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92章 最后的遗志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92章 最后的遗志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B级基地。

激光实验室获得了“报废”的探索者七号控制权,将其停在一片高地,以方便激光的瞄准。

从38万公里之外在一个以相对几公里每秒运行的物体上发射一束激光命中,这其中的难度差不多类似于十公里外打高尔夫一杆进洞。

千钧棒一号一直未停止在太空的测试,这是最远的一次,目的是测试其定位与观瞄系统的极限,这个距离的攻击甚至不能用机械结构去调解光线的偏转,依靠的是棱镜发射角的微小变化来进行瞄准。

同时还需要月轨与近地轨道卫星的密切配合,先得提前矫正原子钟,然后不断测定误差极低的精确轨道,才能为千钧棒一号提供正确的指引。

7台激光器激发的光束需要约1.2秒才能抵达月球,激发时间不超过0.9秒,当它结束攻击的时候光子还需要9万公里才能抵达月球呢。

在红外遥感卫星的视野中,已经进入阳面的月表温度从140度到200多度不等,目标区域温度接近180吨,但在那一瞬间,约有30平方米的区域短暂地升高到了500摄氏度以上,就像是潮汐中的一朵浪花,转瞬即逝。

约3米直径的光斑只覆盖了探索者七号的半边身体,误差约1.5米左右,让暴露的那一部分躯体持续了近7秒的过热,多个传感器信号离线,发回来了大面积的错误,但天线部分完好,暂时没有断联。

跨越38万公里,在控制系统精妙的调解下光斑只扩散到了3.1米直径,偏差1.5米,也就是50%命中率。

对于初号机的千钧棒一号来说,这个结果已经相当令人满意。

赵晓文满意的给千钧棒一号的实验进程画上了句号,过去的三个月里激光实验室就好像拿到红外线笔的小孩,看到什么都想照一下。

一颗不太重要的经纬备份卫星?摧毁,反正一发五号火箭就能补十几颗;偶然发现的太空碎片?照,清洁一下近地轨道;某国的废弃卫星?免费处理。

千钧棒的79次试验中一半是以地面为目标,另一半就是各种太空能找到的小玩意,现在终于能够消停下来了。

……

哈萨克,拜科努尔。

米克林·叶甫根尼和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一起站在尤比雷尼机场旁,前者拿起望远镜看了一眼天边,皱了皱眉。

“差不多应该是时候了才对,怎么还没到?”

亚历山大:“要相信我们的自动控制技术,‘飓风’的助推器可是个大家伙,而且要尽可能平缓着陆,计算机应该还在盘旋。”

“飓风”,也就是能源二号火箭项目复活也已经有三个月了。

这个项目组可能是世界上平均年龄最大,平均超过了70岁,基本上都是联盟时期就担当重任的老人。

他们所作的一边让联邦安全局到处去寻找尚且在世的老科学家,同时不断重启那些尘封已久的资料。

RD0120氢氧发动机的技术资料全部还在,但复产需要很多已经缺失的设备,目前正在动员国内厂家或者从国外订购,预计在一年之内恢复生产。

RD170倒是还好,经过这么多年最新一代的RD171MV现在就有两台,从二毛过来的工程师们根据露西亚之前制造的能源二号助推器模型进行改造——那本来是个独立发射用来骗取国际经费的项目,现在却先一步变成了现实。

RD171MV是四燃烧室发动机,重量10.8吨,推力约800吨,是世界上单台推力最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

装备它的“飓风”助推器在一侧有一个几乎和箭体一样长的方形凸起,在助推器落到预定高度后展开,然后一路滑翔回着陆场,用腹部的三个机轮降落。

相比于航天飞机,“飓风”助推器的干质比优势使得其下降率要小得多,着陆会更加平缓安全。

虽然折叠机翼和着陆系统增加了不少死重,但好处是不用预留返回的燃料,至少毛子认为可以接受。

为了提高项目的优先级,第一枚“飓风”助推器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竖在了拜科努尔,进行第一次发射回收试验。

米克林发完牢骚过后没多久,天边就出现了一个小黑点,拿起望远镜一看,正是箭体表面已经被烧蚀成不规则灰黑色的“飓风”。

自动控制着陆是一项简单的技术,它很顺利地高速进场并放下机轮,开始在跑道上滑行,米克林正要露出笑容的时候却突然一歪,左侧机翼擦到了跑道,然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左大转弯,横着一百八十度躺在了草坪里。

“……”

亚历山大:“叶甫根尼,起落架太脆弱了。”

他一眼就看出了是一侧起落架被压断导致偏航,这其实在预料之中,为了降低死重助推器的起落架设计的很小很轻便,强度的降低是必然的。

好在机翼不是刮到草坪,否则箭体就会旋转着折断,而现在看上去状态还不错,倾倒的时候速度较低,换换机翼和起落架还能用。

比起着陆系统,他更关心的是RD171MV复用的碳残留问题。

米克林很快也想通了,这次试验还是成功的,路线没有错,自滑翔回收不比垂直回收差,而且容易太多了。

他看向远方的112号厂房,那个已经废弃20年之久的航天飞机厂房厂房在15年前坍塌,压坏了最后一枚能源号火箭以及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然后这个烂摊子就放在那里,最多被网红偷偷混进去摸一摸。

上个月鲍里索夫局长争取到了一笔预算开始修缮这个厂房并清理残骸,希望在一年以后能够重新投入使用。

“叶甫根尼,”亚历山大突然喊了一声他的名字。

“我们应该能按计划完成‘飓风’,但登陆器和飞船呢?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计划?”

米克林:“这是局长的工作,和我们无关。”

亚历山大:“克里姆林宫不希望在登陆月球上面投入资金对不对?这瞒不了我,我看得到,官僚们实际上没有月球的远期计划。”

米克林:“怎么会没有!只是……”

亚历山大:“我已经听说了,克里姆林宫和京城达成了交易,会在曙光六号飞船上戴上露西亚宇航员,‘飓风’的未来只是给他们的科考站运送物资对不对?”

米克林有些恼怒,但还是面色不变:

“我们能从印度人那里获得足够的钱,这些资金是够的,那些合作与我们无关。”

亚历山大:“可是,那些大人物会把这些美元投入到航天计划中吗?”

这一次米克林终于无力反驳了,他们都是见过了各种沉浮的老人,哪里不清楚克里姆林宫的现状?

飓风,已经是鲍里索夫和他为露西亚争取到的最后的体面了,象征着他们还没有放弃新一轮的竞赛。

“马克西莫维奇,不管怎么说,就当我们完成联盟的遗志吧,‘飓风’计划结束,也是我们结束的时候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