富含静电,很容易吸附在物体上,是损害探测器寿命的重要因素。

它对于宇航员也同样有害,这些微粒很容易进入人体,吸入过多也会造成肺部的疾病和功能受损,对于宇航服的腐蚀性也不低。

国际空间站上出舱使用的宇航服好好保养可以用许多年,但阿波罗11号任务中回收的宇航服就被直接判定失去了利用价值,其表面严重受损。

当然那个时候的NACA登陆前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想的办法是一个小刷子,进舱前尽可能刷掉月尘。

曙光任务的处理措施也差不多,只是增加了磁吸附和静电吸附功能。

然而在几次的出舱任务中附着的月尘比想象中多,为了营救阿尔忒弥斯清理的也很不仔细。

而维克多和科赫身上更是个灾难,他们的宇航服几乎已经被月尘覆盖,刷子都用废了一个都除不干净,也只得先进入从舱内再说。

睡了一觉的宇航员们起来发现舱室里已经到处飘着月尘,于是都撅着屁股开始一点点清理:

不清理不行,万一这些小东西进入电路影响到什么那可就问题大跳了,第一波重返月球的宇航员直接团灭。

狭小的空间对于四个人来说很不宽裕,但地面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

其实最好的措施就是在出口处增加一个过渡舱,宇航员先在这个舱室里被清洗液喷淋一遍,然后再用静电发生器慢慢吸走月尘,这之后再脱下宇航服进入生活舱就很安全了。

但显然“满月”着实没有那么多的空间可以安排,只有未来的常驻基地才有这种功能,现在……凑合凑合吧。

其实现在登陆器里的环境并不只是简单地因为多了两个人挤一挤,麻烦还有很多:

首先是食物和饮水消耗量直接翻倍,原本充裕的存储现在只是刚刚够用;

氧气供应还好说,可以用着陆器剩余的燃料供应,问题不大;

最大的麻烦是上厕所,虽然四个宇航员都能用便桶也能忍受异味,但多了个女性就不一样了。

当科赫尴尬地说自己有点忍不住而他们也不可能出舱躲一躲的时候,三个大男人只能憋屈地面朝墙壁小声聊天,哪怕科赫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这些。

原本充满新奇和冒险的月球之旅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四名宇航员都在想着早点上太空去。

尤其是科赫和维克多对“乌兔”特别有兴趣,后者的生活舱质量高达50吨,想想也知道比“门户”舒服到不知哪里去了。

虽然暂时无法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但这些都被地面忠实地记录了下来,以后改进的时候肯定会考虑到。

……

“我们设计的可重复使用登陆器一定要有这个过渡舱,不然对于宇航员来说伤害太大了。

就好像是以前矿厂和玻璃纤维产线的工人一样,月尘的危害比这更严重。”

林炬在了解到曙光三号所遭遇的问题后,首先就去检查了自家的月球开发计划里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毕竟在和五院的联合研究中确定的可复用登陆器其实和“蓝月”构型差不多,重量约40吨,虽然要大一些但想设置过渡舱还是有些麻烦。

负责与那边对接和登陆器设计的是郭申,他现在带的多是子系统设计项目,和林炬一起在琼州。

他把新远设计的登陆器草图方案拿出来,指着其独特的圆形舱门说道:

“目前我打算采用航天局提出的方案使用折叠气闸舱,也就是联盟在上升二号出舱行走上应用的技术。

气闸舱是柔性充气膨胀式设计,在落地以后就充气展开,起到过渡作用。”

柔性气闸舱的优势是发射体积小重量轻,不怎么需要占用原本就紧缺的空间,对于小型登陆器来说是非常容易实现的方式。

但林炬看到这玩意马上想到的是马特·达蒙主演的《火星救援》里,他住的营地气闸舱被炸上天的场面,而且现在还是柔性设计……看起来似乎不太靠谱的样子。

郭申解释道:“柔性舱段技术很早就开始应用了,现在各国都在研制这种新技术,虽然它看起来不可靠,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很快就会成熟起来的。”

“可我们要求工作的地方是月表,还需要它频繁展开,这样的工作条件很苛刻吧,月尘微粒也会不断磨损充气外壁。”

“这……”郭申也有些为难,现在的可重复登陆器设计其实是之前用来运燃料的MTV货运飞船翻版,改造潜力本身就比较有限,如果把气闸舱设计到飞船里面会极大压缩可用空间,这又有点得不偿失。

“那我们也许可以把气闸舱做成地面部分,装上轮子变成月球车,登陆器着陆以后就对接上去使用,虽然稍有点麻烦但风险就小多了。”

这个建议有些取巧,但林炬也不得不承认确实很有效,是个办法。

重新开发大的当然可以,但是可重复登陆器要求今年就投入使用,而且和货运MTV相同构型节省成本也方便维修,不是那么好改的。

要是月球上有大气就好了,航天飞机直接就能着陆,现在的大多数……林炬脑海中闪过了什么,他使劲回想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样基地正在研制的登陆器:XN-90。

XN90的机体当然没问题,在月球上用的时候可以达到300吨的起飞质量,72*44米的庞大体积塞个气闸舱也是小事情。

当然现在肯定不能指望XN90,但是……如果不要求从地面上起飞,就不需要苦等NPAE啊。

反正等月表完成了燃料自给,换成小推力的氢氧或者甲烷发动机就够用了,最大的技术障碍就被克服了。

机体……XN90的机体试验样机好像已经进入制造了?这个进度再改成常规动力登陆器应该问题不大吧?

看牙齿去了,小拉一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