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21章 十四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21章 十四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SRB的故障在发射几个小时后给了负责制造它的Orbital ATK公司当头一棒,负责质量检测的波音也没逃掉,狠狠地挨了一顿骂。

初步的检测报告让所有人都冷汗直流,难以想象空中爆炸的后果有多严重。

可以说,如果不是克莱尔当机立断冒着发射入轨失败的风险也要强行提前分离助推器,阿尔忒弥斯二号就要在全世界面前成为一出惨剧。

然而问题还不止于此。

“蓝月”着陆器正在等待检修。

6月28日的时候,“蓝月”和燃料加注模块在月球轨道进行了对接,用了6个小时的时间将约18吨燃料成功转移到了“蓝月”中,使后者的整体质量达到了40吨,足以满足任务需求。

6月30日凌晨的时候,“蓝月”又成功对接到了“门户”空间站的HALO舱段对接口,看上去非常顺利。

6月30日晚23点(中部时间),阿尔忒弥斯二号发射一个多小时后,负责监测“门户”状态的团队将报告直接打到了克莱尔这里。

问题很奇怪,“门户”每隔五个小时就会发现姿态发生偏移,然后启动RCS修正一次,已经从6月28日晚到现在出现了很多次。

最开始两次地面团队都没太注意,但第三次以后就开始进行仔细的事故调查,首先排查传感器是否报错,然后才发现姿态和轨道确实在规律性偏移。

然后再经过实时检测,发现并不是每五个小时偏移一次,而是空间站一直在持续偏移,只是五个小时的持续微小偏移后才达到修正指令触发条件。

PPE模块的霍尔推进器没有工作,那是哪里出现的动力呢?团队很快把目光锁定在了对接的“蓝月”上面。

但是一通检测下来,“蓝月”全身上下的姿态发动机都没有工作,但根据偏移方向,确实应该是这里出了问题才对。

他们马上叫来了蓝色起源的开发团队,拿着设计图和仿真软件开始细致的分析,最后将偏移推力源锁定在圆柱形着陆器中部的一个位置。

对照一下图纸,那里有一个存储着陆器内部宇航员呼吸所用的液氧贮罐管路。

虽然着陆器内部的传感器没有发出任何异常信号,但基本已经可以确定就是这条管路发生了泄露,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相关的压力容器传感器也没有发现异常。

但不管怎么说,液氧泄露肯定是事实,经过测算在阿尔忒弥斯二号乘组抵达之前将会泄露掉一整个贮罐的液氧——“蓝月”共有四个这样的呼吸用液氧贮罐,两个是备份。

所以阿尔忒弥斯二号乘组在赶到空间站后必须还要进行一次对着陆器的维修活动,“门户”调整轨道消耗掉的燃料反倒是小事,至少这次任务中肯定够用。

可如果经过判定着陆器无法维修或者维修风险过大,他们就必须得放弃登月任务。

现在,阿尔忒弥斯二号的四名宇航员正在紧急阅读着陆器应急维修手册并制定可能的维修计划,地面团队更是在一刻不停。

宇航员们还不知道自己差点被火箭烧成渣,SRB残骸调查出来以后地面就选择了封锁这个消息,他们只知道助推器因为传感器异常提前分离,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到现在为止,他们依然在忠实地为完成任务而努力。

……

“你们说,阿尔忒弥斯二号离我们有多远?”

“至少得有一万公里吧?而且也不知道是哪个方位,宇宙是三维的,可不是海洋那样的平面。”

和阿尔忒弥斯二号上紧张的气氛不同,曙光三号的三名宇航员现在都很轻松。

方林在一个完美的角度抓拍了一张十分完美的圆形地球照片,正在按计划安排着自己的时间。

得益于多次探索者机器人的考察任务以及天幕一号绕月行动的成果,地面对于着陆点的了解已经相当到位,并且录入了登陆器计算机,只要系统不出问题几乎可以应对一切变故。

这里就不得不体现分离式登陆器一个意外的好处:如果下降中出现意外上升器可以直接抛弃着陆部分点火逃逸,和飞船发射时的逃逸塔差不多。

它的燃料足以在任何时候再次进入轨道,绝不会带着宇航员撞到月表。

所以曙光三号乘组都比较放松,除了每天的例行检查和熟悉登陆流程以外就是自由安排时间进行观测任务。

方林看见张智光坐在靠舷窗的地方低头,知道他又在背稿子了。

“我代表中……”

整个登月过程按计划都会对全球进行实时直播,着陆完毕后会先通过登陆器外侧的相机记录下张智光的第一步和第一句话,然后再安置更专业的电视广播设备完成插旗和对全球的直播演讲。

稿子是上面集体撰写的,必须毫无错漏地念出来,每一段话都有固定的含义,代表着上面想要借助登月对外界表达的信息。

字数不多还不到500字,但意义十分重大。

而且到时候还有一件非常有意义的物体将被放在着陆点,据说这件东西在上面引起了相当激烈的讨论,但最后还是放了上来。

不过从方林的个人意见来说,他觉得把那件东西放上去是十分正确的决定,哪怕多占用了些载荷。

“老方,帮我来看一下这是怎么回事。”

方林循着声音找到了指令舱后半部分抱着笔电的丁继华,后者取下VR,把笔电轻轻扔了过来。

“你看,为什么这里总是显示异常?我明明是按步骤来的啊。”

方林一看,是‘探索者IV’的模拟操控台。

严格来讲,曙光三号有4个乘员,登月“人”数是3个。

第四位此时还固定在登陆器的地板上,是一个不能公开的秘密载荷,它的名字叫“十四”,航天局注册代号为'探索者IV',出厂铭牌上的名称为“勇士II-M”。

M型,即勇士二号月球特供版,它早在4月就列入了登月任务的载荷目录,只不过从曙光四号提前到了曙光三号。

命名为“14”的原因也很简单:第一台‘探索者IV’,两个数字组合起来就是“14”。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