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072 交易(终)(第一更!)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儿子被夸赞,做老子的也是与有荣焉,郑芝龙抚须一笑,压了压手,众人纷纷停止了赞美,静等大哥发话。

郑芝龙紧接着又将后面的事和众人说了,当他们听到只要配合朝廷征海贸之税,郑氏一族就能世镇福建的时候纷纷惊讶得倒吸了口气,眼中射出了炙热的光芒,显然十分意动。

“世镇”意味着封建,意味着可以世袭福建最高军职,和巡抚大吏共治地方,而巡抚是流官,世镇的将门则是土著。

百十年之后,郑氏开枝散叶,势力遍及福建,慢慢的福建将会成为郑氏的私人领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中诸侯!而且还是合法的,被朝廷所认可的,一般情况下不用担心被当成乱臣贼子一般被剿灭!

“世镇”对一个武臣来说是一个多么巨大的荣耀和诱惑啊!和分封诸侯已经相差无几!实话实说,朝廷开出的价码真的很高!

众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最后还是郑鸿逵牵头,小声的试探道:“此事非同小可,不知大哥的意思是?”

郑芝龙咳嗽了一声。

侍立在一旁的亲卫将校会意,缓步退出大堂,大声喝令:“所有人后退十步,保持最高警戒,任何人不得靠近,违者格杀勿论!”

“是!”一阵甲叶和兵器的相撞声后,家丁们向后撤去,在大堂十步之外,布成了一个扇形警戒区。

亲兵将校还有些不放心,大步走到堂外,环视了一圈后,这才回身关上堂门,静侯在门口。

大堂内,众人呼吸急促,静静的等待着郑老大的决断。

郑芝龙直视着众人,道:“说句诛心之言,大哥我现在在福建,和世镇也没什么区别了,只不过缺了个名头罢了!”

众人听完,都不自觉得点了点头,郑之龙在福建说一不二,所有的士绅商贾都要看郑芝龙的脸色行事,论权势早已超过了有名无实的文臣巡抚,和“世镇”本质上也确实没多少区别了。朝廷开出的价码看似极高,却有空手套白狼的嫌疑!

“大哥说的倒也有些道理。不过弟以为,朝廷能让大哥名副其实终究是好的。”郑鸿逵咧嘴一笑,继续说道:“人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大哥现在财,权都不缺,就缺名位啊!有了安南侯和“世镇”的名爵,大哥统辖福建就算是名正言顺了,谁也不敢再说三道四,福建提督也可以世袭传之子孙,不必担心富不过三代了。

至于配合朝廷征收海贸之税,这个还不容易?到时候朝廷派官过来了,咱们每年孝敬个百十万两银子也就够了,以前市舶司每年所收不过四万两税款,咱们给朝廷一百万!很够意思了!

海贸之利数千万,每年一百万,对大哥来说也不过九牛一毛罢了,换个南安侯爵和“世镇福建”,弟觉得这么买卖值当得很。”

全程郑芝龙都没有插话,一直认真的听着,直到二弟鸿逵说完,才不可置否的点了点头,继而陷入了沉思,场面一下子变得很是沉寂,就在众人急得抓耳挠腮之际。

郑芝龙至于开口了,此时的他面色沉稳,不急不躁,心中显然已有了决断,他环视了一下众人,威严的道:“眼下东虏在北方兵锋正锐,有犁庭扫穴,席卷天下之势,江南的朝廷能否保住东南半壁还未可知。

此刻形势不明,我不好贸然决断,万一江南的小朝廷斗不过鞑子,垮台了,到时候南安侯这个爵位还值几个钱?所谓的“世镇”也不过是个笑话。

这年头,有兵有枪才是草头王,我麾下战船千艘,强兵数万,不管最后的中原是谁坐了龙庭,都不能小觑我麾下的十万大军,也都会尽力奉承和笼络我。”

说到这里,郑芝龙抖了抖肩膀,摸了摸嘴角上浓密的胡须,嘿嘿一笑,道:“所以啊,大哥以为这买卖先不用急着做,如今形势不明,暂且拖上一拖,等以后形势明朗了,再决断不迟!”

“不愧是大哥,一语中的,精辟!”

话音刚落,众人就忍不住齐声赞叹,都被郑芝龙的老谋深算所折服了。

“大哥高瞻远瞩,实非我等粗陋之辈所能及。”

“有大哥坐镇闽省,谁来咱们也不怕!”

……

一顿马屁拍得郑芝龙甚是受用,手抚胡须,满面笑容。

第二日,当朱成功满怀希望的以为父亲大人会答应的时候,郑芝龙却给了他一个莫凌两可的答复,让朱成功十分遗憾和苦恼,有心再次劝解,却遭父亲怒目而视。

朱成功见父亲发怒,不敢与他再说什么,只能把满腹的委屈和话语藏在心里。

等十月初,朱成功依依不舍的告别了父母,带着船队和水手到了南京复命时,内心充满了自责,觉得自己有负圣恩,在皇帝面前连磕了十几个响头,有心替父谢罪,直到朱由桦亲自把他扶起乃止。

朱由桦也没预料到郑芝龙那个老枭会如此奸猾,只要他没点头,海贸征税之事便只能无限制搁浅,好在朱成功此行也不算是毫无收获,至少带来了三千熟悉水战的精锐水师,还有上百艘大小战船,百来门弗朗机、红夷大炮。老郑的墙角到底是被挖了一些。这些装备和人手大大增强了长江水师的实力。

加上张名振的台州水师营旧部和新招募的水手,长江水师共有兵员一万两千左右了。

大小战船也有三百余艘了,主力战舰还是郑之龙送来的那几十艘五百料以上的大战船,再加上两百来门的各式火炮(虎蹲炮居多),训练磨合个几月,足以制霸长江。

在郑成功南下的一个多月里,朝堂里依旧明争暗斗不息,阮大铖多次指示亲信小弟上疏皇帝重修《三朝会典》,企图推翻崇祯皇帝钦定的逆案,给阉党同僚们翻案,都被东林党们拼死阻止。

朱由桦羽翼未成,暂时也不愿激化党争,把东林党们逼得狗急跳墙,所以在政治上暂时偏向了东林,没有同意阮党的请求。重修《三朝会典》之事就被无限制搁置了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