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摸金笔谈 > 苗疆蛊王墓 第八章:苗疆化石群

摸金笔谈 苗疆蛊王墓 第八章:苗疆化石群

作者:百灵相助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9: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他们将这些东西也留在深山之中与日月同朽,与天地同寿,原来看起来多奢侈,现在看起来就有多么荒唐,像这种用民脂民膏建造的古墓,从古至今不知道有多少,可惜了我们是持证上岗的人,不然碰到这些墓,我们就应该有多少便倒它多少。”

说话间,张三已经先行至“╣”形坑道的交口处,只听他奇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我和李四随后走到,用手中手电筒往那拐弯的地方一照,只见里面并不是坑道,而只是在主坑道石墙上凹进去的一部分,这个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似乎是专门用来放这些一些东西的,可惜随意时间的流逝,沧海变桑田。曾经的繁华到如今不过是一捧腐朽的泥灰。

走到坑道的一侧,手电筒照了照还有没有可以快速到达蛊王墓内部通道,也就是我们手电筒光见到水面反光的区域。没有找到我们预想当中的那条通道,于是我们几个沿着倾斜的坑道往里走,走到通道的尽头,此时我们已经距离地面大约有几十米落差了。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人工开挖修建的坑道,而是被地下水穿过的天然的山洞,但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想从这里继续向前,就必须下水游泳了。

我们几个没有带着潜水的用品,只凭借这一身衣服估计还没到蛊王墓里就已经歇菜了,毕竟这条河在隧道内部是十分阴寒的。我们几个商量着这附近应该会有古船存在,毕竟古人无论是逐渐陵寝还是后人祭祀都不会单凭肉身游过去,这不符合常理,那么一定就会有一条古船才对。

我们四处寻找,既然地下没有那么头上方的位置应该会有吧。果然,水旁的石壁上排列着几条制骨古船,可能去明楼祭拜王墓的人就是要乘这些船过去。虽然年代久远,这些骨船依旧没有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了,从整体构造来看依旧可以使用。

我们五个合力将骨船从石壁搞下来一艘,小心翼翼的将它放在地上,李四上前检查了一下船的龙骨和整体构造,虽然历经千年时光,但正艘骨船依旧坚挺如当年,将骨船船锚挂在古人曾留下的凹槽里,将整个骨船推到河里试试漏不漏水。

让我们感到惊喜的是,历经千年时光变迁,骨船的防水性依旧宛如刚刚建造好的那样,在河水上晃晃悠悠,依旧没有一点水进入船体。我们五个下饺子一样一个接一个陆陆续续坐到骨船上,我们五个人完全坐到骨船上,骨船依旧没有任何变化。

我低头看了看骨船的构造,看到的结果让我大吃一惊。骨船整体是由两块巨大的兽骨拼接而成的,具体用的什么野兽的骨头我也不知道,我问了问李四,李四也是摇了摇表示他也是头一次见到这种骨船,寻常他见到的都是一些木船而已。

我伸手摸了摸构成骨船的兽骨,触手之处是一种温润如玉的感觉,仔细感受一下还有一种温暖的感觉,像是有什么异常的能量在兽骨里流动。我将自己的感觉告诉了众人,大队长他们四人听道我的话啧啧称奇,李四从骨船外侧翻了翻,最终找到了两个船桨,船桨也是有兽骨打造的,整个船桨周身散发着一种和船身一样氤氲的光芒。

收起船锚,张三和浩子兴致勃勃的拿起船桨,划起水来,我们三个打开手电站在骨船的前一侧给他们两个照亮前进的道路。。

这里的山洞,在水中存在着许多巨大的天然石柱,就像是海底的珊瑚一样千枝百叉,由于洞中漆黑,就是看不大清楚这些奇怪的石柱是怎么形成的。

我抬头向上一看,有很多之前见到的山谷中植物的巨大根茎都从上面透过岩石的缝隙生长了下来。一些短的根须随着我们的前进而在我们头顶滑过,有些比较长的甚至直接伸进了水里,形成一个罕见的植物洞顶。

随着骨船越划越远,地形也逐渐抬高。正应了那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们这也算是追根溯源了。注满地下水的山洞,水面和洞顶的距离也逐渐拉低,呼吸较刚才顺畅了不少,而头顶垂下来的植物根茎与那些古怪的石头珊瑚却越来越密集。我还发现,这山洞的水中还有一些黑影,不时在水下触碰到我们的脚下的骨船,浩子刚要低头看看水里有什么东西,李四一把拉住了他,让他好好划船,千万不要往水下看。

划了有一段距离,水平面逐渐趋于平稳,李四和大队长继续为浩子和张三照亮前方的路,我将手电筒照向暗河的两侧,手电筒的灯光中是一个个站着的女尸,女尸身穿白衣一个接一个站在暗河的两侧,我戳了戳李四,在他疑惑的目光中指了指我手电筒照射的地方。

李四疑惑的看向我手电筒所照射的方向,脸色顿时变得煞白,他赶忙从背包里拿出三炷短香,问我借防风打火机点燃了三炷香,将他们插在船头,口中一直念念有词。

大队长看到李四在船头插了三炷香,并且口中不停地念念有词,好奇的往船的两侧照过去,大队长手中手电筒直射出一道闪亮的光芒,白光把四周的山洞照得雪亮,一副罕见而又可怕的诡异景象呈现在我们面前。

只见在大队长的灯光下,河道两侧不只是站着一群女尸,就连之前的那些石柱也是在这里存在着,凑近看了一眼,原来那些所谓的珊瑚状的石柱都是远古时代森林树木的化石而已,而这里所谓的“远古时代的森林”已经不是我们几个能够回溯的过去,这要专业人士用碳十三检测才行。。

众所周知,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遗物,由千万年泥沙掩埋所形成。最多见的是动物化石,比如恐龙化石,剑齿虎化石,猛犸象化石等等。

由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有机物较少、无机物较多,当动物整个身体被泥沙掩埋后,动物尸体腐烂的程度就会变得很慢,被缓慢流动的地下水冲刷,将土壤中过剩的矿物质沉淀下来形成晶体,在这些骨骼彻底腐烂前,如果这些矿物的晶体彻底取代动物身体中的有机物,就会形成我们看到的这些的化石。

化石中动物化石很常见,但植物的化石是很罕见的,这是因为植物腐烂的度远远高于动物的骨骼腐烂程度,所以往往植物还没有形成化石就已经腐烂完全了。

化石的形成本质是生物体上的硬组织被保存下来。自然界中差不多所有的植物和动物都拥有一些硬部分,例如蛤、蚝或蜗牛,脊椎动物的牙和骨头,蟹的外壳和能够变成化石的植物的木质组织。

生物体的坚硬部分由于是以能抵抗风化作用和化学作用的物质构成的,所以这类化石分布的较普遍。无脊椎动物例如蛤、蜗牛和珊瑚等的壳是由方解石(碳酸钙)组成的,其中很多没有或几乎没有发生物理变化而被保存下来。

而脊椎动物的骨头和牙以及许多无脊椎动物的外甲含有磷酸钙,因为这种化合物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非常强,所以许多由磷酸盐组成的物质也能保存下来,由硅质(二氧化硅)组成的骨骼也具有这种性质。

微体古生物化石的硅质部分和某些海绵通过硅化而变成化石。另一些有机物具有几丁质(一种类似于指甲的物质)的外甲,节足动物和其它有机物的几丁质外甲可以成为化石,由于 它的化学成分和埋葬的方式,使这种物质以碳的薄膜的形式而保存下来。

碳化作用(或蒸馏作用)是生物埋葬之后在缓慢腐烂的过程中发生的,在分解过程中,有机物逐渐失去所含有的气体和液体成分,仅留下碳质薄膜。

这种碳化作用和煤的形成过程相同。在许多煤层中可以看到大量的碳化植物化石。在许多地方,植物、鱼和无脊椎动物就是以这种方式保存下它们的化石。有些碳的薄膜精确地记录了这些生物的最精细的结构。

当含矿化的地下水把矿物沉淀于生物体的坚硬部分所在的空间时,使得生物的坚硬部分变得更坚硬、抵抗风化作用的能力更强。较普通的矿物有方解石、二氧化硅和各种铁的化合物,有些置换形成的化石的原始结构被置换的矿物所破坏。

浩子看着周围的石柱对我们说:“我认为这苗疆山脉在亿万年前可能是一片巨大的活火山群,整个火山群在最后一次末日般的火山喷发过程中,可能还伴随着泥石流,当滚烫的岩浆吞没了山下的森林,被高温在瞬间炭化了的树木还没来得及毁灭便立刻被随之而来的泥石流吞没,温度也在瞬间冷却。”

“整个化石群过了千万年为单位的漫长岁月,随着大自然的变化,又经过苗疆山脉地下水系的反复冲刷,在泥沙中封存了无数年的森林在地下又被冲刷了出来,我估计整个苗疆山脉的地下应该都会有一片植物化石遗址才对,若真是如此,这里将是震惊世界的发现,你我五人终将名留青史。”

听到浩子震惊的话语,我兴奋的看着周围的植物化石森林,人活一世,不就是为了名和利吗!首先不说我们有考古队的固定工资,就说我们的家族就够我们肆意挥霍青春了,我们不需要逐利,但我们却依旧在意名。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要么名留青史,要么碌碌无为。

本来不打算再回来的我们几个决定这次从蛊王墓回来之后,一定要带着地质博物馆的人来这里一趟,我们要做时代的弄潮儿。

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平稳心态,我们几个继续向前划动。

随着骨船的深入,不远处一个明显的人工建造的石台在灯光中显现,随着石台的出现,我的内心有些许不安,我的前胸和后背又感觉到了当初在野牛沟地宫出现的那种炙热的感觉,我们背后到底有什么东西。

我动作呆滞的扭头看向身后,李四看到我的奇怪动作,扭头往我们背后一照,没等我看清到底有什么东西,李四那惊慌失措的声音从我们背后传来。

“别回头!快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