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403章 最后的决定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403章 最后的决定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具体的月球开发计划是个极其庞大的工程,基地最多是制定大致框架,具体还要拿出去让其他的参与者慢慢完善。

不过诸如环月空间站、月表燃料制取系统等等前期准备却已经进入了加速阶段,计划从曙光计划登月的时候就启动建设。

同时,这也就代表着基地准备把人类送上基地了。

在无人燃料制取体系中的MTV只要改成有人版,就是能够往返于月表和月球低轨的太空穿梭机,是未来向月表转移质量的重要手段。

整个制取系统的五种集成化设备开发已经进入尾声可以开始制造,核电-太阳能联合供电系统是现成的,预计下半年就能将第一批全部发射过去。

……

首都国际机场。

作为全国最繁忙的机场,在大兴机场尚未建成之前,它的全年吞吐量近一亿人次,这里每天要起降约1660架次飞机,平均不到一分钟就有一架次。

3座航站楼里,来自各个国家的人群混杂在一起,每一个入口处都能看到旅客急匆匆地推着行李出入,工作人员在和人争执着什么,安保灵活地穿梭过人堆,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可疑人员。

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天,航站楼外喷气引擎和涡流的声音从未停下,哪怕是保洁大妈都在长久的工作中学会了听声辨“机”的能力,甚至达到了很多航空爱好者都不一定有的水平。

就好像蓉城和奉天的居民对超音速战机的声音免疫一样,昂贵而先进的飞机对于这里的人们来说已经与客车一样稀疏平常。

然而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一阵有规律的隆隆声将其他所有起降客机的声音都压了下去,成为了天空中唯一的主角。

奔跑着指引客机进入滑行道的地勤感受更甚,这震动从整个天穹发出,比起他见过的任何飞机都要强烈,甚至连安1250那个怪物都没有这样的阵仗。

而在两万四千米高度,一架钛合金双垂尾客机正在开始盘旋减速,预计6分钟后进入降落航线。

31分钟前,首架已经通过测试的C810载着四名乘客从基地起飞,用7分钟的时间爬升到了20000米高度,并打开加力全力加冲刺。

仅仅用了26分钟,C810就以最高3.4马赫,平均2.83马赫的高速,在28000米左右高度一路驰骋,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进入了首都区域。

期间经过的各大军区都注意到了这架快的离谱的飞机,而且一查编注册号还是私人公务机就更觉得震惊,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封报告发了出去。

C810不仅仅是在雷达留下了印记,更大的印象来自于她途径每一处时发出的尖锐轰鸣,即使隔着近三万米也能清楚的感受到。

从超音速飞机设计上来说,C810的横截面积较大,无论是尖锐的机头还是两个粗犷的超大矩形进气道都是迎面气流的集中作用区域,气流冲击产生的超音速激波以一个夹角包裹了机体,在降低阻力和提供额外增升的同时,也产生了超音速飞行独有的轰鸣。

本来这架飞机应当在进入首都区域前减速到亚音速,但因为两名飞行员为了提高舒适性稍稍减缓了降低节流阀的速度,一不留神就冲过头,只是调整一下动作的时间就多飞出了50公里的距离,现在需要减速的同时绕一个大圈才能回到机场上空。

客舱里的林炬虽然亲身驾驶过三倍音速飞机,但乘坐C810还是别有一番滋味。

和想象中超音速气流的强烈震颤不同,当速度越过音速以后,机舱内反而变得安静起来,声音的速度已经追不上飞机,只有机体和发动机的机械噪声以及设备的声音。

在C810开始降低到亚音速后空气的噪声才重新通过机体传导进来,林炬问了一下,刚刚掉头的功夫已经越过首都机场200多公里了……

再看向窗外,已经能隐约看到繁华的建筑以及……几分钟前紧急起飞的一架歼10和一架歼16。

其中后者是双座战机,前面的飞行员控制战机正在慢慢靠近C810进行伴飞,后面的武器操作官则拿起相机开始取证。

这……米格25或者米格31?是毛子打过来了?2.8马赫冲入防空识别区,要是再往前冲一段就得发射导弹了,等等,侧面的数字像是民航注册号?

……

“你啊你,当时防空部队的导弹都激活了,要是进入人口密集区非得被打下来不可。”

佘院士亲自跑到机场将暂时被控制的基地六人接了出来,他们已经在这儿等了一个小时。

林炬:“我们明明给塔台提前说明飞过了……而且C810在系统里有显示才对,怎么还让空军进入紧急状态了?”

佘院士:“空军和机场塔台沟通已经很快了,但你们飞机更快,所以就先进行拦截程序。”

“……”

一切的根源,其实是一场误会。

C810的航班机场早就提前知道,飞过头虽然在计划外但也是小事,只是得重新调整一下排队降落顺序。

然而附近的空军哪管那么多,看到一个近三倍音速冲过机场的飞行物当即就进入最高警戒状态,要不是C810及时减速,恐怕就不是伴飞那么简单了。

落地以后空军的人看到林炬就知道是场误会了,但各种程序走起来比较麻烦,一行人就在机场待了一个小时,复盘着整个过程。

林炬来京城还是大佬邀请,航发委有重要事务要做出决议才过来,顺便试一试新座驾,结果差点没被导弹袭击。

要是真被打下来了其他另论,他就得成为先于科比和维克多洛维奇成为一个新梗了。

心里暗暗打定主意回头让人给飞机进行隐身改造和增加热诱弹装置,林炬才问起了叫他过来的目的。

佘院士从衣服里掏出两个不大的圆形徽章,上面都有“曙光三号”的文字,但图案却有很大区别,一个比较传统,另一个就精美而复杂,显然是有寓意的。

“长征十号遥三火箭今天在津沽基地装箱了,17号的时候就会装船启运,6月30日就能完成所有检查程序,7月初就能进入发射状态。

我们得做出任务的最后一个决定:曙光三号,是绕月,还是登月。”

两个任务徽章在林炬眼前晃了晃,他直接就伸手抓到了其中一个。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