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往生道结 > 道门劫难 176.《无空录》

往生道结 道门劫难 176.《无空录》

作者:风谷山人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5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就在说这话的同时,方占水突然鼻血横流,紧接着扑通一声重重摔倒在地上!“风尘珠,风尘珠!”初辰惊叫道,“蛊毒发作了。”三姑拄着拐杖站起身来快步来到方占水面前。此时的方占水已经口吐白沫,神志不清。很明显,此次蛊毒的发作远比之前要猛烈许多。

因为对蛊毒不熟悉,三姑见到方占水眼睛布满血丝,一下子也乱了方寸,下意识地就要去找丹药。“莫慌!”弘印此时也站到了旁边,他翻开方占水的眼睛,看了几秒钟,从布袋中掏出一个红色的小药丸塞进方占水口中,然后在其嘴上一拍,药丸顺着咽喉滑入体内。

“大师,”初辰问道,“你给我哥吃的是什么?”弘印看也没看她说道:“定心珠,不过就是一些普通的草药炼制,与你们道家的丹药不同。”过了一会儿,方占水果然恢复了一些,眼睛里面的红色血丝也少了许多。方占水强撑着地面盘坐起来。“这,这,这是怎么回事?”陈明见到方占水这种情况,有些不淡定了,“杨医,你给占水兄弟看看呐。”杨医也当场被方占水的异常震惊了,一下子没缓过神来。

三姑摆摆手道:“不用了,杨医看不了的。是蛊毒,达曼陀所为,只有他能治。”“又是达曼陀!”林秋寒狠狠一跺脚骂道,“这个泰国人怎么这么歹毒?下次见到他必定不能放过!”

弘印始终蹲坐在方占水旁边,见他有些好转,便试着问道:“刚刚听初辰所言,方施主所中蛊毒乃是风尘珠?”“大师?你对此物有多少了解?”三姑满脸期盼地看着弘印问道。弘印摇摇头,沉吟半晌说道:“风尘珠正是名如其实,乃是风尘之中一粒污垢,”弘印娓娓说道,“相传此物是一位圣人之遗物。”

听弘印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来了兴趣,就连孙雪莉也拉了一把椅子,远远地坐着听弘印细说。“相传在两千多年前,印度反对婆罗门教的呼声愈演愈烈,沙门思潮应运而生。由此诞生了许许多多小教派,其中有七个教派影响力最大,俗称‘沙门七脉’。其中有一位高人名曰摩羯纳珂,修为境界十分了得,是不可知论派的长老。此人带领本派团众发展壮大。但是教派虽然越来越大,弟子越来越多,摩羯长老却始终不得正果。此事成为不可知论派最大的一个败笔,也是成为其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弘印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后来,佛教从沙门中脱颖而出,并且此教出了举世闻名的佛陀,从此佛教开始飞速发展。机缘巧合,摩羯纳珂在一次佛教结集的时候与佛陀碰了面。二人来到一间小禅屋谈了三天三夜。这其中究竟说了什么没有人知道,也未留下任何只言片语的记录。但是摩羯长老回到住处后留下一句‘我已了悟’四个字便圆寂而去。其弟子知道摩羯长老已然得道,为之欣喜。后来在摩羯长老火化之后留下了十八颗珠子。此珠并非佛家的舍利子,而是心灵污秽的沉淀、凡尘世俗的积垢。后人取名‘风尘珠’!”

今日听闻弘印大师的一番解释,方才知道风尘珠的由来。三姑掩盖不住内心的激动,满脸洋溢着笑容。三姑朝弘印施了一礼说道:“大师既然知道风尘珠的来龙去脉,必然有治蛊之道,还请大师教我。”弘印颇有几分尴尬地皱了皱眉,过了半晌说道:“风尘珠本来就是红尘污垢,自诞生之日就该被舍弃。但是教派中有人不守正心,将其流传红尘之中。也不知为何竟然会被巫蛊萃取利用制成蛊毒。关于此蛊,小僧确实有过一些研究,但是很可惜,据小僧所知,此毒无外法可解!”

“什么!”初辰浑身一震,顾不得礼貌,冲着弘印问道:“大师,此话当真?”弘印郑重点了点头:“出家之人何来诳语?徒增业障而已。”初辰看着三姑,心中烦乱,不知该说些什么,只能咬牙启齿地骂道:“达曼陀!只要再被我抓到,一定碎尸万段!”

方占水也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什么都没说。弘印却微微一笑说道:“初辰施主,你既已修道多年,为何还会如此心性急躁?”初辰被问得哑口无言,鼓着嘴没有说话,脸憋得通红。弘印没有理会,看着方占水说道:“方施主,我见你悟性颇高,心术纯正,想来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林秋寒突然从旁插口道:“大师,你刚刚所言风尘珠蛊毒无外法可解,那必然还有内道。”弘印抬头看了一眼林秋寒,笑着点点头。随即站起身来说道:“不错。风尘珠乃是污秽之物,其蛊毒能够发挥乃是因为被下蛊之人心中风尘杂念太多。让自己中毒的其实不是风尘珠,实乃心魔也。”

三姑会意地点点头,接着话说道:“大师的意思是,如果要彻底解了风尘珠的蛊毒就只能依靠自身修炼,去除心中杂念,达到无欲无求之境地?”弘印双手合十,长叹一口气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从此以后红尘不再,大道为终。”说罢,弘印示意林秋寒道:“将我包裹取来。”林秋寒应了一声,出了帐篷不久便将一个用麻布系起来的包裹拿了过来交到弘印手中。

弘印呵呵一笑,缓缓走到方占水面前,然后蹲下身子,从包裹中取出一本泛黄的破旧老书。众人都不知弘印何意,皆傻傻地望着。弘印拿着书在方占水面前晃了晃说道:“佛陀在出家之后曾遍历四海八方,为了寻求真理尝尽苦楚。其间经历过生死一线、亲友弟子背叛、他教打压……其中种种不能一言而尽。在此其间,佛陀的堂弟阿南,也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一直伴随佛陀左右不离不弃。因为阿南天生记忆力超群,过目不忘,所以就自发自觉担任佛陀记录官的角色。阿南将佛陀生前的言行记录汇总,成就了许许多多流传后世的经卷。”

弘印停顿了一下,再次指了指手中的破书说道:“除此之外,阿南留了个心眼,将佛陀的经历和生活中的言言语语也记录了下来。因为这些内容无关佛法,也毫无章法可言,所以阿南只是随性记录。佛陀圆寂后,阿南证得阿罗汉果,再次翻阅自己曾随性记录的那本札记,泛起点点心酸,将此札记取名《佛言无空录》。此书以梵语记录,后来正本究竟在何处已经无从考究。我手上这本书乃是唐朝贞观年间翻译的汉化本,名字从简,曰《无空录》。方施主你与我有缘,今日我将此书赠之与你。常常翻阅诵读可空心境,对抑制体内蛊毒大有裨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