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我身边的怪事儿 > 第37章 “包公”夜审

我身边的怪事儿 第37章 “包公”夜审

作者:八千里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3:5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唱戏的乐器响起的时候,各种鼓锣琴胡、弦笛梆钹,萧板唢呐等让人看的眼花缭乱,戏场霎时静下来。说是吕剧团,其实演的是大杂烩,什么剧种都有,下乡演出,老百姓好不容易见一回,得满足不同人的胃口。70年代末尾文革早已结束,样板戏已经不做硬性要求。

其中京剧豫剧黄梅戏、梆子坠子琴书快板等,这些都是少不了的。这一场戏唱得群情欢腾,叫好鼓掌加跺脚响彻夜空,直唱到半夜才算罢。可是剧团长上台谢幕了三次,台下的人就是鼓掌叫好不离去。连支书和大队长的喊话也不好使,那个年头娱乐太贫乏了,来个戏班子跟见火星人一样稀奇。

没办法,村干部和派出所老马等人商量后,又找剧团肯求加演。支书一看时间已经一点了,村民白天不上学也不干活,说干脆演到天亮算了(冬天日出早,四点多就鸡叫了)。剧团当然同意,只要多给钱,哪会不是演。

人群高兴的不得了,支书宣布休息半小时。于是看戏的忙着出场解决大小便,守在场外的民兵忙着给高杆上的汽灯加油和打气,戏班子的人也忙着准备下一场的演出。这一加演可不要紧,接下来就出了蹊跷的怪事。

三个小伙子借着戏场的灯光,去西边的乱葬岗边大便,哪知还没蹲下就惊慌地跑回来,大叫着说有鬼,这大半夜的着实把人吓了一跳。

有人一细问,才说是刚解开裤子就看到有三个姑娘在坟堆里,招手叫他们去玩。三个小伙子也不是什么好鸟,见此好事大喜,赶紧提着裤子进去,哪知一人的屁骨立即被抓挠,像钢针一样刺痛难忍,另一个脖子差点被勒死,这才看清三个姑娘的脸都血肉模糊,吓得三个小伙转身就跑,好不容易才挣脱逃回来。

众人听后大声笑骂,有大姑娘主动来抓人屁骨勒脖子,是想媳妇想疯了吧!见别人不信,那小子激动地要脱裤子让人看受伤的屁骨,大伙嘲笑的更欢了。

中场短暂休息后,大戏照常上演。戏演到三点钟的时候,开演三侠五义中的包公夜审冤案,这可是好戏。

包公这个人了不得,在中国算是妇孺皆知的历史人物,他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令民间百姓们称他为包青天。 他不仅断案入神,且能“日断人间,夜判阴间”,阴阳两界审冤案的本事非同小可。且剧团里有个演员扮演包公可是一绝,尤其是那唱腔,把整个戏演得极其活灵活现。

夜里三点是人最困的时候,虽然众人看戏热情极高,包公戏也演的精彩,但连续坐了七八个小时谁都累,一些小孩子和妇人开始低头打盹。

正当“包公”踏着鼓点上台来,坐定在桌案后高喊升堂之时,场内外的汽灯灯光都突然暗了下来,有的几乎要熄灭。气得支书大骂民兵们是不是偷懒没有加油打气,民兵虽纷纷叫屈,赶紧四处检查。

舞台的汽灯也暗了下来,乐师们没灯不方便伴奏,观众也看不清戏啊,只好暂停赶紧处理灯光。民兵们爬上舞台检查汽灯也没查出来毛病,只好换了一盏明亮的汽灯,乐师们才继续敲打演奏起来。当“包公”二次拍案后高喊升堂,汽灯又暗下去了。民兵们在老百姓一片起哄中赶紧二次又换了一盏 。

当第三次舞台的汽灯变暗的时候,扮演包公的人再也演不下去了。这是一个很有经验的老演员,走南闯北多年,到过好多地方。他找到剧团长说感觉不对劲,台上阴气嗖嗖,比到了东北还冷。关键是头皮还发麻,心中不知为何很害怕,就算附近是个乱坟场,按理说台下有这么多人也不应该啊。

“包公”一拍案喊升堂,舞台的汽灯就暗下来,支书和大队长也感觉有问题。按理说这汽灯不怕风雨,打雷都震不灭,拍案断喝怎么能影响汽灯?台下的群众也都议论纷纷,老马和几个派出所民警被找来紧急商量事情。

有个村组小队长说看样子肯定这事儿跟那个方面有关系,并说了某年某日晚上他去电灌站撤水浇地,可就是抽不上来水,没办法偷偷杀了只公鸡烧了点纸后,水泵就立即上来水了。支书和大队长立即否定此法,此时仍是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年代,所有封建迷信都得破除,就算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这大庭广众的,也不能按那套处理啊。

最后还是想出了办法。和老马一起来的有个老民警,外号刘歪嘴,但嘴并不歪。此人是从旧社会警察里征用过来的,经验丰富,总能想起些歪主意用来破案。

干警和干部们商量过后,戏继续开演,老演员第四次开锣上台,他高声大喝:“本官乃日断人间夜判阴间的包拯,今日到此了解民情,附近尔等有何冤情,本官马上派人四下查访,所以不要打搅本大人正常升堂办案……”话音落后,一切灯光正常,于是戏曲照常表演下去。

台下的干部们也没闲着,刘歪嘴先按排民兵们封锁戏场禁止离开,然后再让人打着手电仔细搜查了乱坟堆,没有发现有什么人。接着找来说坟地有鬼的三个小伙子,先吓唬一通:说假话就按搞破坏的苏修美蒋特务枪毙!然后分离开来一个个训问,让好好回忆所有细节。

一听要枪毙都吓尿了,处理阶级敌人可不是开玩笑的,哪敢说假话。有个小子想起来,说感觉勒他的脖子好像是个书包带子,查看他的脖子,还真有二指宽的带状勒痕。二指宽的的书包带子常见中学生用的黄书包,也就是军用黄挎包。那个时代经济落后,学生只有二种书包,一种是用家用的碎布缝制的口袋式书包,袋口有四根细长的布条。另一种就是当时部队军人用的那种帆布挎包。

那边的大戏照常锣鼓咣当地演,这边再召集干部民兵们打着手电重新搜索乱坟堆。

终于在一片低洼处发现一根半埋在土中的带子,然后拉出来一个黄书包。发现此处土质很松软,立即找来工具,挖了半米不到发现了三具面部被破坏的女学生。此时有民兵来报告,有四个隔壁乡镇的年青男人闯出戏场子,说有急事要回家,硬挡都挡不住,跑回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