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23章 千钧棒一号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23章 千钧棒一号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让机器人冒充人类去登月?

听到的人第一反应是不靠谱,第二反应是似乎有那么点合理。

勇士二号的电池能支持两个小时运行,要是再优化优化两个半小时应该也没问题,加上大部分时候都处于待命状态,总共维持三到四个小时应该问题不大。

甚至还可以外接,给勇士二号的宇航服完全可以取消掉为人体提供生命支持的部分,替换为外界电源。

就以勇士二号现在灵活性,没准还能试试“真”手动操作着陆器,以及完成一起人类能完成的任务。

佘院士不是认为需要进行一次绕月飞行无人登陆才保险吗?放个机器人上去又不会影响什么。

大佬自己本来也是随口一说,但马上就觉得大有可为,工作量并不大。

“这个机器人项目”他指了指正在倒厨余垃圾的勇士二号,“航天局希望能够参与进来。”

叶长思:“这件事我无法做主,是谢副总裁负责,而且勇士系列今年上调了优先级,还可能需要林总同意才行。”

大佬点点头对此不意外,之前他看到勇士系列时并未觉得有多先进,只能说人工智能演化的速度超乎想象,现在已经到了十分夸张的地步。

“那,我们要不要对外说明是不是机器人……”

有人问道,大佬果断摇头。

“没必要故弄玄虚,直接说明就好……至于机器人本身可以保密,要让他们只能猜测不可发现真实情况,让阿美佬也慌一慌,猜一猜!

小林在哪?我现在就去找他,勇二应该快一点开始这方面训练,咦,你们为什么不做这方面的准备?”

叶长思的助理“额”了一声,然后才解释道:“领导,按我们的计划人形机器人上月球还早呢,而且我们订的指标是勇士一号的那种,而且使用环境也比勇二复杂得多。”

他说完之后,叶长思才说起林炬的动向。

“林总昨天去青山基地了,他明天才会回来,您看……”

一听到青山基地大佬就知道什么情况了,肯定是什么企业机密,顺水推舟表示自己等得到。

而在数十公里外,青山基地外围的一处隐蔽小山丘上,林炬和赵晓文正在紧张地期待着什么。

后者看了一眼自己的专属保密平板,切换到天空中卫星网络的运行轨迹,其中一颗星星是与众不同的红色。

“千钧棒一号”,是激光实验室经过长久努力制造的第一颗验证型激光卫星,重量22吨,一周前才发射升空。

这颗卫星运行在270KM低轨,时刻需要离子推进器喷出高速气体维持轨道,否则不到一个年就会因为大气的摩擦坠落。

千钧棒一号直径4.3米,长度9米,搭载了7台140千瓦二氧化碳气体激光器,呈圆周形布置,使用的时候集中于一点,共同发生毁伤效果。

不计算研发投入,单单计算千钧棒一号的制造价格多少钱呢?

27亿元,仅仅是制造成本,这还是“验证机”!

整个卫星的功率峰值高达1100千瓦,为了能够提供如此疯狂的功率,新远采购了航天局最新一代的大面积太阳能电池、装上了一台青山基地所制造过最昂贵的小型核反应堆,以及一套更贵的超级电容。

如果7台激光器同时启动,电容以及两种电池同时供电,最多可以维持60秒;只启动三台或者更少的话,仅凭电池就能维持间隔20秒的的300秒长时间照射。

当千钧棒一号在轨道上飞行时,最大速度超过8千米每秒,在如此高速下还要精准打击高速目标,需要极其精确的姿态控制以及校准系统。

每一次瞄准从外到内:RCS、离子推进器、高精度陀螺仪、电磁悬浮镜头微调等等,光是为了解决瞄准问题就要占去超过10亿元的费用。

要是没有这套系统,激光器开机的时候光线也会跟随卫星一起以7.9公里以上的速度移动,这可不行。

实际上如果调整得当,千钧棒一号可以牢牢锁定一个目标30到50秒。

激光器的11个镜头是新远在长春光机驻厂研制的300多块镜头中精挑细选出的,激光器装配环境是激光实验室斥巨资所建造的世界最干净的净室,当它被空运出厂时,安1250的飞行路线全程接受计算机辅助调整。

为了瞒着别人把这个大家伙送入太空,新远特意组织了一个“新远二号单级入轨试验”,将千钧棒一号包裹在厚重的缓冲材料中伪装成“某型空间核反应堆测试堆兼配重”,装作一次平常的试验小心翼翼地装在火箭上。

航发委对于单级入轨试验也没多想,只是好心的提意见觉得单级入轨对火箭烧蚀太严重影响回收寿命,但也并未再多关注,空间核反应堆测试新远内部报备的是A100的核部分,国内早就知道了。

外界倒是因为单级入轨的噱头写了几篇文章,但当火箭仅仅将“配重”送入200多公里的低轨时也就移开了视线,毫无疑问这说明火箭的运力损失极大,根本就是得不偿失。

到最后那枚拿来做牺牲品的二号火箭差点因为燃料不足坠毁,箭体表面也被严重烧蚀,回收团队评估后都摇头,不得不拉去报废了。

千钧棒一号有惊无险地成为了太空“黑户”,为了避免频繁的通信被探测,它的控制方式还是激光通信,经纬卫星网络的11颗卫星通过超短波和激光间接控制,以防被人注意到。

激光实验室极其小心地对千钧棒一号进行了各种检查,确认各部件均运转良好,电力供应也没有发生任何问题,终于打算进行一次模拟攻击试验。

第一个目标是一颗去年发射的第一批经纬卫星网络的卫星“经纬04”,而且是功能最单一最便宜的小卫星,损失了不影响组网,之后发射的时候补上去就行。

虽然只是300公斤重的小东西,但为了测试千钧棒一号还是火力全开,在进行了几个小时的反复校准以后,获准全功率对已经运动到两星之间距离最近的小家伙开火。

本次照射只持续了4秒,期间激光轨迹一直跟着目标预定的路线移动,然后就赶紧移开。

然后经过了2个小时的寻找,在“经纬04”本该运行的轨道上最终勉强找到了一点点金属反射信号,主要是融化的金箔冷却后反射比较强烈,但反射的信号也很微弱,还是一颗近距离掠过的卫星短时间内扫描到的。

根据测算,那就应该是“经纬04”。

980千瓦的激光照射对于这个小东西来说过于恐怖,要是多照射一会估计就真的什么都找不到了。

但是激光实验室却极为兴奋,赵晓文立刻通知林炬,然后组织了第二次测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