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八十九章 旧案重审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八十九章 旧案重审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陛下,廷尉杜周殿外求见!”甘泉宫内,刘彻服下方士调制的玉露,正欲打坐静休,小黄门常融入内禀奏,刘彻闻言正想不见,想了片刻,又道:“宣!”

“诺!”常融领了旨下去,不一会杜周便随之入了殿,见刘彻忙伏地见礼,刘彻不悦道:“杜周,你要见朕是为何事?”

杜周恭声道:“陛下,臣深知陛下在此静养,本不欲打扰,奈何此事臣着实难办,故而特请陛下圣裁!”

“哦?何事如此棘手,竟能难倒你廷尉大人?”刘彻来了兴致,杜周素来执法严苛,能令他难办之事倒是值得一听。

“陛下,孝文皇帝陵园瘞钱被盗之事可还有印象?”杜周伏地问道。

“朕记得。”刘彻略一回忆,道:“此事乃前廷尉张汤所办,后因隐瞒不报之罪自裁身亡,相关人等亦罪诏下狱,还有何疑问之处?”

“是啊!此案乃臣亲审,当年涉案三长史骈死市曹,丞相庄青翟服毒自尽,经陛下圣裁,案件封卷。”杜周道,“谁料庄青翟族内有一子侄,平日里出入博望苑中,将当年之事告知太子,直言庄青翟当年乃是受了连坐之冤,被迫服毒而死。太子因此事重翻案卷,更欲重审此案,臣不知该如何处理,还请陛下明示!”

听了杜周所言,刘彻双眉不由皱了起来,当年张汤构陷庄青翟之事他自然清楚,但庄青翟也并非事外之人,他亦指使了三长史反咬张汤,最后因连坐受累而死。只是此事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早已随着当年涉案之人的相继离世而尘埃落定,可如今他的儿子,大汉朝的太子,要重审此案,刘彻不由踌躇了起来。

他知道自己这个儿子素来宽仁,行事不似自己这般杀伐果决,但为君者决不能一味地仁德宽厚,更多时候为了执政需要必须权衡利弊,行事果决。可如果否定太子重审的想法,无异于暗示此事另有内幕,以他厚直的性子,倒也真可能亲自求旨重申,若是这样还不如让他自行历练,早些懂得为君之道。

“陛下!”杜周看着刘彻犹豫不决,又道:“此事乃陛下亲裁,若太子重审此案,岂非说明陛下当年裁定有失?还请陛下下旨,封卷文书,就此作罢!”

杜周满心以为刘彻会同意自己的建议,谁料刘彻挥手道:“罢了!此事太子要重审由他重审便是!你廷尉府从旁协助,有任何进展报与朕知!”

“陛下…”杜周似乎觉得自己听错了,一向乾纲独断的皇帝何时变得如此被动,他正要再行劝说,只见刘彻疲乏地朝自己挥了挥手道:“下去吧!”

杜周见状不敢多言,带着满腹抱怨,恭声道:“诺!”

----

出了飞鸿殿,杜周甚为恼怒,他自出任廷尉以来,不论大案小案但凡经他落笔封卷的,何时会被人质疑,更甚于要翻卷重审?他越想越觉得光火,不自觉将脚下的小石块狠狠踢出,砸在树干之上。

“廷尉大人!”一个声音从侧面传来,杜周扭头一看,从廊下走来的正是自己的同乡,圣驾近侍黄门苏文。

苏文走近施礼道:“见过廷尉大人,不知廷尉大人因何事如此烦恼?”

杜周与苏文本就是旧识,见他看到自己恼火的样子便也不加隐瞒,见四下无人,便直言道:“休要再提了,皆是因太子要重审旧案而起!”

“太子要重审旧案?”苏文诧异道,“难道陛下会应允吗?”

“唉!”杜周长长叹了口气,道:“陛下还真应允了!”

“难怪廷尉大人如此烦恼。”苏文火上加油道,“这太子还真不是省油的灯!”

“哦?此话何解?”杜周讶异道,“难不成你也遇到太子的绊了?”

“唉…此事要从上月说起了。”苏文故作神秘地低声道,“上月太子来甘泉宫时,正遇陛下小憩,那太子便与刑婕妤私下**,那场面真是…”苏文啧啧了两下,道:“真是干柴遇烈火啊!”

杜周闻言顿时被惊住了,忙问道:“那陛下不知吗?”

“陛下怎会知晓?”苏文撇了撇嘴道,“若不是奴家经过碰巧看见,亦不知此事呀!”

杜周连连摇头,唾口道:“太子德行如此低劣,亏得陛下还这般信任他,呸!”

苏文见杜周这般厌恶太子,心内自然十分高兴,数月前他调戏宫女被刘据见到,当即便被狠狠责骂了一番,这口恶气如何能咽得下?杜周向来用法严苛,让本就对太子有意见的他更加厌恶太子时,那后面使暗绊子的事必然少不了。

“廷尉大人!”苏文进一步低语道,“此事就当一阵风刮过,大人耳中什么也没有听到。”

杜周心领神会,站直身子咳了两声,拱手道:“这是自然!杜某告辞!”

“廷尉大人走好!”苏文望着杜周远去的背影,似有若无地笑了两声。

----

不久之后,旧案在太子刘据的主导下,开卷重审。因当年事实清楚,相关证人亦在世,案件结果并无多大的更改,只是就庄青翟当年的处置结果对其名誉进行了部分恢复,并对其家人进行了些许补偿,便也就到此为止了。

但案件的重审结束并不意味着事情就此终结,相反因为此事,朝堂上下议论纷纷。至刘彻登大宝以来,一向乾纲独断,从未有人敢对已由廷尉请示过圣裁的封卷案件进行重审,但他们的太子做到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太子羽翼已丰,甚至到了完全可以置圣意于不顾的地步吗?

人心纷扰,议论不断。就连一向深居后宫,不问朝事的卫子夫都感受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气氛。

“据儿,你怎会如此糊涂,是谁撺掇你重审庄青翟旧案?”椒房殿内卫子夫一改往日温和,口气严厉地质问刘据。

刘据从未见母亲如此生气,忙好声应道:“母后,据儿重审此案并非他人撺掇,而是儿臣觉得那庄青翟死的冤枉,乃是施法过于严厉所致,儿臣不愿父皇治理的这清平盛世因为执法严苛而被世人所诟!”

卫子夫叹了口气,语气温和了些,道:“据儿啊,那你可知,当年庄青翟之案乃是你父皇亲裁封卷?”

“儿臣知道!”刘据未有丝毫辩驳之意,仍是缓声言道:“当年此案先由廷尉张汤所办,后因张汤本人牵涉其中,便由如今的廷尉杜周接手办理。母后可知,那张汤、杜周之流素来用法严苛,但有不服,便拷打逼取,无所不用其极,以至于世人一听廷尉府办案,即便无罪或小罪,都去逃亡藏匿。更甚者,动辄以大逆不道之罪处以连坐,株连甚广,长此以往,官事寖以耗费,百姓诸事不宁,何来清平盛世?”

“儿臣但有不是之处,还请母后责罚,但切勿动怒伤身!”刘据言辞恳切,跪拜以求母亲不要动气。

卫子夫摇了摇头,自己这个儿子终究还是太仁厚,“你起来吧!”卫子夫温声道,“你所言,母后都明白。只是你父皇理政素有盛名,你日后行事当要多加思量,体谅你父皇的不易之处,切勿处处与之相对!”

“儿臣明白!”刘据拂衣起身,双手抵额言道:“母后此事因我而起,若因此事令父皇恼怒,是为人子者不孝,儿臣愿在父皇跟前请罪!”

“你有此想法是最好。”卫子夫微微点头,道:“明日我便与你一道,去甘泉宫向你父皇请罪!”

----

“陛下,皇后携太子殿外求见!”听闻通禀声,正在阅卷的刘彻连头也没抬一下,只道:“宣!”

“宣皇后、太子,入内觐见!”随着宣召声,卫子夫携了刘据入内殿见礼,“臣妾、儿臣见过陛下,陛下安康,长乐未央!”

“赐座!”刘彻放下手中的竹卷,抬头道:“皇后与据儿如何来了甘泉宫?”

卫子夫并不起身,伸手拔下头上发簪,伏地叩道:“陛下,据儿鲁莽,擅自重审庄青翟旧案,臣妾特地带他来此向陛下请罪!”

刘彻轻轻哦了一声,目光望向刘据,问道:“审的如何?”

刘据恭声道:“回父皇,此案证据清晰,案情清楚,先前所判未有不妥之处,只是量刑上廷尉府未免过于严苛,儿臣对庄青翟家眷已稍许补偿,以尽心意。”

“既如此,你何罪之有?”刘彻的眼神里闪着捉摸不透的光芒。

刘据伏地,言辞恳切道:“此案由父皇圣裁,廷尉府封卷,是据儿擅自开卷重审,此举未免置父皇盛誉于不顾,乃儿臣的过失,还请父皇治罪!”

“你能念及父皇,朕欣慰之!不过此案乃是朕同意开卷重审,又如何能治你的罪?”

“父皇同意?”刘据茫然道,“父皇是早就知晓儿臣要重审此案吗?”

刘彻点点头,意味深长道:“不经朕同意,你以为那廷尉府单凭你太子要求,就能开卷重审?”

“多谢父皇!”刘据满心的愧疚与感动,道:“是儿臣太不体谅父皇了!”

刘彻笑了笑,朗声道:“朕执掌江山以来,北击匈奴,南伐闽越,平定西羌、东越,海内咸平,四夷臣服,靠的是朕杀伐果决!如今朕的天下海晏河清,国泰民安,太子敦重仁厚,必能安天下,不使朕忧,欲求守成之主,还有贤于太子的吗?故而日后你想做之事,放手去做便是,再怎样,还有朕给你兜着呢!”

“父皇!”刘据眼中似有热泪,闻言已是泣不成声。

“皇后,太子已是弱冠之龄,日后更是要接替朕的江山,凡事当有自己的担当,你莫要动辄请罪,使太子惶恐!”刘彻好言道,卫子夫闻言动容言道:“诺!多谢陛下!”

“好了,此事便到此为止!”刘彻起身扶起二人,笑道:“皇后与太子既在此,那便陪朕一道用膳吧!”

卫子夫与刘据相视一笑,道:“诺!”

----

“什么?重审庄青翟旧案乃是陛下授意?”江充闻言,始终有些不敢相信,“陛下何时变得如此仁慈?”

杜周端起酒樽,冷笑一声:“如今的陛下只知养生求道,已非当年雄才大略的陛下了!”言罢,头一仰一饮而尽。

因职责之故,廷尉杜周与绣衣使者江充熟悉已久,相聚小斟亦是常事,只是此次相谈,皆有一种物是人非之感。

“我听闻江兄铁面执法,将太子舍人擅行驰道之事报于陛下,不知太子可曾为难你呀?”杜周的眼里似笑非笑,消遣说道。

江充闻言浑身一颤,驰道一事可是与太子结了梁子,念及此事江充恨不得扇自己两巴掌,早知道是这个结果,当初就不该拦下马车。

“杜兄说笑了,谁人不知太子宽厚为怀,又岂会因此事与我一般计较?”江充言不由衷说道,心中盘算着得赶紧去向太子道个歉,示个好,表明自己拦马车时并不知是太子家臣,而事后自己也是职责在身,公事公办而已。

“杜兄啊,你觉太子此人如何?”江充还是有些摸不准刘据是否会放过自己。

“哼,太子为人?”杜周又一声冷笑,“世人皆以为太子仁德宽厚,又岂知那厮卑贱下作!”

江充闻言忙捂了杜周的嘴,连声道:“杜兄慎言!杜兄慎言!”

杜周满不在乎地一把拿开江充的手,带着几分醉意道:“此处就你我二人,何怕之有?事实俱在,杜某岂是乱说之人?”

江充闻言顿时起了好奇之心,忙低声道:“杜兄所言事实,江某倒愿一闻。”

杜周伸手拈起一个花生米往嘴里一放,嘎巴言道:“太子貌似宽仁,实则不然!甘泉宫中,他竟背着陛下,私下与一婕妤相好,此事乃是被人亲眼所见,绝非我信口雌黄。”

“竟有此事?”江充倒吸了口冷气,缓言道:“还真是看不出来。”

“既有此事,如何不告知陛下?”江充撺掇道,“陛下何等尊贵,怎容太子如此厮混?”

“呸!”杜周唾了一句,道:“谁敢?谁不知陛下宠爱太子,此事无凭无据,就凭一宫人所言,能将太子定罪?”

“那倒也是!”江充心中低落了一下,伸手拿过酒樽,暗自低头思量了起来。

----

“太子,绣衣使者江充宫外求见!”太子宫邸,下人递过拜帖,告知刘据。

“绣衣使者江充?”刘据一想,记起当日驰道被拦一事,没好气道:“他来作甚?”

下人仔细思索了片刻,回道:“倒是未言何事,只说要见太子,还说太子见过拜帖便知他所来何事。”

刘据将拜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未见有何异处,只有“绣衣使者江充拜谒”字样赫然在目。刘据记得舅父卫青劝告,对此等小人不必纠缠,远离便是,于是他将拜帖递给下人,道:“不见!”

“诺!”下人接过帖子,正欲退下,刘据忽又道:“将拜帖拿来!”

下人不知其意,怔忡间刘据抽过拜帖,提笔写下一行小篆‘好自为之’,写罢递与下人道:“交予他!”

下人虽不明太子之意,但太子之命断不可违,忙躬身应道:“诺!”

那江充在宫门外等候了许久,仍不见有人来通报,不免有些焦急,正踟躇间,刚才拿着拜帖进去的下人匆匆前来,满心欢喜地迎上去,谁料那人将拜帖递了过来,言辞冰冷道:“太子不见客!”

“太子可知我是谁?”江充接过拜帖,不死心地询问道。

“太子当然知道,你自己看!”下人说完这句话,便头也不回地走了。江充这才发觉拜帖上多了一行字,定睛一看竟是‘好自为之’四个字,“呸!”江充心里狠狠地唾弃着,恨不得立即将手中的拜帖一掰两段,只是碍于在太子府门前,当下只得将拜帖捏在手中,咬着牙恨恨走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