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66章 长城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66章 长城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们的航天飞机连核动力发动机都没有,但他们已经有两架核飞行器了。“

凯里一到JFT就是劈头盖脸一阵骂,让弗里曼一头雾水。

“两架?不是一架风暴号吗?”

跟随的空军情报室助理打开手机,上面是一张在B级基地外面拍摄的照片:一架安1250载着一架没有安装发动机的H2起飞。

“光荣号、先锋号都在琼州检修维护,风暴号在太空,那么三个小时前从他们基地飞出来的这架是做什么的?

虽然暂时只有几张不太完整的照片,但H2N和H2M机体的差异是能够辨别的,况且这架飞机去的不是琼州,是盛京。”

“盛京?”

弗里曼还算了解华国的主要科研生产机构,知道那里就是共和国长子沈飞的地盘,一架H2N过去显然是要进行军用改造的。

风暴号肯定是民用无疑,这从它首次飞行就执行前进号的安装任务就能看出来,但这一架神秘的H2N就说不定了。

凯里:“您能告诉我,这架H2N为什么没有安装发动机吗?”

弗里曼:“这很好理解,如果要安装很多武器必然需要对内部管线和散热系统进行布局大改,让我看看照片……是的,它还没有完工就被运过去了,那么配套的三台A100发动机应该也会有所改变。

所以这一架航天飞机绝不会是民用目的。”

凯里:“所以我现在代表空军对NERVA A105提出新要求,让它至少有10MW的电力输出能力。”

“……”

弗里曼看了眼凯里背后的空军情报室助理,后者微微摇头。

显然,凯里少将对于技术一窍不通。

就算他能让发动机输出10MW电力,航天飞机也不可能搭载如此大功率的激光器,这个体积的激光器功率根本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而且散热问题也极其恼火。

如果没猜错的话,雷神公司最新的激光器项目是300千瓦级?还差得远呢!

况且在太空使用激光器跨越数百公里进行拦截与地面拦截几千米外的无人机完全是两码事,对于激光器的要求差距也极大。

好在他也很熟悉阿美军工的老套路,直接点头应承下来,到时候推脱就是了。

再说波音的奋进号翻新完了吗?肯定还没有吧?怎么也不可能在7月复飞。

打发走凯里后,弗里曼继续等待空军和NACA对风暴号的侦测结果,这很能帮助NERVA A105的开发。

……

在发射以后,“风暴”号就像消失了一样在媒体中失去了身影,当然这其中大部分是国内刻意压制的结果。

关于风暴号的内部影像资料更少,7名宇航员进入对接前进号后也只发出了在空间站内的画面,外界连风暴号粉色的尾焰都没机会看见。

现在,国内的舆论置顶是C832。

C832首飞以后,很快就迎来了一大波订单:东航4架、南航4架、海航6架、厦航3架、国航又购买2架,加上两架专机的订单收割到了21架订单,这个数字相当不小。

与之相比C919从首飞至今才收获了18架订单,虽然也算不错,但显然势头不算太好。

而且C832相比C919还有个优势,作为全国产化客机,它能不受限制的作为军用飞机。

军方计划在未来五年内装备六架空警1000预警机以及十二架空油-10空中加油机,以及总共20架高新10号系列电子干扰机、空潜10号系列反潜侦察机,也就是18架C832和20架C822改造项目,会和西飞联合完成。

这三十多架也仅仅是开胃菜,实际上按照空军自己的估算以国内的规模大致需要150到200架左右的后勤和特种飞机,都要从C822和C832上面改进。

至于那架在风暴号首飞后就从基地运出去的H2N,自然就是909工程的首架飞机“长城一号了。”

奉天,611所。

十多名基地过来的研究员指挥着吊车将半舾装状态的长城一号吊到专用的拖车上,然后拖进沈飞早早准备好的大型改造车间里。

除了611所和新远的工程师,这里还汇集了航天三院、九院、魔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京城激光研究院等许多机构的人马。

他们将在这里联合进行长城一号的后续改造工程,将其变成隐蔽的太空杀手。

而魔都光机和京城激光的使命,就是研制能够在长城一号平台上发挥最大杀伤力的激光武器。

长城一号能留给激光武器以及散热系统的重量是50吨,最大起飞质量132吨,这个数字还算宽裕,但对于魔都光机来说还真是一个“小玩意”。

1986年他们研制的“神光一号”,体积达到了数个足球场大小,可以在10亿分之一秒内输出上万亿瓦功率,在之后又研发出了神光二号、三号,2014年刚刚投入使用的神光三号可以输出峰值60亿千瓦的功率。

当然,这些大家伙的体积和重量是搬不上太空的,最长工作时间都是几亿分之一秒,与能够输出一分钟的千钧棒一号完全不是一种类型。

“神光”系列的目标是核聚变激光点火,最少也有上百个光源同时作用,只需要工作很短的时间就可以了,当作武器用显然不太行。

但从“神光一号”出现后,华国的激光技术就进入世界第一,也同样带动了其他领域激光器的迅猛发展。

长城一号究竟要装备多大功率的激光器新远也不清楚,这和作战思路、对象都有很大关系,况且原型机都还没造出来呢……

909工程的激光技术甚至比航天飞机更重要,一年内能投入使用都算神速,拖个两三年都不意外。

当然谁也不知道的是派过来协助改造工作的基地工程师中有一名来自激光实验室,此时他的角色只是一名平平无奇的离子发电部分工程师,正在无心地听两架激光研究所的研究员对长城一号的机体评头论足。

“……攻击窗口只能在货舱上面开口了,还好宽度够大,不过散热还是有点麻烦。”

“那就做伸缩镜头,把散热部分提出去。”

“不行不行,精度太难控制了,还要考虑机体起飞和降落时在大气层内的剧烈震颤,光源肯定是极其稳定的才行……说实话在航天飞机上安装激光器对精度影响很大,只能用于大气层外的攻击,太可惜了。

还不如把这些模块独立出……咳。”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