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率土风云起汉末 > 第二百四十三章 声名狼藉

率土风云起汉末 第二百四十三章 声名狼藉

作者:黄色狼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50:4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医学院跟太学院成立的消息在长安引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是龙家军诸人,哪怕是普通民众与龙家军士卒,都为此感到吃惊,尤其是众人听入学条件十分简单之时,家里的长辈纷纷带着本家孩童前往镇北侯府准备入学事宜。

眼瞧着人数越来越多,龙俊不得已只好先行暂停招生,让尹昭盘下未央宫周边的民房建筑,设立官署让众人各司其职,以确保有效的处理政事。随后居住在侯府内的非龙家内眷也一一迁出侯府,住进早已买好的府邸。

“如果利用何太后开启未央宫,让众人进旧宫官署办公怎么样?”说实话每当龙俊看到花钱如流水的尹昭,龙俊心中有些于心不忍。尹昭耗费了数年攒下的家底如今被掏一空不说,去年在董卓那里缴获而来的银钱与物资此时也不剩多少,唯一算是好消息的也就是龙家军近一年没有大型战事,可以考屯田养活自己。

“擅自开启旧宫官署办公与谋反无异,而且何氏的身份主公又要跟世人怎么解释?难道说将事实和盘托出?要是这样的话,主公又怎么面对坐在龙座上的献帝?杀母之仇不共戴天,更何况是皇族内部的争端。”

被荀彧这么一说,龙俊也感觉自己有些唐突,随后走到尹昭的面前,看着跟关中首富名头一点都不搭的属下,歉意道“麻烦你了子博,等忙完这一阵,我让白宇陪你返回一趟族地,俗话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你也该回去看看了。”

如今消瘦如麻杆的尹昭闻言,满怀欣喜的笑道“属下多谢主公。至于所谓的麻烦,本责而已。主公为天下牟利,昭的经商之道与您相比只是小道尔,有如此名留青史的机会,属下怎么可能放过!”

于是计划照常进行,尹昭在未央宫外盘下了十座大院,龙俊设军机署、平政署、农政署、两院招生处,余下按照后世的六部,置六部署衙。然让龙俊没想到的是,去年被龙俊抢来的朱儁听闻此事以后,紧忙找到龙俊跟其讨要一份关于兵事的工作。

“听闻侯爷开设了一个兵部司署衙,不知老夫可否为关中尽一份力?毕竟在侯爷这里白吃白喝许久,若不为关中建设出一份力,恐怕会被人狠戳脊梁骨的。”

望着被后世称为大汉擎天之柱的朱儁,龙俊心思百转,当时把朱儁要来纯粹是怕朱儁死在董卓的手上,毕竟他与杨彪等人不同,他对于汉庭的忠心远超他人。可今日来此找他讨要官职,这就让龙俊有些搞不懂了,遂疑惑道“有人在背地里重伤朱大人?我这就让文若去查,放心我一定给朱大人一个交代!”

龙俊的表情被朱儁尽收眼底,随即朱儁走到书房窗口,双手扶框,微笑着解释道“侯爷在想什么,老夫清楚,所以不怪侯爷多想。想当年我与卢植、皇甫被戏称为大汉顶梁,三人关系甚笃,而后卢植死在侯爷手中,皇甫如今身在太原,而我又不被董卓所喜,要不是侯爷我可能早早的死在了洛阳,这份大恩老夫磨齿难忘。”

“老将军到底想说什么?”实在是搞不懂朱儁到底什么意思,龙俊替其倒了杯茶水,然后走到其身边,微笑着问道“难道老将军是想向我报恩?”

“报恩么?”默默的念叨了一个句,朱儁转过身死死的盯住龙俊,沉声问道“侯爷,你可知创立太学院要面对什么?蔡邕除去一个女儿,孑然一身,志在教书育人老夫能理解,可侯爷如今身为一方诸侯,做出这自毁基业一事,难道没有人告诉你,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何等险境?”

闻言,龙俊身体一怔,随后微笑着把茶水递给朱儁,站到他身边,无可奈何的自嘲道“我当然知道我要面对的是什么!在确定开设书院之初,龙家军内部的四大军师,除了郭嘉认同外,其余三人皆默不作声,我知道这是身份的关系,文若与公达出自颍川荀家,乃是当世一等一的士族,文和的贾家在凉州也算是小士族。设立太学虽然等于站在了士家的对立面,但不知老大人想过没有,这个天下到底为何一步步走到今天这个地步?我不敢全盘否定先人,可最起码在垄断知识这一块,你不觉得士族吃相有些难看么?智者治人,愚者治于人我不反对,但为了所谓的家族传承与利益,将百姓当做牛马,这我龙俊忍不了!”

“黄巾之乱祸起十常侍,但又何尝不是因为百姓活不下去?外戚凭借着皇族的扶持,拉拢士族针对宦官,这其中复出了多少利益?这里利益是哪里来的?十常侍当初为了攀附先帝,这其中有搜刮了多少民脂民膏?我不是什么好人,但我也绝不想成为那个附着在百姓身上的吸血鬼。”

听着龙俊的阐述,朱儁欲言又止,随即苦涩的笑道“本想借着报恩的机会提点一下侯爷,好彰显一下老夫的能力,然而却没想到侯爷比老夫看的还要通透。”顿了一下,朱儁转过头,神情肃穆的向龙俊施了一礼,沉声道“会稽朱公伟,见过镇北侯。”

见状,龙俊紧忙双手扶起朱儁,玩笑道“老大人何至于此?龙子羽一介后辈怎可当老大人如此大礼?这传出去,老大人莫不是叫我声名狼藉?”

“哈哈,侯爷还怕声名狼藉?恐怕用不了多久,侯爷的臭名就会传遍天下。”

“那老大人屈身于我这里,不是一样么?”

一老一少相视一笑,尽在不言中。

初平二年二月末,关中设立太学院的消息席卷大汉十三州,除却还在互相攻伐的诸侯外,几乎所有士族纷纷谴责龙俊的所作所为,将太学院比作伪学,许多准备投效关中的士家,为此毅然决然的返回祖地跟随那些反对龙俊之人,一起斥责关中。一时间龙俊声名狼藉,曾经一切的荣誉都化作了泡影。

但也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老者悍然踏进关中这片沃土,荀彧的叔父荀爽。当老人进入函谷关之时,龙俊亲自率人于潼关迎接,荀攸、荀彧陪同两侧。可出乎意料的是,老人从走出马车的那一刻,直到镇北侯府,一句话也没跟两人说,弄的二人疑惑不已。

好在荀攸的脸皮比较厚,跟龙俊讨要了几天假期,专门陪在荀爽身旁,比老人带来的书童都要勤快。可即便是这样老人也不搭理他们,最终荀彧见这样也不是回事,遂硬着头皮跟荀攸一起做起了书童,直至第三日,老人才肯搭理这两位后辈。

“朽木不可雕说得就是你们叔侄!”

二荀闻言,相视一眼,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思,荀彧紧忙给荀攸施以眼色,让其问问到底咋回事。荀攸见状冲荀彧翻了个白眼,然后一脸悻悻然的问道“咋了叔爷?您老咋发这么大脾气?若是我们犯了啥错误,您说出来,吾等一定改正!”

“改正?”冷笑一声,荀爽掏出那篇抨击龙俊的文章,摆在桌上,似笑非笑的问道“写这篇文章的都是一群猪,那你们这种对太学院默不作声之人,又是什么?”

“这...这....”闻言,荀攸挠了挠耳朵,紧忙给荀彧施以眼色示意他来解释。可荀彧此刻已经知道荀爽心中所想,哪敢在出言惹这位老祖宗生气?

“这什么这?老夫问你们,这等大事为何不提前告诉老夫?通知荀家?还有为什么不支持侯爷?如果你们叔侄二人跳出来支持侯爷,侯爷也不至于落到这种地步吧?”越说越气,到最后,老人已经开始吼了起来。

“对不起叔父,是我等见识浅薄了!”

“放屁,荀文若!”听荀彧诉说自己见识浅薄,荀爽勃然大怒,口吐芬芳。随后指着另一边的荀攸,对荀彧瞪眼呵斥道“你若是说公达见识浅薄,老夫也就认了,毕竟他所学之物乃是纵横之术,并非扶龙,但你呢?你难道看不出这太学未来的优势?”

被老人一直针对的荀彧,对此嗤笑了一声,然后抬起头眼中毫无一丝退缩之意,精光闪闪的反问道“看出来了,但叔父难道你以为我家主公是袁绍之流?荀家想借助太学推广家学,我们不反对,可一旦这些学子入仕,这关中会不会形成朋党之势?为何主公放着最早投效他的荀氏不问,而是选择了孑然一身的蔡邕当这个院长?叔父你看不明白么?”

“明白又如何,不明白又如何?难道他龙俊还能抛却全天下所有的士族不成?还是说他就想靠手中的刀子,攻略整个天下?没人给他治理天下?”

“君子朋而不党视为忠,可又有几人能完全做到没有一丝私心?主公明知此事,却在决定成立太学之际,询问了我们几人的意见,一丝避讳之意都没有,甚至远在冯翊的公达也收到了主公的来信。主公如此心怀坦荡,我等又岂能抱着小人之心,阻碍这千秋之事?”

躲在一旁的荀攸眼见荀彧言语之间有些激动,于是紧忙接道“其实叔爷说得也没错,主公想要攻略天下的确需要一些士族的支持,但并不代表关中离开了士族就活不下去。当年主公为何将中兴之地确定在关中,难道叔爷就没想过?尽十万的带甲之士,只要牢牢地遏制住崤谷与河水,关中得以十年休养生息,不难吧?这期间培养自己的士子,笑看中原混战,到时候这个天下到底是何人的,还用多说?”

闻声,荀爽脸色有些颓废。是啊,这件事也许别人来做会是取死之道,可关中来做,却是顺其自然。想明白这些,老人无奈道“罢了罢了,既然如此,老夫也就不做那恶人,你们叔侄二人好好辅佐龙俊吧,争取别让我们荀氏湮灭在历史的长流中。”

“叔父(叔爷)放心,我等必不会辜负家族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