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之帝国再起 > 第112 处置降卒

大明之帝国再起 第112 处置降卒

作者:黑云长剑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5: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封赏完有功将士后,朱由桦并没有急于班师回京,他打算先将那两万余降军整顿好再说,现在已经十二月了,建奴即将倾师南下,多一分力量便多一分胜算,那两万多降军战力不俗,大多是久经沙场的老卒,如果粮饷、装备跟上,外加统帅得力,将校肯下死力,肯定能成为不小的助力。

事实上在原本的历史上,他们投降鞑子后,立马就成了南侵的主力,为鞑子占领南方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降军整编是否得当事关重大,为此他特意将朱大典和堵胤锡两位总督大吏召到议政堂商议怎么处置那些降军降将。

“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江北诸军务兼理粮饷,堵胤锡。”

“臣,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总督江西、湖广诸军务朱大典。”(朱大典的本官原本是三品兵部侍郎,此刻已经因功荣升二品兵部尚书了。)

“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两位爱卿无需多礼,快快起身,来人,给两位爱卿看座。

“谢陛下。”

堵胤锡和朱大典恭恭敬敬的坐到了皇帝御赐的绣墩上,聆听圣训。

寒暄过后,朱由桦并没有开门见山的讲整编降军的事,而是先跟他们讲了一个重要军报。

“自讨贼平叛以来,这些日子,北方的东虏动作频频,趁江北防务空虚之际,数次入寇江北各府县,河南,山东一代累日增兵,大有倾师南下之意,江北警报频传,此消息堵爱卿定已知晓了吧?”

“此事臣已知之。”堵胤锡是江北督师,虽然现在临时镇守在安庆,辅助亲征大军平叛,但仍旧没有放松对江北的管控,有关江北的军报他都会第一时间查看,随时下达钧令,遥控指挥江北防务。所有有关江北的军情皇帝能知道的,他也大多知晓。

朱由桦点了点头,又道:“江北军镇林立,跋扈自恣者不少,督抚号令不行,且吏治败坏,民生困乏,形势不容乐观。若再不好好整顿一番,只恐十万虏骑一到,立时就是一个崩溃之局啊!”

“陛下洞如烛火,是臣无能,有负圣恩。”堵胤锡忙诚惶诚恐的起身叩首道。

朱由桦挥手示意其起身,宽慰道:“江北混乱之局由来已久,责任不在于卿,爱卿大可不必自责。如今史先生已被朕征召入南都,卿是新任的江北督师,以后江北军政要务,卿可一言而决,不会有掣肘之忧。”

“臣谢陛下信任。”

堵胤锡叩了三个响头后,起身坐回了原位。

“此次朕召两位爱卿过来,主要是想和两位爱卿商讨一下如何处置那些降卒降将。”

堵胤锡知道自己在这次平叛行动中扮演的角色,最多是个打酱油的,总督朱大典在平叛中立下了赫赫功勋,他才是主角,对叛军的处置方略他最有话语权了,而且朱大典和他一样新得重用,未来前途同样不可限量,他自不好抢了这位新晋宠臣的风头,于是他决定把表现的机会让给朱大典。

朱大典见他暗暗做了个请的手势,心下已是了然,也就不再自谦,于是就放开来说道:“回陛下,左部降卒共有八个营头,总计战兵两万七千四百余人,原本是由总兵徐勇、金声桓、马进忠等人分别统领的。其中徐勇、吴学礼、张应祥、徐育贤等部是左逆的嫡支,所部战兵九千四百余人;马进忠、金声桓、王得仁等陕西诸营头算是偏支,所部战兵约有一万八千余人。

这两万多降卒都是左部的精华所在,颇具战力。却又互不统属,正好为朝廷所用。以臣的想法,应当分儿用之。如今他们已是丧家之犬,若是处置得当……朱大典缓了缓,道:“将来抵挡南下的东虏的时候,或可为一大助力!”

朱由桦嗯了一声:“那些降军俘虏,朝廷若能用之则最好不过,不能用,也不能让他们逃到东虏那,为敌所用。

这些左部余孽,屡作强盗勾当,军纪甚差,好在现在都成了俘虏,生死已操之于朝廷之手,严加管束,也未必不能。

说到根本还是粮饷,若是粮饷充足,管束起来就方便多了。所以这些降卒的粮饷,以后户部一定会给足,当然,标准肯定是要降中枢的御营亲军一等的!

其实这些朕事先已大致思虑好了,但是,有几个关节朕一时之间有些拿捏不准,故而没有妄下决断。两位爱卿来了,正好讨教!”

“陛下缪赞!臣等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其一,朕打算将那些营头拆开来,打散了与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新军混编,特别是原来左逆的嫡支,一定要肢解的彻底,不能让军将抱团。

左逆嫡支里有不少精锐老卒,战力十分可观,两位爱卿的督标营正可借此大大扩充一番,每人可建两个营头,各计六千兵马。这样就能把那九千多左部嫡支消化掉了。

剩余的一万八千陕西籍偏支,则拆成六个营头,每营三千人马,分别由降将徐惠登、张勇、马士秀、马进忠、金声恒、王得仁等陕西籍大将统领,全部按照御营编制重编,各营督军、镇抚官皆由御营派出文武将校充任,各营主将全体降级为游击,许戴罪立功。”

堵胤锡和朱大典两人闻言,抚着须,频频颔首,显然十分认同皇帝的这个安排。

“另一个呢,是他们的家眷。”朱由桦掰着指头算:“降卒虽然不足三万,但是其家眷却有六七万人,这六七万家眷朕觉得有必要将他们安置好。

说句诛心之言,这些降卒降将毕竟是左部余孽,有过叛逆的劣迹,有朝一日同殿为臣,彼此肯定都会有些猜疑和隔阂,对他们,东虏肯定会重视,他们的战力虽然远远比不上满蒙八旗,却是也不可忽视,如果关键之时,再次倒戈投向奴贼,后果将会十分严重!

所以单靠粮饷、混编掺沙子,派驻御营将校监督制衡等等还远远不行,朝廷不能没有拿住他们要害的手段。

而他们的家眷正是其要害之所在。

前月东林逆党谋逆,朝廷按制抄家,共查抄到了八十多万亩良田的地契,正愁怎么处理呢,朕觉得可以把那些散田和士绅们协议平价交换,把八十多万亩的散亩集中成四到五大块,每一块都建成一个田庄,把降卒的家眷都安置到田庄里管理,分派土地,集体耕作,所得粮食七分留己,三分直接上缴户部,充作大军的军粮,一来可以做为人质,方便朝廷辖制其部,二来后方稳当了,各营降卒也能安心作战。

如此一来,降卒家眷的安全和衣食都得到了保证,既稳定了军心,也减轻了百姓和户部的负担,解决了朝廷的部分军粮问题,可谓一石三鸟,爱卿以为如何?”

“妙哉!”朱大典忍不住赞道,觉得皇帝陛下果然是深谋远虑,思虑得当。

“湖广为长江上游,京师西部门户,地势极其重要,左逆倾师东下,致使湖广防务已是十分空虚,四川的献逆说不定会趁机派军窃占,所以需要立即派驻大军前去布置严防。

江北诸镇暂时不能动,御营亲军总数不到三万,还需要守御南京,朝廷目下缺兵少将,能调动的可堪一战的兵力已经不多,各地卫所兵肯定是不用指望了,镇兵的数量又太少,各关卡要塞都要派驻兵马防守,堪堪够用。

这些收编的降营正好可以派驻到湖广各要塞重镇镇守,由朱爱卿担任湖广总督兼理江西军务,替朕守护朝廷的西大门。

不过,说心里话,朕不大放心将那六个营头的降军全都安置在湖广,以免日后坐大,养虎为患!”朱由桦直言不讳地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