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八十一章 指点迷津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八十一章 指点迷津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雨,淅淅沥沥,连绵下了数日,天色灰暗而迷蒙,一如人的心情。

椒房殿内静谧而安宁,刘珏依着卫子夫,眼圈通红,低声道:“母亲,他究竟中的是何蛊毒,竟如此厉害,数年来都未能消解?”

卫子夫轻轻抚着女儿,眼中有泪缓言道:“此蛊名为金蚕蛊,乃是西域蛊毒中最为厉害的一种,中蛊者要承受蚀骨锥心之痛,非下蛊者不能解。而给去病下蛊者乃是匈奴休屠王部巫师,在休屠王哗变之时便被去病所杀,故此蛊无解。”

“那…这些年来,表兄岂非日日承受蚀骨之痛?”刘珏想起,不由一阵伤心。

卫子夫缓缓点头,道:“这些年来,这孩子从未在人前表露半分不适,即便是被你姨母发觉有所不妥,亦强忍无事。此事你姨母每每言来,都泪流不止,责备自己未尽母亲之责。其实此事如何怪得你姨母,是去病这孩子太过要强,不愿留半分弱在人前…”

刘珏垂首不语,泪凝成珠,卫子夫心疼地搂着她,好言道:“珏儿啊,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你送给去病的玉珏,他带走了,也总不负你的一片情意。日后你的路还很长,要学着把过往放下,好好地和襄儿在一起,他才是陪伴你一生的人呐!”

“嗯嗯…”刘珏含泪点头,泣声道:“母亲,珏儿知道。也只有在母亲这里,珏儿才能痛痛快快地哭一场,日后天高云阔,便也就统统忘却了这前尘旧事。只是若有来生,珏儿只想做个布衣百姓,和心爱之人一蔬一饭,共度一生。”

“好孩子…”卫子夫轻轻抚着刘珏,心中暗自喟叹。是啊,若有来生,自己又何尝愿意入得宫门,即便锦衣玉食,富贵荣华,但终究抵不过寻常夫妻的你侬我侬,温暖相伴。

殿外,细雨绵绵,依然像浓得化不开的愁,一点一滴,深入心底。

----

“妹妹,广利之事,陛下是何态度呀?”昭阳殿中的漏刻一滴一滴行走,似在追赶光阴的脚步,李延年跪坐于席上小心问道。

“唉…”李妍将手中剥了一半的贡橘放下,叹气道:“陛下依旧说要斟酌斟酌。”

“以往卫霍二人独揽军政,如今霍去病已亡,而卫青又不得信任,陛下还有何处需要斟酌?”李延年摇摇头,似有不解。

“兄长糊涂!”李妍目光一挑微微轻睨,带着一丝责怪道:“若是那李广利自己争气,又何须我劳心费神向陛下进言。”

“妹妹说的是,都怪广利不争气,终日里无所事事,是难得陛下青眼。”李延年作势拍了自己一下,自责道:“是我糊涂了。”

李妍见兄长如此,倒是有些赧然,温声道:“那李广利是平庸无能,但既是我李妍兄长,我亦会尽力而为。”

李延年点点头,好声道:“兄长在宫中多年,深知要得圣眷长久,必得有可靠之人在前朝,如今妹妹已有髆儿,兄长我虽得陛下青眼,然终是一名乐者,倘若广利能在军中谋个职位,再若运气好些,立下军功,那意义就不一样了,妹妹。”

李妍深以为然,点头道:“难为兄长苦心,妍儿一定会寻机再向陛下进言。”

李延年满意颔首,又从袖中拿出一张乐谱,摊开道:“妹妹,我刚谱了一首新的曲子,可有雅兴弹上一曲?”

“兄长又有新曲?”李妍来了兴致,笑道:“我来看看。”

李妍照着琴谱纤手一拨,几缕丝竹入耳,时而如平湖烟雨,时而入山林幽径,弦声清越,款款而来,令人听而忘忧。

只可惜如此清音出自宫廷,若是来自布衣山间,或许会更带几分出尘的气息。

----

山风掠过一片树林,将一座新墓前的草灰吹的四处飞扬,卫青将一坛酒在墓前徐徐洒过,喃喃自语道:“去病,舅父带了一坛好酒过来,你慢慢喝…”

“还有你喜欢的卤花生,舅父也带来了。”卫青从怀中掏出一包包好的卤花生,打开,缓缓放在墓前。摩挲着光滑的石碑,摸过一排排碑文,卫青靠着墓阶坐了下来,泪如雨下。

“去病,你知道吗?舅父有多舍不得你啊,虽然你走了这么多天,可舅父…舅父怎么就觉得你还在呢?你跟我说,你从未生出和我相争之心,傻孩子啊,你在舅父身边这么多年,舅父难道不知你的为人吗?舅父如何会以为你与我相争呢?去病啊,就是因为你性子太过率直,而又得陛下隆宠,故此舅父才会小心翼翼与你保持距离,为的就是不引起陛下的猜忌啊!舅父也想过告知你苦衷,可又不免担心你年少气盛,会特意在陛下面前维护于我,那样反而会让陛下更加忌惮。”

一声长叹随风飘向远方,山林寂寂,只听到树叶哗哗作响。卫青眼中有泪,思绪恍然又回到甘泉宫猎场。“那日你见舅父被李敢以箭相胁,竟丝毫不念己身处境当即将李敢射死,此事我虽对李敢有愧,但更多的是感动你对舅父的一片赤心。可是去病啊,君心难测,你如此维护舅父,舅父若事事与你同气连枝,只怕你也要受陛下猜忌啊!”

“你知道吗,那日你在舅父门前甩手掷酒,那哐当一声也是砸在舅父的心上啊!舅父如何能不知你对我的用心,可朝堂之上暗流汹涌,若不是陛下对你偏爱有加,李敢之事断不会如此草率收尾,故此舅父让你深刻反省,避免日后行事鲁莽而惹下祸端。”

“但是舅父再怎样也没料到,你竟身中蛊毒数年,独自一人熬过那些痛楚,傻孩子啊,你为何不告诉舅父?哪怕此毒无药可解,但总有法子续你寿命,你为何要一人独撑啊?去病…”

卫青徐徐说来,早已泣不成声。这种切肤之痛,在当年萧天岚撒手人寰时他已体会过一次,如今不过数年,霍去病又骤然离世,这些至亲之人的离去,像是烙在身上的伤痕,每每想起,总让人肝肠寸断。

残阳如血,山风呜咽,回首来时路,隐于天地空茫间。人生亦是如此,真真切切,虚虚幻幻,一念起,缘生,一念住,缘灭。

----

自霍去病病逝,刘彻的心情便没有一日好过。当初雄心万丈,枕旦待戈,誓要将匈奴王庭连根拔起,可如今主帅离世,军心低迷,这一场战还怎么打?

迷茫与犹豫,如影随形,令刘彻寝食难安,放眼朝中,竟无一人可替代霍去病,刘彻不觉悲从中来,难道此战,真是天不绝匈奴吗?

----

平阳公主府位于北宫之南,与武库一街之隔,朱门玉阶、金兽衔环,偌大的宅子占地极广。随着一阵马蹄声,一行数人在府门前停下,其中一位身着玄衣窄袖的男子上前轻叩大门,并未一会功夫,平阳公主便匆忙赶来,对着立于一旁器宇不凡的锦衣公子躬身语道:“不知陛下亲临,平阳有失远迎,还望陛下恕罪!”

刘彻笑道:“皇姐平身,朕今日微服来此,无须多礼!”

平阳公主微笑应诺起身,道:“陛下请!”随即将来人迎入府中。

正堂坐定,平阳公主屏退左右,笑问道:“陛下今日来此,是有烦心之事吗?”

刘彻微一颔首,洒笑道:“皇姐如此聪慧,当真是明白人。”

平阳公主笑道:“你我姐弟数十载,陛下有心事,平阳如何看不出呢?只是不知陛下所忧为何,不知平阳是否可解。”

刘彻闻言,长叹一声,道:“朕所忧,只怕皇姐亦无良策。只是朕心中烦闷,无人可诉,思来想去,便也只有皇姐这里了。”

“多谢陛下信任!”平阳公主浅浅一笑,道:“敢问陛下可是在为出征匈奴一事,举棋不定?”

“正是!”刘彻目光中颇有几分赞许,点头言道:“皇姐果然知朕!如今骠骑将军骤然离世,一时之间,朕还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可以率军出征。可若是半途而废,朕又于心不甘,毕竟此战朕筹备已久,亟待将伊稚斜连根拔起,永绝后患!”

平阳公主微微颔首,凝目道:“陛下不是还有大将军卫青吗?卫青无论实力还是资历,为一军统帅,亦是当仁不让啊!”

“这个朕知道。”刘彻眉峰蹙起,忧声道:“皇姐必然还记得,皇祖母在世时外戚专权,朕这个皇帝有名无实,事事要看皇祖母脸色行事。外戚掣肘如此,朕亲身经历过,怎能再重蹈覆辙呢?”

“但…骠骑将军不也是外戚吗?”平阳公主眼波流转,微一沉吟依然问道。

“霍去病虽为外戚,但毕竟年少,其天分在于领军作战,无心派系之争,朕封其为大司马,亦是让其与卫青相互牵制,不至于让一方独大。”刘彻面色肃然,徐徐说来。

平阳公主轻轻‘嗯’了一声,神色带了些许凝重,道:“陛下如今犹豫不决,是担心卫青一人独掌军政,而后宫又有皇后与太子,日后会相互倚重,重蹈皇祖母当年之患吗?”

“皇姐以为呢?”刘彻轻呷了一口泡好的龙井,望向平阳公主的眼神带着一丝询问。

平阳公主执壶斟茶,语调平和道:“皇后性情纯良温顺,多年来后宫祥和,其行事与皇祖母相去甚远。大将军卫青多年来战功累累,却居功不傲,为人有情有义,平阳以为陛下有否过虑了?”

“想不到皇姐对卫青如此赞赏!”刘彻轻叹一声,话锋随即一转:“虽然眼下他们谦逊低调,但孰知将来如何呢?若朕不早做防范,到时祸起萧墙,只怕悔之晚矣!”

“陛下!”平阳公主凝目而视:“将来之事如何,谁又能说的清呢?还不如过好当下,该信任之人全心信任,当做防范处做好防范,但切莫过犹不及!”

刘彻闻言心中一动,朗声道:“皇姐所言及是,顿时让朕豁然开朗!先前郁结在朕心中的疑烦,大有一扫而空之感。”言罢,一口饮下杯中茶,连连点头。

平阳公主见刘彻如此,不禁莞尔一笑,亦轻轻啜了一口热茶,忽而又听刘彻道:“自皇姐嫁入夏侯家,朕甚少见过夏侯颇,想来皇姐这姻缘,还是母后让朕给指的,不知皇姐是否满意?”

平阳公主低头放下茶盏,淡淡一笑道:“这些年,也就习惯了。”

听平阳公主语调轻淡,刘彻不禁追问道:“可是有不舒心之处?”

平阳公主的眸底划过一丝幽怨,但转瞬即逝,脸上依然挂着淡淡的笑,道:“多谢陛下挂心,一切安好。”

见自己的姐姐不愿多说,刘彻便也不再追问,只是心里疑窦顿生,看着窗外日色渐移,刘彻不禁起身道:“时候不早,朕也该回宫了,此行颇有收获,看来日后朕有何难题,少不得来此请皇姐指点了。”

平阳公主忙欠身一旁,语调谦恭道:“陛下言重了,陛下与我一母同胞,能为陛下分忧乃是平阳之幸,何来指点二字?”

刘彻微微点头一笑,旋即迈出正堂。严冬已过,暖阳慵懒,斜斜的光束下,公主府的鸾鸟衔枝青灰瓦当在夕阳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墙角的一株绿植已吐出嫩芽,春天不远了。

----

刘彻回宫后,旋即命人私查夏侯颇,很快就有了结果。看着呈上来的一卷竹简,字字触目,条条惊心,刘彻顿时怒由心生。

“夏侯颇,世袭汝阴侯爵位,元光二年嗣侯。元朔元年娶平阳公主,元朔四年为翠玉阁姑娘寻死觅活,元狩二年因晴芳楼头牌与人大打出手,元狩五年在碧波舫重金买花魁初夜…”

刘彻越来越看不下去,这是怎样的浪荡好色,素日里倚红偎翠,流连烟花之地,真不知贵为公主的姐姐这些年是怎么忍下去的。

“元鼎元年与其父侍婢通奸,被其父发觉,父子反目…”

“啪!”重重的一声竹简掷地的声音,连带着御案上的茶水都被一齐带翻,溅落了一地,吓得侍立在殿中的小黄门赶紧过来收捡。刘彻面如沉水,冷声道:“宣御史。”

不过数月光景,汝阴侯夏侯颇便被“藐视宗堂、不守祖制”为由,被朝廷问责,抓入狱中。不久后,平阳公主便与其和离,再不久,夏侯颇在狱中畏罪自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