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31章 重聚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31章 重聚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的卢”几乎没有必要组件以外的一切功能,就连结构也是简陋至极,宇航员的“座椅”实质是个折叠小板凳,还是敞篷设计。

为什么要把没有探测功能的“的卢”先送上去呢?当然也是有用的。

“的卢”虽然简陋,但是却也预留了基础的自动化接口,可以遥控或者链接探索者II型机器人的信号端口,后者设计时预留了为宇航员维修时方便改程序的数据端口。

探索者II可以从“的卢”的底盘里拽出通讯线插进自己的端口,下载更新固件后就可以操作月球车以无人探测器难以想象的十倍以上速度到处乱跑。

没电了就拉回着陆器用其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充电,可活动半径又能增加至少30公里,而且效率极高。

而且两辆“的卢”还有简易的货斗,可以放置约150公斤样品,用来存储从各个地方挖到的有价值资源。

等将来人类宇航员上去了“的卢”也可以用,而且造价还便宜,因为没有任何昂贵的科研设备目的纯粹,造价才不到一千万。

相反阿波罗计划时NACA曾为了方便宇航员收集样品造了辆手推车,就是那种工地上常见的那种,花费大几千万美元还特别难用,连个小坑都过不去得两名宇航员抬着,堪称“两轮人力爹”。

不过关于用探索者驾驶月球车的计划还未对外公布,外界粗看之下也没觉得“的卢”有什么特别的,也就是和阿波罗计划时期一样普普通通的交通工具而已。

……

“真是难以想象,‘祝融星’还有能够重启的一天。”

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心情复杂地站在被刚刚打扫、转眼又被一层薄雪覆盖的红场上,唏嘘地和周围的十几个老人一起诉说着这些年的变故。

亚历山大·马克西莫维奇,最后一任OKB-586、马卡洛夫南方机械制造厂生产联合体前总工。

1954年,在二毛的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成立了OKB-586设计局,能源号的助推器,也就是搭载了世界第一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RD170的“天顶”火箭就是由他们设计制造。

在露西亚认真开始筹备复活“能源2号”计划时,就首先意识到了两个难点,一是发动机,关键的RD170以及助推器研制部分在二毛家;芯级的RD0120还好,它的设计局OKB154(联盟化工自动化设计局)现在还在国内,只是衰退的厉害。

二是总装线在哈萨克,现在即使找回来也肯定没法用了,不过这个问题不算大。

最大的问题还是二毛这些年败家太厉害,OKB-586早就成为历史,露西亚费了很大的力才从各个角落里秘密找回曾经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并且集中到莫斯科进行重组。

“祝融星计划”是这些老人对于“能源”系列火箭的称呼,那是联盟时期定下的代号,早就已经消失在了历史之中。

这些曾经属于OKB-586的老人穿着出奇的一致,都是厚实的黑色或者灰大衣加上毛绒绒的毡帽,往那里一站又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

OKB-586在联盟解体后脑子灵活的都润去了欧洲阿美,大多数人只能接受失业勉强生存,艰就比如亚历山大自己,他在被KGB的特工找到时正在当地的一家农机厂工作。

没人记得这个老人曾经参与了世界第一运载火箭,没人知道这个技艺不错的老师傅其实是了不起的火箭工程师。

其他人的经历甚至更加糟糕,不过现在还能站在这里的还算幸运,还有些就连KGB也无法再找到他们的踪迹了。

在广场上等了没多久,一辆长城哈弗H6带领的由中巴车组成的车队在他们面前停了下来,米克林跳下车,一个个辨认着经历了二十多年岁月的面孔。

“安德烈、伊万、约瑟夫……亚历山大,噢,还好,真是谢天谢地,我知道的人基本都还活着。”

米克林和这些过去的老朋友热烈拥抱,虽然他们之中很多人也只是打过招呼的程度,但此时再见面实在是值得珍惜。

最后他紧紧握着亚历山大的手,连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你们来的太及时了。”

亚历山大:“叶甫根尼,看上去你遇到了很多麻烦。”

米克林感慨地摇头:

“岂止是麻烦,我本来以为OKB586是最难集齐的,但你们的状况比我想象的好得多,骨干基本都在,身体状况看起来应该也还不错,OKB154才是灾难。

虽然他们的建制仍在,但高端的研究力量基本已经全部丧失,我让他们复产RD0120发动机,但是你知道吗,现在他们甚至没有能力研制10吨级的氢氧发动机!”

“竟然已经衰落到了这个地步?!”

亚历山大很是震惊,不过很快想明白了原因,OKB154比起他所在的OKB586可要风光多了,也更加显眼,肯定是西方紧盯着挖墙脚的目标。

米克林:“亚历山大,我需要你们的支援,RD170现在露西亚已经恢复了生产能力,你们得帮助RD0120的复产,并且需要改进为深度可复用型号。”

亚历山大先是点点头,然后摇头。

“氢氧发动机是很费钱的,这么多年过去设备和资料都损失了不少,现在的露西亚联邦还能拿出钱吗?”

米克林:“鲍里索夫局长已经争取到了第一笔150亿卢布预算,应该足够了。”

150亿卢布?也就是差不多2.5亿美元。

亚历山大想了想,确实足够启动前期研究,可是在能源号研制的时代,联盟总计投入了约200亿英镑,现在拿出的钱还不到那个时候的百分之一。

况且能源号属于已经成功的项目,“飓风”的研究基础还算扎实,希望能够如愿吧。

亚历山大在上车之前,回头问了米克林最后一个问题:

“契丹的曙光二号任务应该已经快完成了吧,曙光计划……露西亚有参与吗?”

他看到的是米克林的苦笑。

“参与了,但是他们对待我们的态度并不是合作伙伴,而更像是一种施舍,不过我们确实也没什么东西拿得出手了。”

“我知道了,希望我们还有机会完成未尽的事业,从1967到现在,50年了,这是联盟登月计划启动的第50年;从N3到祝融星,我们用50年的时间为登月做准备,希望现在能有个好结果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