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91 御驾亲征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091 御驾亲征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不久后,左军阵中又奔出了十来骑,向东城而来,堪堪到了一箭之外后下得马来。

左军亲卫举着藤牌,将左良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都遮掩好后,左良玉这才对着城头的朱大典摇摇一拱手,道:“朱公,好久不见!”

“宁南侯,别来无恙!”

朱大典也对着左良玉遥遥一拱手,乐得和他耗时间。

“朱公可知南来太子之事?”

“此事本督略知一二,怎么?”

左良玉道:“太子一案,众人喧传蓟国公(吴三桂)送太子于史阁部,阁部又转送兴善寺。皇上遣韩、卢二老公前往识认,见即叩头,而马士英往视独以为伪。又有人说旧东宫讲僚方拱干出叹息声,便得罪下狱……”言罢放声大哭。

朱大典闻言驳斥道:“宁南侯所言,实无其事,休信道听途说!马阁老系偕诸臣往视,而非独视。至于方拱干系自行召认,亦未尝闻以叹息得罪!”

“传闻今上薄待太子,致使太子被囚遭斧钺加身,不堪忍受,遂有密诏下来,欲诏良玉入京护驾,清君侧,除奸臣,良玉不忍先帝遗孤遭难,这才不得已起兵,欲奉太子清君侧!”

朱大典正色道:“传言有误,必是小人从中挑拨!今上并不曾薄待太子,已命有司以亲王尊位奉养大内。先帝旧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所谓密谕不过是小人捏造,哗众取宠之作,宁南侯现在以檄文行之,这是以国为仇啊!”

左良玉反驳道:“南都奸臣辈出,尤善栽赃陷害,屈打成招,密诏未必是假。

良玉顺天应人,入京清君侧,除奸臣,救太子,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朱公以一城抗数十万义师,却是螳臂当车了,如果弃械开城,一定转祸为福,与良玉一道建非常之功业岂不美哉!

如果执迷不悟,空以身血膏原野,天下人谁复知之!”

朱大典见左良玉终于卸去了伪装,轻蔑一笑:“宁南侯深受国恩,却不能尽忠本朝,恬然为小人鹰犬,以清君侧之名行造反之实,人所蔑之,现在怎么还能以俊杰时务之辞欺我等堂堂丈夫?”

左良玉闻言脸色眉头大皱,决定不再和朱大典纠缠下去了,再让他说下去,己方的军心反到要动摇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当他想要返回阵地的时候,突然从城头飞来一支羽箭,如光似电,携着千钧力道,‘砰!’得一下射到了他前方那个亲卫的藤牌上,亲卫顶不住力道,连连倒退,最后一屁股坐倒在地,盾阵立时被破,将里面的左良玉暴露了出来。

身侧的亲卫刚补上空隙,快如闪电的第二箭又到了,‘嗖’得一声,将那亲卫穿喉而过,亲卫惨叫一声,便倒地而亡。

其他几个亲卫还没来得及反应,第三箭又到了。‘嗖’得一声,其中一个的腿被射穿了,发出了惊天嚎叫。

左良玉见状面色大变,再也不敢逗留原地,在剩余亲卫的护卫下,转身上了马,扭头就跑。

看到他们慌不择路的狼狈之状,城头上的明军齐声大笑,士气大振。

在众人的大笑声中,阎应元悄悄收回了铁胎弓,叹息一声:“可惜了,让那无耻狗贼逃了,要是韩副戎在此定能一箭灭此朝食。”

等左良玉狼狈万分的逃回了中军阵地后,心下十分恼怒,于是拔出腰刀,悍然下令攻城……

应天府南京。

经过一番紧急调兵遣将后,亲征大军所需的粮草,兵器,铠甲等等都已准备齐全。

出征前特意在南京大校场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只见朱由桦身穿戎装,骑着战马,在御营亲军的护卫下检阅大军,禁军们见到天子亲自督战,顿时士气大振,“万岁”之声连绵不绝,此起彼伏。

“朝气足而暮气少,士气可用,士气可用啊!”马士英站在皇帝身后,频频抚须,心中的担忧顿时少了几分。

大明崇祯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九江之战爆发之时,朱由桦亦在南京誓师,御驾亲征。

这次出征,皇帝带了拱圣营、忠武镇甲营和长江水师,共计两万嫡系亲军,上千艘舰船,数百门火炮,另有靖南侯黄得功部两万步骑在安庆侯旨听勘,剩下的两万御营陆师和京营兵马一个未带,作为稳定南都的力量,随时弹压可能出现的骚乱。

阅兵仪式结束后,两万大军如猛虎下山,在震耳的鼓声中开到了采石矶码头。

万里晴空,耀眼的阳光照射在长江上,反射着炫目的光芒,朱由桦顶盔贯甲,一身戎装,在张堂功,韩诚等大将的陪护下,站在御船的甲板上,与云集在码头上的百官挥手道别。

随着一声令下,停泊在采石矶码头的大大小小上千艘船只收起缆绳铁锚,张开风帆,在大风吹送下缓缓离开了泊地。

朱由桦乘坐的御船是一条朱红彩漆装饰的八百料舰船,长约十七八丈,尾楼有三重,船首方井上方绘了一面虎头,将台上安了一门八磅红夷大炮,船舷两侧各有四门红夷大炮,船行迅速平稳,不惧风浪。起航后,朱由桦兴致不减,振衣登上了船楼,眺望身后的船队和船上的两万甲胄齐全的大军。

阵阵东风吹得桅杆上高悬的‘明’字方样牙旗猎猎作响,船帆满张,上千艘大小江船,有序的排成几排,遮江蔽日,场面蔚为大观。

在采石矶送别皇帝后,不少留守官员卸去了伪装的笑脸,心中五味杂陈,今上到底还是年轻,真是太冲动了!

一个是初出茅庐,毫无战场经验的年轻天子,一个是与李闯,鞑子打了数十年硬仗的沙场宿将。

怎么看都是皇帝的输面大!

两万新军,守城尚且还不一定守得住,还想出城野战,这不是自寻死路么。

对于亲征大军能否打败左良玉的叛军,此刻的南京留守官员们几乎不抱多少希望。

这一去恐怕不久后就要改朝换代了。

眼看着土木堡之变就要再现。

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