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041 连环计(一)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041 连环计(一)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依先生的意思?”

“臣的意思,通敌实出权宜,自强乃为本计,恳乞严谕使臣无伤国体,更祈大诫疆臣急修武备事。”阮大铖没有直说联虏平寇不对,毕竟这是皇帝亲下圣旨定下来的国策,否定联虏平寇,就是否定皇帝,有损帝王颜面,直言进谏不是他的风格。

朱由桦点了点:“那我朝该如何自强呢?”

阮大铖侃侃而谈道:“自东虏叛逆以来,兵帑不解几三十年,国中虚耗,实为祸本。

流贼与东虏,国家事力难支两敌,而与东虏会师杀贼,为我朝先帝先后报仇,虽蓄谋难测,而执词颇正。与之通好,以便并力于西,全力平贼,此亦谋国之苦心也。

然仅凭此远不够,祖宗之地诚尺寸不可与人,然从来开疆辟土,必当以兵力取之,臣未闻求而可得者也。

如唐人用回纥之师,之所以能中兴大唐,源在大唐有信臣精卒如李光弼、郭子仪等诸良将,朔方、陇右之精兵依为后盾。

若专恃他人之力,如宋人借金以灭辽,借元以灭金,终玩火**,已致亡国。

以臣愚计,联虏平寇之际,陛下当密敕江北,武昌诸将奋同仇之气,大整军旅。等到秋冬之时,闯逆被东虏牵制于三晋,陛下则趁势调遣江北四镇,进取河南,兵临山陕。

再令武昌左镇出兵以入武关,令川中良将如秦良玉者协同左镇,或攻闯逆之胁,或拊闯逆之背,使闯逆挡其一面,而我军攻其三面,到时不仅逆贼可以一举荡灭,而灭贼大功不必全出于东虏,则大明之威尤在,以之震慑东虏,如此方能保得久安,是故取为第一义。进取不锐,则守御必不坚。”

长篇大论过后,阮大铖微微调息,查看皇帝的神色,却见皇帝低头沉思,许久不言。阮大铖不知皇帝心中在想什么,是喜是怒,又回想起自己刚才说话慷慨激昂,指点方遒间大异平日的小心谨慎,心中不免有些揣揣。

时光好似就此停止,正在不安之间,皇帝终于开口道:“先生适才纵论军政颇有见解,朕心甚悦,然今大明纲纪废弛,君威不振,不仅某些枢臣恣意妄为无人臣礼,各地守将也有跋扈不遵号令者,先生之计再妙,不能付诸行动终为镜花水月啊!”

阮大铖闻言心中一喜,知道皇帝认可了他刚才的话,他抚须回道:“臣以为‘治乱世必用重典’。北都沦陷,先帝殉国,可为非常之时。

当此时,陛下更应赏罚分明,重立纲纪:对清廉爱民、忠君报国者不惜重赏;而对贪酷害民、跋扈无人臣礼者则应严惩不贷,务必使天下文武臣工知国法、明赏罚,不敢玩忽职守。如此政令畅通,大事可为。”

朱由桦闻言苦笑道:“这些道理朕何尝不知?奈何掣肘缠身啊!朕这几日颇感心力异常交瘁呢!”

直到此时,阮大铖终于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掣肘是什么,他很清楚,想到昔日那些东林复社子弟对他的欺辱,他仇恨之余也是感同身受。

“天子受辱,此人臣之过也!臣不能分君上之忧,真是罪该万死!”

阮大铖起身俯首而拜,双目渐赤,感同身受之下很自然的滚落了几滴眼泪。

“先生快快起身。”

阮大铖被朱由桦扶起后,语气哽咽的道:“陛下且宽圣怀,微臣不才,愿效死力!”

朱由桦等的就是他这句话!

他回身入座,沉声道:“先生大才朕已知之,如今党人势大,钳制君上,殊为可恨!”

一旁的小使宦官们闻言吃了一惊,知道这是机密大事,偷偷地打量着皇帝的面部表情和他手上的动作,但是他们没看见皇帝的任何指示,不敢自动地回避出去。

终于,他们看到皇帝下巴微微一摆,这些宫女和宦官们便逃也似地蹑着脚退了出去。

现在偏殿里只剩下朱由桦和阮大铖两个人了,朱由桦正襟危坐:“不知先生可有良策教朕?”

阮大铖放低声音道:“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在师中吉,承天宠也!陛下,可知此计?”

“是连环计!症结是,该如何使出呢?”

“内阁中的东林们之所以如此强势,全仗着首接史可法之势,史可法在东林中德高威重,党人皆愿听其指挥,如此沆瀣一气,上下串通,陛下势难抵挡。

所谓蛇无头不行,为今之计,首要的便是将史可法调离内阁首接之位,先断其首,以削其势。”

“首辅无过而贬,恐党人再掀纷争,局面难以收拾啊!”

阮大铖神秘一笑,道:“明贬不行,不妨利诱之!”

“何解?”

“次辅马瑶草本镇守中都,节制江北各镇兵马,如今已然入阁办差,江北便缺了一位镇守大员。史可法有名士情节,向来忧国忧民,陛下不如趁势让他去镇守江北。如此一来,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不妥不妥!”朱由桦闻言,下意识的摆了摆手,皱眉道:“如今党人在中枢已经势大难制了,再让党人之首的史可法节制四镇兵马,得了兵柄,岂不大大坏事?”

阮大铖道:“不如此怎能让其动心?陛下且放宽心,让其督军江北不过是权宜之计,等陛下掌控了内阁,夺得了用人之权,再调其回京待命听勘还不是一道旨意的事儿?

何况江北诸镇俱是跋扈难制之徒,先帝在时,尚且对诸将无可奈何,史可法一介书生,短时间内有何本事能让他们俯首听命?

所以臣大胆猜测,史可法即便去了江北,也不过是个空架子,断断无谋反之能!只要他去了江北,陛下便可即令马阁老承首接之位,破党人围堵之势,到时候陛下的处境必有改观!”

“这法子好是好!只是……万一史先生不从呢?”朱由桦有些犹豫的道。

“自然不能直接调他走。陛下可暗令心腹写一份奏疏,荐举与党人有龌鹾之臣总督江北军务,史道邻定然不会应允,且觉得这个一个拿到兵柄的机会。

他定会荐举党人出任,不论他举荐谁,陛下只需径直驳回,依制,票拟若被驳回,首接便需请辞,但此刻,史道邻只怕不会如此,难得有党人掌握兵柄的机会,史道邻曾任本兵之职,理过兵部曹务,熟悉兵务之事,十有**会自告奋勇,前往江北督师,陛下便顺水推舟,准了他,这却是他自己要去,不是陛下逼他,谁也无话可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