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宦海风流 > 九:人事有代谢 往来无古今(九)

宦海风流 九:人事有代谢 往来无古今(九)

作者:天堂发言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5 06:44:04 来源:蚂蚁文学

王学平没有答应郑利群的招揽,这个决定同样也表明了他不愿再呆在县委办的决心。既然明白王学平志不在此,沈扬眉也就没再勉强他。不过想要到下面的乡镇去,这件事还需要好好的操作一番。县里的主要领导换了这么多,按照官场上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惯例,接下来下面乡镇、行局一些干部的调整也就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沈扬眉简单的询问了一下王学平自己的想法,王学平在他面前倒也没有隐瞒,坦言希望自己能够稍稍前进一步,下到地方担任乡镇政府的一把手。以王学平现在的级别,直接到乡镇担任乡长或者镇长的难度不小。

毕竟王学平现在的年纪也还不到三十,并不是谁都能像他自己那样以如此年轻就能担任一镇党委书记。纵然是当初他自己头上冠诸了那么多的光环,能够担任青山镇党委书记一职,除了项北京和力挺和林志天的支持以外,另外一个很大的因素还是占了杨学军和卢正义内斗的便宜。现在王学平想要复制他的成功,哪怕是担任镇长或者乡长,难度同样也不小。

当然他也不会想当然的认为王学平在县里就他这样一个奥援,没有一定的背景,杨学军会选他当秘书么?既然王学平并没有言之凿凿的将自己的事情托付给他,很明显就已经暗示会有其他的人替他操作这件事。沈扬眉要做的不过是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一定的支持就可以了。

随后沈扬眉又交代王学平这段时间要多向李超群和宋红军汇报一下工作,只要能得到了这两位领导的首肯,他的事方能水到渠成。王学平自然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当然,沈扬眉也就自己秘书人选的问题征询了王学平的意见,王学平担任了这么久县委办的副主任,对县委办的这些个年轻人自然是最有发言权。但是王学平给出的答案却让沈扬眉有些皱眉。依王学平的意思,现在县委办里的年轻人没有什么可造之材,一个个眼高手低,每天都在抱怨自己怀才不遇却没有谁肯低下身子去做些实事。如果沈扬眉真的想要找个能成为帮手的秘书,反而不如在下面乡镇里面挑选个副镇长或者副乡长来的合适。

王学平的提议颇是让沈扬眉心动,但是副镇长和副乡长怕是不太乐意来当他的秘书。可是当沈扬眉将心里的疑惑讲出来的时候,却被王学平调侃了一句“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试想以沈扬眉现在的发展前景,能够在他身边担任一段时间的秘书,工作能力得到沈扬眉的肯定,刻上沈扬眉的标签,还用担心以后得不到重用么?用短短的一两年的时间来换取未来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怕是要比在下面乡镇无所作为蹉跎个一两年要来的划算的多。甚至王学平还断言,只要沈扬眉放出话去,想要挑选一位下面乡镇的主要干部担任他的秘书,下面会有大把人为这个名额争得头破血流。王学平的话倒是给沈扬眉打开了另外一扇窗户,让他心里一时间为之豁然开朗。

王学平离开之后,沈扬眉在办公室里静静做了一阵。当初在他担任项北京秘书的时候,和下面乡镇的干部没少打交道,其中就有几个乡镇的副职留给了他不错的印象。但是过了这么久,似乎还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的成长起来,仍旧在原位置打转。沈扬眉拿出一张纸写上了几个名字,想着自己或许能在这几人之中选择一个。

考虑了一阵,沈扬眉随手又将钢笔扔在了桌子上,站起身缓缓走到了窗边。选择秘书的问题或许还能够再拖一阵子,可是自己现在的工作该如何开展才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这三把火不仅仅是新官上任想要立威那么简单,从一个侧面也能彰显一个领导干部的执政观念和思想。想来下面的干部都在盯着郑利群、吕思明和他自己,想看看他们三人究竟要在哪一方面打开自己的工作局面,也好看清楚三人的好恶,以便随之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态度,使之和自己直接的领导和上拍。

沈扬眉自己主观经济工作,目标管理、城建城管等方面的工作,分管县委办、保密局、机要局、督查室、档案局、机关工委和党校。想想自己管辖的这一块,似乎真的没有那种只要稍稍用力就能够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工作。

站在县委办公楼上向远处眺望,除了街道要宽敞一些,县城绝大部分的建筑物都还停留在八十年代初的水准,除了那栋六层楼的加梁县百货商场让沈扬眉稍稍感觉到一点现在气息的味道。

加梁县人口四十八万,其中农村人口就有三十多万接近四十万,仅有的五万城镇人口,还集中在县城以及加梁镇这两个县里发展较快的地区。

去年他在省交通厅跑青山镇那条线路资金的时候,就听说途径曲阳市的327国道的维修工程已经被列入去年综合规划处上交给交通厅的计划中了。这条虽然是东山省连通东西的国道,但是由于多年来承担了相当大的运输量,而且日常养护工作没有跟上,是这条道路损毁严重,而沿线各地公路养护经费严重不足,使得这条路承载量日渐下降,引起了曲阳市省人大代表的强烈呼吁。

在年初的省人代会上,曲阳一地的人大代表联名要求省政府要关注穷困地区的交通建设,不能因为受到了交通制约从而限制穷困地区的发展,从而让穷者愈穷。这一提案引起了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来自省政府和下层地方政府的压力让交通厅也开始打算斥资解决曲阳市交通大动脉——327国道的全面维修问题。

国道327以江淮的海州为起点,穿过加梁县一直向西至雷泽市。以加梁县的整体却是南北走向,距离县城最远的洪洞乡远在三十六公里之外,这三十六公里又有一多半的距离还是简单的沙石道,已经烂的不成样了。幸好,青山镇至加梁县的这条道路最终在沈扬眉的努力下修通了,洪桐乡也算跟着沾了便宜,虽然稍稍有些绕远,但是在路上的时间反而减少了。省里市里并非不关心加梁县的发展,也曾经组织过一些省市知名的企业来加梁县参观考察,可是一看到加梁县这种恶劣的交通状况,随之就没了下文。

交通一直都是制约加梁县发展的瓶颈,但是发展交通那需要相当大的投入,单靠加梁县甚至是曲阳市地区的投入都无法承受起这样海量的资金。更何况需要改善交通的也不仅仅只有加梁一个县,像谷亭、汶水甚至是曲阳市都一样亟待改善。但是经济发展水准只有这种程度,财政收入只有这么多,每年能够在保证干部教师们的工资福利之后,还能有多少钱投入到这方面来。后世的村村通工程,也是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各地的经济有了长足的进步,钱袋子鼓了之后,中央才敢于做出这样硬性的决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说的太正确了。在青山镇的时候,凭着沈扬眉辗转腾挪的本事总算是修通了那条道路。但是青山镇综究是个小地方,需要的资金再怎么说也是个小数目。而今面对整个加梁县,沈扬眉的这些手段就不够用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市里省里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向加梁县有些倾斜,一切都需要加梁县能做出让市里、省里为之侧目的成绩。

沈扬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症结就摆在面前,交通是瓶颈,自己想要在经济方面有所建树,真正为加梁县的发展打开局面,那就首先把这个问题解决。不止是自己,只怕吕思明也在为这件事头疼。自己这个主管经济的副书记,在发展经济的话语权方面不比吕思明来的小。即便是自己不想和吕思明争些什么,但是大家也都看的明白,谁能将首先有能力改善加梁县的交通,谁就能在经济方面力压对方一头。

一阵狂风呼啸着狂卷而过,县委前面的大街上顿时扬起一阵遮天蔽日般的灰尘,杂夹着枯枝败叶、纸屑以及细小的碎石,让街上的行人忙不迭低头弯腰,纷纷以手掩面,一个个加快了脚步。

看到这一幕沈扬眉的心里不禁微微一动,有些触动。仔细的考虑了一阵,沈扬眉的右拳重重的砸在了左手的掌心。自己上任之后要开始的第一项工作总算是有了头绪。

(为各位书友大大送上了迟到的新年祝福!很多书友大大都说本书的节奏太慢,太啰嗦,我也有感觉。老曹毕竟还是个新人,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我会诚恳的接受大家的建议,逐渐加快节奏。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支持老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