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 第12章 启运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第12章 启运

作者:红酒花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6:3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虽然年龄不是最大,但何工对YF100最有发言权。

所以轮到他时,众人都安静了下来。

何工还在看着手里的技术手册,听到喊自己才放下册子,站起来给大家举了个躬。

“首先我代表项目小组道歉,不管K120怎么来的,不如人家是事实。我们用了15年,还是没有做到世界先进的水平。”

“不能这样说啊,YF100指标完全达到预期,只能说K120太妖了。”

“就是,我们都是从头开始,哪里像别人经验多到数不清。”

“……”

此言一出众人连忙劝阻,但何工只是摇摇头。

“YF100已经落后是事实,K120先进也是事实,我的意见是:既然设计时就参考了RD120,现在再抄一下K120也无妨。

不过……YF100不变,没有必要再改进它。”

唐伟天听出了言外之意,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是说YF480?”

“现在它的名字应该会改成YF130,以及衍生型YF135。”

何工缓缓看开口,众人立刻想起了这两个项目。

准确的说,他们还没有立项。

目前航天局已经在规划的是长征五号,YF100也是为此准备,这个时候再改已经太迟了,必要性也不大。

但未来的重型乃至超重型火箭的发动机,内部代号YF130以及YF135还在论证中,同样是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

用K120改进未来的重型火箭发动机最为合适,也有充足的时间吸收技术。

唐伟天主持完会议,将结果发回六院,第二天晚上才接到回信。

六院整体对获取K120技术持积极态度,愿意与民企进行商业合作,并倾向于购买样机以及生产许可。

也就是和当年获得外国公司技术一样,买你的产品,但是必须教会我。

不过六院的要谨慎许多,要求考察团队就留在新远镇,直到新远一号火箭发射才最终决定是否购买。

这是华国的一项传统,不管什么好东西,一定要是你自己用的我才买,不然说的再好听都不买账。

当然,在资深的研究人员眼中K120是很可靠的,但有时候真正排版的上级领导必须考虑更多,不能落下把柄。

于是林炬就收到了六院持续驻厂考察的请求,然后立刻批准。

在他眼里这哪是难为他,简直是来送福利啊。

六院这么多人往那一站,厂里的技术人员问几個问题,交流一下没问题吧?

生产发动机的时候问一问哪里需要注意,有什么经验能避避坑,总不好意思不说吧?

这么多大牛在厂里不好好利用起来,简直愧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啊。

郭申也对此心知肚明,带着本厂和这段时间额外招募的技术人员时不时就开技术研讨会,还偏偏拉上考察团一起。

美名其曰听取优秀单位的意见,交流技术盲点。

考察团也不拒绝,毕竟也不是太大机密,也是给自己找点事做。

在如此迅速的增益下,火箭比预期早了9天装配完成。

只要竖起来再通电检查一遍,就能加注燃料发射了。

2.5米的直径虽然在火箭中是较小的一类,但是在感官上并不小,毕竟差不多快一层楼的高度了。

火箭在总装车间内刷上了南机院和新远镇拖拉机厂的单位名称和标识,然后沿着箭体竖着写上“新远一号”四个大字。

最后本厂职工加上参与的南机院支援人员,考察团一起拉着横幅合影:

“新远一号总装下线仪式圆满成功!”

在场的还有特邀的省台摄影师,特意对横躺的火箭进行了全方位拍摄。

之前采访过林炬的记者也在场,看着这枚像模像样的火箭目瞪口呆。

他之前其实对这个口出狂言的拖拉机厂印象不佳,只是完成任务过来走个过场而已。

谁知道这才多久,真的就造出火箭来了?

货真价实的火箭往这儿一摆,想不服都不行。

当天省市的领导听到拖拉机厂真给火箭造出来了,一个个都惊地差点跳起来了。

航天在传统印象里一直是个高大上的行业,似乎只有国家级别才能搞定,谁都没听说过私人能搞航天。

第二天大大小小的领导就往拖拉机厂跑,纷纷要见识一下民营企业的火箭什么样。

原本最先来祝贺的万叔和镇领导还没看一个小时,就不得不挨个陪同越来越高的上级。

晚上的时候省台就用了好几分钟的时间来报道新远一号,还有各大领导跑来视察的影响。

地方领导对火箭最后能不能成功发射看的不重,毕竟这本就是华国民营航天的第一次尝试,能造出来就很了不起了。

报道都是夸奖,尤其是听说发动机先进,更是狠狠地吹捧一番。

而在网络上,当下几个视频平台还未没落,新远一号总装下线的视频也是四处传播。

在某视和某酷的网站里,火箭和正在热播的网剧一起冲上了热门排行,证明了关注航天的人还是不少的。

林炬对博客上的公知大V已经厌烦,干脆不管不顾,转而在视频平台看看反应如何。

点开某视站内热度最高的火箭总装视频,下面已经有了几千个评论。

“不是吧,我还以为说说而已,拖拉机厂这是来真的?”

“发动机试车都放出来了,箭体不是更简单?而且说白了这火箭也就是长征一号的水平,根本不值得太关注。”

“民营航天也太逆天了吧,一个多月就造出火箭,比航天局都快。”

“光看外表有什么用,能飞起来不炸才是王道,阿美私人航天都没成功几个好不好。”

“这个120吨级发动机和YF100好像,几乎一模一样,而且合影还有六院的人,不会是航天局下辖的公司吧?”

相比博客,这里的评论要正常的多,没有那么强攻击性。

连续刷了几个视频平台,林炬才响起这个时代的贴吧论坛还没没落,各种大神还在干货满满,对于新远一号一定有不小热度,于是登录了贴吧看航天板块的消息。

令他惊讶的是整个航天版居然基本都在讨论新远一号,不过这时候贴吧可是牛人遍地,很多都是实打实的技术贴,分析新远一号的技术参数和发动机等,有些专业程度还极高。

原因其实很简单,这几年长五还没成功,华国最大的火箭就是长三乙,延续十几年的老火箭大家早就看腻了,空间站也只有简单的一两个舱室,可供讨论的内容实在不多。

突然冒出来的民营航天几乎立刻引起了贴吧的关注,实际上从K120发动机试车开始就不断有热度,只是之前林炬一直没注意而已。

林炬突然玩心大起,也发了个帖子。

“我是拖拉机厂门卫王二狗,小道消息8月26日新远一号就会在如下地址发射,想要现场观看的速来,导流槽雅座还有三个。

地址:新远镇老刘村……”

……

“慢点慢点,我说司机开慢点,这颠坏了怎么办,传感器精贵着呢。”

“老周你担心个屁,这卫星上天的时候火箭的过载和震动不比现在强?这几下就不行了那还能安全上天?”

坐在公路上的卫星运输车里,童培强和周瑞看着被固定好的卫星,一路上不停拌嘴。

“哎呀,时间还是太紧了,要是时间长点从航天局协调两面太阳能电池,做到5年都有把握,50天这也太短了。”

“差不多行了,这400公斤一半是电池,只有65公斤是辐射探测器,剩下的位置都给摄像机和一个种子舱室了,50天弄完实验绰绰有余。

这次上天,怎么不也得刷个20篇SCI?咱们学校升格就靠它啦!”

卫星包裹在专用的运输箱里,但两人手却时不时搭在上面,一刻都舍不得离开。

这颗卫星已经被正式命名为南新一号,与火箭总装几乎同时下线,然后就立刻启运。

发射场地已经选好,就在新远镇的一处平原。

这里发射,起飞后途经的都是人烟稀少的山区和森林,最后落区在南洋,将坠毁的风险控制在最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