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46章 商业订单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46章 商业订单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你们这个飞机,每小时飞行成本多少?”

“单飞机的话,十五万左右吧。”

“这么便宜?先来一架?”

“……”

这一幕发生在新远公司,为安1250询价的是SF顺丰。

民航货运,价格不能单纯的以飞机的油耗来算。

民航运输成本是多方面的:

第一,油钱,航空煤油差不多就要4500元一吨,安1250飞一个小时最多26吨油,是普通客机货机的5到10倍,假设2000公里飞两个半小时,就是最多29.25万元的费用;

第二,机组费用,按四名乘组平均时薪500元,这就是0.5万元;

第三,维护费用,先是在机场停机一次要收1100左右,然后是计算轮胎损耗与平均检修,飞行一次算五万,这就是5.11万元;

第四,起降费用,要给机场差不多交3万;

第五,机场的服务费用,机组和地勤使用要给钱,引导车要给钱,除冰服务等等,起降一次算10万;

第六,折旧费用,假设以60亿的价格出售安1250,用8000次起降收回成本,那就是折旧费75万;

第七,航路费用,这个几千,算0.5万;

第八,指挥费用,给塔台的,算0.5万。

杂七杂八算下来,航司如果运营安1250的成本计算就是122万元,假设装满货舱360吨,平均每吨……3358元,一公斤才3.36元?

挺便宜的,前提是装满,而且其实还可以想办法再便宜一些,比如6台发动机也能飞的。

波音747-200货机常见载重90吨,飞两千公里的成本在48万左右,平均每公斤5.3元,还比安1250贵两块~

别小看这两块钱,每公斤的运输单价可是降低了36.6%!

同样是运输360吨货物,假设价格都按10元一公斤算,安1250一次飞行和波音747货机4次飞行,前者的利润能多出70万,利润上升40%。

而且安1250设计可是机舱塞360吨,机背还能背500吨,机背不放东西,实际上油耗还可以降低一些,飞起来后可以只开四台或者六台发动机,节约燃油。

只要安1250一次性货舱塞超过245吨货物,就能在经济性上超越波音747。

但这是顺丰,以他们的庞大快递网络,得到安1250之后就能接更多大件,凑足360吨载荷还是不难的,买一架专飞繁忙且机场标准高的航线,有大型机场作为依靠,的确比老旧的波音747更省事。

更何况,有这么大一架飞机刷上顺丰的涂装,可是一件既涨面子又涨股价的好事。

只不过安1250的使用条件有些苛刻,能协调到的机场和刚好能在期望的时间凑满货物的航线都不多,所以顺丰决定先买一架试试。

所以在新远公司,就发生了顺丰公司打算豪掷60亿购买一架安1250的一幕。

其实还真不算太贵,换算成美金差不多10亿,波音747一架也要3个多亿美金,安1250和三架波音747哪个更值钱还是有数的,单当货机用绝对划算。

而且还能带来一个华国特有BUFF:国产。

你使用的国内快递公司,使用的全华国自产的华国大飞机给你运件哦,就冲这一点涨1块运费就问题不大,相信也有很多人愿意支持国产。

还有一点,任何东西国产化都有一个特点:维护保养更便宜。

就算是都看在华国企业的份上,他们就都相信安1250的保修政策绝对没波音和空客一样霸道。

对于这样的买主,新远也没有理由拒绝,更何况60亿是真的赚!

安1250算上研发费用单架才花了25亿,如果生产三架平均成本就只有20亿左右,等于这一架飞机就赚回来40亿,把研发成本和两架飞机的钱全补上了!

当然,订单不止这么一架,更多的来自军方。

一架安1250有多重要?货舱尺寸的7.5*6.9*100米,99A坦克55吨,长宽高分别为7.6米,3.50米和2.45米。

安1250的货舱是特别加强过的,塞6辆99A当然不能并排放应力太集中,但如果是两侧错开分布还是没问题的,即使这样排开也不过占用46米长度,330吨重量,货舱还能塞30吨,相当于半个运20。

这30吨再吊两辆坦克抢修车,直接就是一次性空运两个坦克排!

而想要运20做这些,需要飞7次,战争的最佳时机早就错过了。

尤其是挨着高原的西部军区那叫一个馋啊,一架安1250空运的物资就够用好久了,要是再在背上加装货舱这个运力不得翻倍?可惜这样卸货的时效性就太差了,不太方便操作。

西部军区强烈要求至少订购两架安1250,不管是前线运输还是平时的物资保障都大有好处,就算是空投物资,那一次投射的重量也是吓死人,三哥的C17想都不敢想。

其他几个军区也觉得这是好东西,最少都有1架的意向,首都军区认为安1250对战略支援很有用,甚至认为可以要两架。

最后各个军区加起来的意向竟然有15架之多!

不过15架的订单注定是无法实现的,军方每年采购的运20产量都才10架,一年也就80亿,要是一年交付三架安1250,岂不是就要支出180亿?

不行不行,军费哪儿能这么造啊,一架就贵的不行了。

而且这种运输机涉及到军方的战略重心调整,一时半会儿是做不了决定的,但林炬相信至少会有那么一两架订单,对于安1250这个级别的飞机来说已经足够了。

4月27日,顺丰与新远宇航动力正式达成协议,以60亿人民币的价格向顺丰交付一架安1250货机(少许改动),约定8个月后交付,也就是12月27日。

之所以要8个月,是因为新远今年要搞大动作年中要折腾太空,没那么多精力放在飞机上面,但8个月交付还是很惊人了。

虽然这笔订单与每年几大航空公司与波音空客签订的购买合同几百上千亿比起来差得多,但却创造了单架货机最高价的记录,并且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顺丰已经开始筹备明年的上市,这架价值60亿元的大飞机更坐实了国内物流行业老大的地位,此时他们拥有的货机已经超过50架,是行业里遥遥领先的王者。

投资者的信心大涨,王威也是非常兴奋,虽然飞机都还没正式开始建造,但已经提前雇人画了张顺丰涂装的安1250想象图,狠狠吸了一波粉丝,并特意强调自己的行为是支持国产,安1250首次商业运营的全部货物将附赠一张机组亲笔签名的纪念卡,更是引起了热烈反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