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22章 惊讶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22章 惊讶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高校不同,企业发射卫星是从自己账上花钱,所以是能省就省。

高校参与的卫星项目很多是国家牵头、高校参与,大多时候不会出发射费用。

所以民营航天对高校的吸引力是能够自由享受载荷重量和轨道,不需要考虑拼团带来的额外因素。

大约一周过后,新远宇航与四家企业一起签订了发射合同。

四家一共大小9颗卫星(含子星),总重620公斤,全部是在SSO轨道运行,将使用新远一号丙型火箭发射升空。

这些基本都是原本要使用长征六号的卫星,现在全部因为价格倒向了新远航天。

事实上,国内目前打SSO轨道的火箭有长征四号乙、长征四号丙、长征二号丁三种,运力在2到4吨不等,一次发射是真的贵,只有国家级以及军事卫星能享受他们。

长征六号就是为了更偏向民用的企业和高校准备的,专门服务“价格敏感型”客户。

更有实力的的都去选现役的长二长四了,谁等长六?

所以新远一号改型成功用更低的价格吸引到了客户,平均每家能省下六百万以上,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少的钱。

9月中旬,在确定了发射时间和方案后,新远宇航低调低对外公开了首次的商业发射订单。

处于保险和卫星的适配考虑,此次发射将在11月进行,对外披露的发射单价是……4.9万元一公斤,总发射费用3000万。

实际上单价是4.2万左右,不过谁会嫌以后挣钱多呢?

要知道长六以后对外销售载荷的单价都是8万起步,现在新远宇航对外的报价都低了至少40%。

火箭价格低倒不需要担心扰乱市场,毕竟航天现在稀缺的是火箭不是订单,而且不同火箭、不同载荷、不同轨道都有自己的报价,不可一概而论。

此时新远宇航在火箭发射后热度已经降了下来,但当这份商业合同签订时,还是悄悄冲上了热门。

普通人对3000万没概念,只会理所当然的感慨航天真花钱。

但对于航天从业者和爱好者来说,看到这条新闻就十分惊悚了。

尤其是八院,这天早上大家都在有条不紊地陆续上班,突然有人喊道:

“那个新远航天抢咱生意了,深城的企业找他们打卫星去了!”

刚坐下喝茶的八院副院长何倘听到这句话,不解地发问:

“哪儿的消息,我们怎么一点消息都没有?”

“院长,刚刚新远宇航官网发的,部分合同跟签约仪式照片都放出来了。”

何倘这才顿觉不妙,赶忙来到那人身边看着电脑上的内容。

合同上的公章都写的很清楚,就是原本意向搭载明年长六首飞的几家企业。

他并没有多少被抢生意的愤怒,反而觉得十分奇怪,八院和靠着订单吃饭的私企区别还是很大的,

“11月发射?我记得那个新远一号只有几百公斤LEO运力,太阳高轨根本打不了多少,这也发射不上去啊。”

“好像是有了改型,这次足足要打620公斤上去,跟咱长六差不多了。等等,官网有这个火箭介绍,院长您看。”

几番操作后,何倘跟着闻声过来的几人一起凑在屏幕前,细数着新远一号丙的公开参数。

每当眼神掠过一行数字,几人就要发出疑惑。

“芯一级一台K120、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长六用的YF100也是。”

“芯一级3.5米直径,二级、三级2.5米,长六也是,不过是换了3.35米直径。”

“700KM的SSO运力770公斤,嗯,用煤油机差不多。”

你一句我一句的总结下来,众人得出结论:这分明就是翻版长六嘛!

何倘并没有被抄袭的感觉,只是觉得新远一号丙的定位和长六几乎一模一样。

再一看发射报价,他顿时松了口气,然后又觉得有些不对。

“3000万美刀虽然高了些但首发也正常,不过那些老抠怎么舍得多花钱?难道就为了多抢点时间?

但是民营企业这两個月就要打一发,连测试流程都走不完吧,怎么看也不靠谱啊。”

“院长,不是美刀,是人民币,3000万人民币。”

有人小声纠正何倘的错误,后者愣了一下然后重新回到屏幕前,好半天后拧着眉毛怪叫起来:

“3000万?3000万?这是亏了血本吧!”

不怪他如此震惊,长征六号一发的发射费用现在估计是1.6到1.9亿,与此对比新远一号丙的价格低的惊人!

就算出去测控、指引的设施辅助费用,怎么也要1亿出头,3000万也就买几台发动机,箭体一小半都造不出来。

其他参与了长六项目的研究员也在心中估算了下成本,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3000万,还是对外公布的价格,考虑到自身盈利,那新远一号丙的成本该有多低?

不仅仅是研发没花钱,而且是在用黑奴造火箭才能压到这个价格吧!

要是这个价新远宇航都有钱赚,那长征六号是哪来的一亿多成本?

等八院的早会结束,何倘就叫来几个人单独开会,专门讨论了这件事。

讨论的结果也是一片迷茫,他们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低的报价是怎么给的。

“难道是新火箭首发收的钱少?”

“不像啊,这也亏的太多了,至少收个均价吧,四万八是玩呢。”

“要不我们去问问得了,看发射价格到底是不是这个数。”

于是他们通过新远宇航的邮箱进行了询价,结果是相同的,回复的内容是打SSO轨道,只要载荷凑齐差不多700公斤就是这个价。

何倘又给南方的那几家企业打电话,得到的内容也是如此,顿时就感觉有些心慌。

倒不是怕失去订单,而是想知道新远一号价格那么低的原因,这明显低的不正常。

如果他们也能把成本做这么低,显然就是大功一件。

他哪知道系统火箭的真相,那些都是无数的人类世界线精挑细选的型号,结构做了极致优化,零部件数量比起同类能低30%以上,并利用丰富的设计经验降低了材料和加工的要求,几乎做到了降低成本的极致。

再免去平摊研发费用、多利用自动化设备减少工人和工时,这才将成本降低至此。

来自其他世界线的智慧结晶,哪里是如此容易达到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