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307章 第二发长十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307章 第二发长十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德克萨斯州的12000米高空,星舰SN5原型机抵达了本次飞行的最高点,尝试进行点火垂直降落。

不过和第五发成功的长征六号甲不一样,SN5的运气显然不怎么好,三台“猛禽”一代发动机的喷口摇摆幅度大到让人有些担忧。

计算机竭尽全力把SN5带到了着陆场的位置,但是它的下降率高得过分,对于几百吨重的SN5来说完全不可承受。

在马斯克挑起的眉毛中,SN5的内置起落架触地即折断,不锈钢箭体的强度也无法支撑这样的撞击,迅速坍缩变形,剩余的燃料随之泄出,变成散发着滚滚黑烟的火球包裹了SN5的残骸。

老马拍了拍汤姆·穆勒的肩膀,鼓励地说道:

“没事伙计,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又拿到了更多的数据,离成功更近一步。

starship是未来的目标,它很难,这一点点失败微不足道。况且我们已经在一些方面超越了对手。”

马斯克所指的“超越”是指上个月22日的“门户”环月空间站第一阶段建造任务,13吨的HALO和PPE舱段由重型猎鹰火箭发射,成功送到了月球轨道。

因为重量较轻,所以这次发射重型猎鹰火箭回收了两枚通用芯级助推器,中间的芯一级要工作更久一些,最终烧毁在大气层。

26日的时候组合体就成功抵达月球轨道,现在NACA每天都在更新这两个组合体发回的图片和影像。

虽然并非月表探测器,但这两个舱段质量大、通讯功率大、发电量也大,也能作为强力的探测器使用,与LRO一起辅助登月任务。

相比之下虽然对面的航天飞机进度挺快,但是目前的登月进展还是比不上的嘛!

而且在这些天里NACA以及欧洲的科学家通过航发委公开的一部分信息以及LRO对库姆撞击坑的集中探测,已经确定其附近100公里都应该存在冰层,只是开采难易程度不一。

这么大的面积就算是航发委想去跑马圈地都不行,首先国际法已经规定任何人不能宣称外形领土的所有权,也就是说以实际控制区域为准。

实际控制,那国际上只会认可无人或者有人的营地以及机器人活动区域,否则是不算数的。

所以对于无人探测NACA很急,但是又暂时没有那么急,只要人先上去,优先级肯定高于巡视器,先专心做好载人登月就够了。

汤姆·穆勒对于老马的宽慰勉强挤出几分微笑,作为星舰的总设计师,他很清楚看似傻大黑粗的不锈钢星舰恰恰难度更高,它上面有许多革命性的设计,并非是能一蹴而就的。

星舰飞船还稍微好一些,但设想中搭载33台猛禽发动机的超重助推器就有点麻烦了。3台185吨推力的发动机,比N1那29台150吨级发动机更加恐怖,绝对是任何一个传统火箭专家的噩梦。

“嘟~嘟~”

老马掏出手机,小蓝鸟上他关注的用户发了新内容。

打开一看,是航发委:

“New year,new life,new rocket!”

文字的下方是一张配图,港口的吊机将一个约50米长的加宽集装箱放在半挂卡车上的图片,集装箱是红白蓝三色涂装,印有CASA以及MLEP(载人登月工程)的标志。

汤姆·穆勒探头瞄了一眼,下意识吐出一句“damn!(该死)”。

马斯克:“这是他们的新火箭?”

汤姆·穆勒:“不,这是长征十号火箭的助推器或者芯一级,这是第二枚长征十号!”

马斯克:“可是NACA说第二枚长征十号会在6到7月制造完成。”

汤姆·穆勒:“显然,我们都小看了世界第一工业国的决心……上帝,距离上一枚火箭发射还不到6个月,这么说他们一年至少可以造两发火箭,明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就能登月了,而我们应该登月的SLS火箭可能才刚刚开工!”

马斯克:“克莱尔局长现在应该快要疯掉了。”

……

2月3日,新年上班第一天。

谢廖夫气定神闲地起床,然后坐在客厅的桌子旁,任由女人给他倒了一枚现磨的咖啡。

舞会六君子中谢廖夫是最先沦陷的,一眼就相中了拥有一半俄裔血脉的林娜,后者的父亲是东北的老知识分子,身世清白。

但谢廖夫还是在带林娜进入基地后以安排工作为名让她签了聘用合同,他现在很享受有人在旁边的生活。

林娜:“廖夫,我们什么时候换个地方住?”

谢廖夫:“……”

好吧,系统研究院的能力是保证人员对于基地的忠诚不泄露秘密,并不是把人变成没有思想的奴隶,生活习惯、爱好等完全不会改变。

谢廖夫因为来历不同,他对于个人生活没什么追求,基地的环境对他来说非常舒服,但是女人的心思显然不同,到处都是匆忙研究员的基地并不是她理想的生活环境。

“快了快了,我今天就去给老板打报告,在市里选地方……”

谢廖夫不敢再多待一口气干完咖啡就提起包出门,林娜从阳台往下看去,基地内的无人电动车已经等在下面,感应到谢廖夫出门后自动打开车门。

后者钻进车里,电动车没有迟疑立即启动,驶向远处的办公楼,林炬已经等在那里了。

等谢廖夫走进去,发现林炬和叶长思正在讨论着环月空间站的设计。

为什么阿美的“门户”都发射第一部分了新远还没动静?因为他们还在纠结中。

纠结的原因是环月空间站的设计问题,环月空间站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登月以及月球开发,并不是简单的人员生活舱。

其中最关键的一环是作为能源补给站,但这并非一个功能的设计,而是一套月表-轨道无人燃料采集、运输的系统化任务,需要把每一个环节理清才行。

叶长思看到谢廖夫只是抬头打了个招呼,然后继续和林炬讨论了起来:

“最基础的设计参数是,假设我们按照空间站每个月能支持一次地月往返的燃料补给任务,不管是给H2使用还是XN90,都需要有至少20吨的燃料存储能力。

所以,月表要能够保证每个月送上来约20吨燃料,假如是火箭运送,那么还需要额外消耗10吨燃料,所以月表月表必须有每天产出1吨燃料的能力。”

林炬:“假设我们使用氢氧燃料,那么就是每天至少制取约1250立方米的氢,每小时制取50立方米。”

已经扫过桌子上笔迹的谢廖夫头也不抬地插嘴:

“每小时50立方米,也就是约4.7公斤氢,这样的设备至少得50吨重,耗电量300到400千瓦左右,这可不是小设备。”

叶长思:“从技术上来说,如果做成整体式新远三号一次就能运过去,可是,能够从开采到制取氢并且运输存储的一套系统,耗资就太大了,建设它们的费用可能超过50亿元。”

林炬:“但这个燃料站非常有用,尤其是前往火星和其他地方时,在月球获取饮用水和燃料补给比起地球容易太多,非常适合作为未来飞船出发的港口。”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