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人性空间 > 第二十七章《人性的结构》

人性空间 第二十七章《人性的结构》

作者:苗洪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43: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当我多少年后再次梦见这所玫瑰别墅的时候,实际上它还让我看见了更多的东西。当这个故事所有的秘密已经揭开的时候,我就离开了玫瑰别墅。子影在一个凌晨我还没有起床的时候,就已经与我不辞而别。没有人知道她去哪,没有人知道她前方的路途有多远。事实上她也再不会回到这所别墅了。因为澳大利亚的丈夫完全是看在楚紫是他亲生孩子的份上才决定让她和楚紫一起奔赴澳大利亚。

如果我能将时间追溯的更远,我仿佛看见交织在子影最后一次婚姻的金钱,利益或阴谋。我曾经一直想在我们这部小说中,把子影最后一次婚姻设计得非常完美。我希望子影这样的女性,尽管她的内心世界不是非常可爱,但是,凭借女人对女人的理解,应该把这场婚姻定义为她一生灵魂与爱的归宿之殿堂。

当澳大利亚的丈夫知道楚紫死亡的消息之后,就派律师来中国拍卖了这所有名的玫瑰别墅。尽管在这所别墅里关押了许多不能被饶恕的灵魂,可还是很快就拍卖成功。实际上这只是后话而已,子影不辞而别的时候,她丈夫还没有委托律师前来办理别墅拍卖的事情。我全权代表子影将玫瑰别墅还给了楚紫父亲的委派律师。

当我在梦里再次梦见这所豪华的玫瑰别墅时,记忆中的紫罗兰,及其被各种不同类型青藤布满的假山,都已经是残枝败叶的世界末日之景。这曾经就是当年每个周末都要举办一次隆重舞会的舞厅吗?古老的电唱机早已经停止了转动。黑色的胶质唱片撒落潮湿的地毯上。舞厅的窗帘早就因为窗口自哪天起没有关闭的时候就被狂风所撕裂。这就是当年停放保时捷的车库吗?当年气派的保时捷如今只剩下令人发指的残骸。我总是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候才会做个回到玫瑰别墅的梦。

那天早上特别的寒冷,也不知道子影离开的时候穿了多少衣服。在与浩还活着的时候,子影似乎是从来没有这么悲观过。她决定离开应该是知道与浩是她的另外一个孩子之后,可是与浩却在一次缉毒行动中还没有来得及与她相认。或许如果她不知道与浩就是她另外一个亲生孩子的话,她或许不至于不辞而别。即便澳大利亚的丈夫因为楚紫之死不再欢迎甚至拒绝她去澳大利亚定居也没什么特别严重的伤害——实际上,她在内心世界里就从来没有爱过那个男人一天!关于这个不爱的证据,我们将在未来的某一章节中予以揭示。

事实上,我之所以能够以全权代表的身份交还别墅,是因为我已经有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身份。与浩并不是我的亲生弟弟,他只不过是子影前次婚姻的一个结晶而已。至于与浩不是我亲生弟弟这件事,家里从来没有给我做过任何的暗示及交代。但是有一点却非常特殊。也就是在与浩还没有长大的时候,父母亲经常独自带着与浩到那些盛开着漫山遍野玫瑰的山坡上去看玫瑰花。

在与浩车祸身亡之后,我妈妈才告诉我这个几乎隐藏一生的秘密。那是这个城市都在发大水的那一年,爸爸被围困在火车站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将与浩交给他说,这孩子的父母亲在洪水中都已经淹死了。麻烦您可怜可怜,随便把他带走吧。这里有三千块钱。孩子的妈妈姓周。孩子的妈妈生前喜欢玫瑰花。等他长大的时候,或者玫瑰花开的时候,我说不准去看孩子。您姓啥,大哥大嫂。正当我父母亲在犹豫的时候,这个中年妇女已经消失在倾盆大雨之中。没办法,孩子看上去才刚满周岁。

雨越来越大,与浩大概是冷了,比刚才哭的更凄凉。妈妈用与浩随身携带的小被子,将与浩仅仅的裹住抱在怀里。妈妈这个时候才看见,小被子中间刺绣着一多黑白相间的玫瑰花。爸爸看着浩瀚的江水说,孩子,咱们有缘。咱姓江,以后就叫与浩吧。直到江水退去的时候,我父母才带着与浩回到我们那个偏僻的乡村。父母为了让我接受与浩的存在,就告诉我说,我们给你带来个弟弟。

父母每年春节过后,都宛如定期迁徙的侯鸟一般,远远的离开我到远方那些不知名的地方去打工。每当离开我的时候,就等于我的噩梦降临。半身不遂的爷爷是我唯一的亲人。后来长大了,我才知道,我其实就是留守儿童大军中最早的一员。与浩的到来,终止了我这个噩梦的延续,因为爷爷不可能再承担照顾与浩的任务。后来,就是我爸爸自己去出门务工,妈妈因为要照顾与浩,在后来就再也没有远行过。妈妈终于因为与浩中止了远方的诱惑,而我也中止了那个关于远方的噩梦。岁月如流,与浩也渐渐的长大。

他似乎是个永远忧郁的蓝色男孩。尽管是忧郁的,但是当他进入一定的年纪之后,却再也不愿意让爸爸妈妈生拉硬扯的去山坡看玫瑰花。实际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也没弄明白,爸爸妈妈经常带着一个男孩去远方的野外去看玫瑰花干什么。不去就不去吧,在他十五岁那年,终于结束了一个男孩总是去看玫瑰的历史。实际上,在别人的眼中,英俊帅气而富有贵族气质的与浩好像不是真正山里人的孩子。

山里人虽然没什么文化,可是爱孩子却和全世界的父母都一样。每当别人暗地里讯问与浩是不是亲生孩子的时候,妈妈总是自豪的说,你是没看见他爸爸年轻的时候吧,他当年可比与浩丑不到哪里去。咱山里人就不能好看了?听说当年演《渡江侦察记》的张金铃,出身就一种棉花的乡下闺女。现在不挺好?不过,仔细看,还是咱农民的模样。对了,还有那个什么女诗人三毛,放着大城市的豪华别墅不去住,非得跑到很远的大沙漠。

子影走的时候,与浩却车祸身亡。在检查与浩遗物的时候,我发现了那块始终被他所深藏的硬盘。当我恢复硬盘的部分文件时才发现,楚紫和与浩在相貌,体形上都是那么的相象。他们两个都继承了子影身材及相貌的优点。似乎是到目前为止,我才知道我们三个人为什么从来没有同时出现在玫瑰别墅的原因。事实上,在当初的那些时光里,谁也不会朝着这个方面去展开各种不同类型的联想及疑问。如果我能够预料与浩的牺牲是子影出走的重要原因的话,我就不会让我的父母亲在与浩牺牲之后赶到这个城市向与浩的遗体告别。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我父母亲竟然在与浩遗体火化之前,拿出了当年包裹他的小被子覆盖在他的遗体上。父母亲老泪纵横的说,孩子,盖上它你就不会冷了。你来到我家的时候,天气就好冷,雨好大,天好黑。你就是被这张被子包裹着来到我家的。孩子,去吧。找你的妈妈去吧,他们在远方的世界里等着你与你聚首。孩子,咱们来生还在一起。

子影也参加了与浩的遗体告别仪式。在我父母将被子覆盖到与浩遗体上的时候,子影也看见了,也看见了那朵黑白相间的玫瑰。当我们的故事进行到这里的时候,相信所有的读者似乎是已经崩溃万分了——无论是灵异世界也好,二次元世界也好,玄幻世纪也好,穿越的空间也好。可是,我们的故事还有许多重要的秘密没有揭开。甚至我们连与浩是否知道自己的身世这点也没有确切的证明。但是,至少我们已经揭开了一个实质性的秘密就是,与浩是子影另外的一个孩子。

那么,与浩之父到底是哪一个呢?我们目前连起码的伏笔都没有交代。一部小说的故事无论多么复杂与曲折,肯定有着一个比较明确的伏笔,尽管这个伏笔隐藏的很深。可是,我们没有任何伏笔——因为对于作者本人来说,伏笔几乎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存在。可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除了仅仅因为与浩的偶然牺牲事件才知道他们的母子关系之外,而其他的,我们依然还是一无所知。我们在故事刚刚开始进入构思阶段的时候,曾经希望按照《人证》的叙述方针来进行我们实际的创作工作。但是,这种方针到后来我们明显感觉《人证》在结构上与我们的故事性质相差悬殊。

首先,女主角与两个孩子的母子关系是比较明显的状况。其次,女主角在杀害自己的孩子后,其自身人性的回归缺乏很多逻辑。因为她身上所体现的所谓人性的回归只不过是被另外一名警察感化的结果,并不是她自己觉悟的结果。如果我们仔细回忆一下这个影片的某些细节就可以明确知道,如果她的第二个孩子没有在国外被击毙的话,这种人性的回归对于她来说是遥遥无期的事情。只不过是在她的第二个孩子死亡后,她才开始了所谓的醒悟。而在她在那个所谓蓝色经典设计获奖之后,她的获奖感言实际上在某种程度来说,仅仅是一种失去孩子的悲痛行为。

如果将她跃身纵崖的行为理解为人性回归的结果,那么明显这种以自杀作为衡量人性回归的证据明显是唯心主义的创作思维。而对于我们的故事来说,除了楚紫是与子影保持着比较明确的母子关系外,其他的则一无所知。而另外,《人证》的女主角一开始其实就是被观众所预料到的唯一凶手,这点几乎不存在任何悬念。并且由于这部电影是根据已经影响很大的同名小说改编,所以,电影只不过是以另外一种艺术的形式重复再现了小说的内容及主题而已。

而我们这部小说的创作就存在着许多方面不可避免的复杂状况。首先,在子影有同样N次婚姻经历的女性中,子影并不是唯一的一个。在她们的内心世界里既交织着对前次婚姻的阵痛与反思,既交织着如何面对前次婚姻所生育子女的态度问题。这种精神的压力几乎不堪设想,尽管她们的表面抑或平静,抑或豁达。特别是对于那些单身目前来说,当年离婚时千方百计的争夺到了孩子的扶养权及监护权,可是,一旦再婚,将面临很多实际的问题。现代人的头脑及其价值观念已经不是若干年前只求温饱就能满足的时代了。不管你经历过多少次婚姻,留下多少孩子,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其他的奢望好象非常简单。

而当现代价值观念的流变结构已经促使那些前次婚姻所留下的孩子所考虑的已经不再是单纯温饱的问题,他们要旅游,要娱乐,要在极限的搏斗中证明自己的存在。他们所考虑的家庭结构,也不再是欢欢喜喜的大家庭,而是更加渴望有着核心模式的家庭结构。尽管这个在再婚家庭的出现的矛盾机制很现实,可是我们却不能通过这样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来回答所有的问题。因此,从这点来看,我们故事中的子影其实是一个与八杉恭子有共同截面的女性人物。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待我们这部作品的话,才发现我们的作品已经回避了再婚家庭许多方面的现实矛盾,并且我们已经将这种现实的矛盾加剧降低到了最低限度。但是,八杉恭子与子影有具有着特别重要本质意义的区别,严格来说,她并没有与子影那样有着N次的婚姻经历。

但是,作为这个年龄段的女性来说,不论是否有过再婚的经历,她们的孩子都会长大。所面临的都是一个如何教育孩子成长的问题。而在这个层面上来说,八杉恭子与子影却又着极其相同的地方。八杉恭子所教育的后代对象仅仅是始终和她生活在一起的居恭平而不是焦尼,而子影所教育的后代对象仅仅是始终和她生活在一起的楚紫而不是与浩。因此,楚紫的人格是与子影直接教育有关的产物,而与浩最终成长为一名警界英雄,实际上是养父母教育的结果。而实际上也是与浩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结果。这就是,他果断的拒绝了养父母经常性要他去野外“欣赏”玫瑰花的要求。当然,养父母即便接受他的拒绝,也不会轻易告诉他为什么总是带他去“欣赏”玫瑰花的秘密。从这点来说,居恭平最后之所以走上犯罪道路,是八杉恭子教育上的失误。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如何教育孩子也是《人证》所隐藏的另外一个主题。

这种隐形的伏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非常复杂也非常神秘。在我们当年观看电视剧《浪子大钦差》的时候,甚至出现了伏笔放在最后的状况。当所有的故事已经结束时,一个神秘的身影却在镜头前匆匆闪过。不过没关系。就象与浩与子影的母子关系没有任何伏笔一样,我们也已经随着故事的书写而揭开了这个毫无伏笔的重要密码。时间是个关于密码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流失,有些秘密不需要我们去做任何逻辑性的分析及推理,时间就能为我们去证明一切。

当我们的故事突然揭开这个与浩与子影的秘密时,我们所有的读者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自我逻辑推理的崩溃,也是经历了一次严谨逻辑思维演练的过程。我们可以把这个衔接点放置在我们一直纠缠了好几个章节的硬盘之谜上。实际上,与浩与楚紫是否在某种程度上相貌及身材有所相象还不是最主要的证据。因为二次元的男孩都是千篇一律的率真甚至还参杂着一丝隐隐约约的蓝色忧郁。而最重要的关键环节是,我们一直在提醒着楚紫及山戊血液被提取与检测DNA及其检验血型的事情。

“太太,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和交谈。不知道您是否愿意听下去?还是不要告诉你好了。我知道与浩刚刚牺牲,但是我和您同样的难过与不安。那个玫瑰之心图案的小被子可真漂亮,应该是与浩小时候用过的吧?它被烧掉了。

“它或许是应该伴随着与浩一起走向远方。远方,天堂,没有寒冷,没有流血,没有贩毒。我曾经想把那个楚紫使用过的硬盘再拿回来。我早就知道是被与浩调换过了。我什么都知道,可是现在现在已经不需要再拿回来了。真的不需要了。它是属于你的,你弟弟的遗物。我不知道,与浩在生前是否去试图恢复这些原始的资料。

“你们家乡的玫瑰一定很漂亮吧,那可是纯天然的,就和与浩一样那么纯粹那么正义凛然。那该死的贩毒分子,竟然使用突然煞车的毒辣手段,让与浩的车辆躲闪不及。那车辆着火了,火光一直冲向远方,冲向天堂。就像我当年看见过的那场大火一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