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宦海风流 > 六十:为国为民皆是汝 却教桃李听笙歌(二十)

郑利群的话让沈扬眉心中暗喜,郑利群总算暂时的将海洋纸业私营经济的身份抛到了一边,转而开始考虑海洋纸业兼并县纸厂之后的问题,这说明郑利群的心里的关口已经有些松动了。不过郑利群的问题也问道了关键之所在。

和国企相比,尤其在当下,它们没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没有融资贷款的优惠条件,之所以在种种不利条件下私营经济能够在与国有企业的竞争中胜出,靠的就是灵活的机制和敏锐的嗅觉,以及“独裁统治”下极高的效率。

而县纸厂呢?要技术没技术,要资金没资金,唯一能有的就是人,嗯,勉强可以说是熟练工人,但是这些熟练工人经历了长期在国企工作养成的“主人翁”习气,他们能够适应“非主人翁”身份么?

而且就当前情况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极多,且成本还非常的低廉,纸厂工人也不是什么高科技高技术人才,稍加培训,便可以上岗就业,一年半载就可以摇身一变成为熟练工人,海洋纸业何须来接这样大的包袱?

“郑书记您可真是火眼金睛,准确的把握住了问题的关键点。”沈扬眉先是恭维了郑利群一句。

郑利群摆了摆手,示意沈扬眉不用给他灌迷魂汤,不过脸上的表情显然是对沈扬眉的恭维很是满意。

“的确,就县纸厂来说,只有包袱而没有太大价值,设备老旧,根本不值钱,既没有什么拳头产品,更谈不上什么市场占有率,有的就是一屁股的债务,这种情况下让海洋纸业接受他们当然不会干。赵海洋不是慈善家也不是傻子,他比谁都要精明,要不然海洋纸业也不会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发展的这么快速。”沈扬眉笑着缓缓的道,“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怎么可能来替县里背负这么一个可能会把他们自身拖垮的包袱呢?”

“我的主要目的是要让海洋集团接手县纸厂里面还具有劳动技能的职工,让这些职工能够在本地消化,实现本地就业,而无需为了谋生四处奔波,哪怕是解决掉一部分,我也觉得是给我们县委县政府减轻了很大的压力。”沈扬眉说出了自己的意图。

郑利群自然听得明白沈扬眉话里的意思,虽然他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企业改革方面的工作,但是这么多年从基层干部一步步的干到县委书记,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企业改革最棘手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企业资产的评估,另一个就是企业职工的安置。这两个问题无论哪一个处理不好,恐怕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被动。但是真的无法两者兼顾的话,两害相权,郑利群怕是也会和沈扬眉做出同样的选择,首先要安置好企业的职工。好在县纸厂如今债务缠身,也不存在企业资产的流失问题。不过沈扬眉的话里却透着另外一层意思。

郑利群盯着沈扬眉,缓缓的道:“沈书记,你的意思是让县政府来承担县纸厂的一切债务,却把县纸厂其它相关的资产全都交给海洋纸业,只要求海洋纸业解决县纸厂的职工?”

沈扬眉沉吟了一下,才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海洋纸业扛不起这么大的债务,他们也不可能扛,就现在这种条件海洋纸业也未必愿意接手。因为现在县纸厂的确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厂房,土地。”郑利群重重的吐出了四个字。

“厂房和图纸就目前来说不值钱,但是就我个人的看法,日后这一块土地倒是会值不少钱,但是我们能等到那个时候么?不能!”沈扬眉顺着自己的思路一边想一边道:“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县纸厂没有什么能让海洋纸业看得上或者说需要的东西,即便是把一切债务都由县政府扛起来,怕还是要给赵海洋一些其它相关的优惠政策。”郑利群没有做声,点点头示意沈扬眉继续说。

“郑书记,我和赵海洋仔细的谈过,也听取了他们公司一些构想规划,他们需要什么?更宽松的环境和政府的优惠政策,降低成本,确保原材料供应,完善基础设施,这些才是我们手中掌握的海洋急需的东西。”沈扬眉微微一笑。

郑利群沉声道:“说的具体一点。”

“比如海洋纸业如果扩充产能,它们的店里供应就会受到制约,不但没有保证,而且工业电价昂贵,这是制约它们成本控制的一个瓶颈。又比如,原材料供应,海洋纸业只是加私营企业,只能通过市场价格购进原材料,这很难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而且手市场波动很大,在这方面县委县政府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又比如贷款上,诸如此类的一些优惠政策方面……”

沈扬眉嘴角浮起的自信笑容让郑利群心中也是暗赞,难怪这个家伙能够在青山镇搞的风生水起,让青山镇的经济一举摆脱了县里吊车尾得窘境,就凭他这种对工作对象极富针对性的揣摩研究精神,就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最关键的还是他能够敏锐的意识到对方的软肋和需要,给出的诱惑也让人无法拒绝。

“沈书记,这是你和赵海洋商谈过后得出的结果?”郑利群缓缓的道。

“郑书记,哪有那么快的事儿!我是像赵海洋提过让他接受县纸厂的问题,让他好好的考虑一下,还没有进一步的接触。”沈扬眉笑了起来,“但是我有信心,只要郑书记能够同意我刚才提到的那些优惠政策,赵海洋根本就不会拒绝我们的提议,因为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了灼烧的雄心。”

郑利群没有立即回答沈扬眉的问题,又稍稍沉吟了一阵,方才缓缓的道:“小沈,我倒是有个建议,你看这样好不好。县纸厂的厂房和土地收归政府所有,同样作为交换,我们在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划给他一块土地。另外县政府出面,帮他从银行贷一笔低息的贷款,这笔贷款不管他是扩大生产规模也好,筹建新的厂子也好,我们不予过问?另外其它该给予他的支持绝对不会少半分,你觉得怎么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