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六十八章 大喜大悲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六十八章 大喜大悲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未央宫内,廷尉张汤步履匆匆往宣室殿而去,在他身后跟了一个手托木椟的小黄门,“陛下可在殿中?”张汤问向殿外值守的宫人,宫人道:“张廷尉稍候,适才尚书令领了信使前来谒见陛下,眼下还在殿内议事。”

“好。”张汤应道,垂手立于一侧静候。

殿内信使大声念道,“…我军出塞七百余里,夜间围匈奴右贤王,王惊夜逃,带壮骑数百名,突围北去。擒右贤裨王十余人,余部一万五千余人,牲畜百万,引兵而还。我军大获全胜,特此禀奏,陛下长乐未央!臣卫青叩首!”

“好!好!”刘彻听闻不由抚掌朗笑,“此战朕心甚慰!果然扬我大汉国威,朕看日后这匈奴还有谁敢在我大汉土地上耀武耀威!”

“恭喜陛下!”尚书令道,“此一战甚是扬眉吐气!”

“哈哈哈!卫青实乃我大汉福将,朕得卫青,边关可定!赏!”刘彻唤来左右,道:“传旨!赐卫青黄金万两!南海珍珠十斛,湖绸十匹,即刻送往长平侯府!”

“诺!”近侍领了旨意正待下去,忽又听得刘彻道:“慢!”

近侍忙止了步,询问道:“陛下还有何旨意?”

刘彻沉吟片刻道:“将朕的大将军印拿来,交予信使带回军中,即日起擢长平侯卫青为大将军,掌虎符,诸将皆受其节制!”

旨意一下,尚书令与信使皆贺道,“恭喜陛下!恭贺大将军!”

待尚书令等退出,张汤便带着小黄门入内谒见,“陛下!臣已将董博士奏疏带回,请陛下御览!”言罢,小黄门躬身上前呈上手中的木椟。

左右侍者打开木椟,将椟中的一卷木简拿出呈给刘彻,刘彻接过木简徐徐展开,慢慢看了起来。

张汤口中的董博士,便是建元年间长安策问中以“天人三策”作答的董仲舒,当年他被窦老太后赶去了诸侯国,期间一直以博士之身传扬儒家学说。至窦老太后薨,刘彻本想把他召回长安,但董仲舒婉言谢辞,多年来一直著书立身,宣扬大一统儒家思想,深为刘彻所看重,故此番朝廷欲设立太学之事,刘彻便遣派张汤前去询问董仲舒的建议。

太学之名始于西周,为国家最高学府,关系国家人才的培养和延续,刘彻仔细读着木简上的话: “…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痒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好!董仲舒果然有见地!”刘彻读完击节称赞,见张汤还躬身在侧,不由问道:“董博士在胶西国如何?”

张汤恭敬道:“回陛下,董博士虽不在朝堂,但盛名远播,前来求学之人络绎不绝。董博士广设教坛,下帷讲诵,弟子者众多,民间声望日隆。”

“嗯…”刘彻点点头,道:“董仲舒满腹经纶,堪为大用,虽无朝廷之绶带,然其功业远在庙堂之上!”

“陛下所言极是!”张汤颔首相应。

“尔等下去吧!”刘彻罢了罢手,忽而又道:“朕赐给董仲舒在长安的宅子,他可曾入住过?”

张汤仔细想了想,回道:“不曾。”

“那就在广川寻一处宅子给他吧。”刘彻思忖片刻后道。

“诺!”张汤恭敬应了,悄步退了下去。

----

大将军印很快便由信使带回军中,卫青领着众将朝长安方向行叩首礼,感念皇恩浩大。不日大军班师回朝,刘彻与百官在未央宫中迎接凯旋之师。

“臣卫青不辱使命,领军还朝!”大殿之上,卫青沉稳英武,这些年的战火硝烟早已将他锻成百练之钢。

当着文武百官,刘彻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扬声道:“有臣如此,朕心甚慰!此一役我军毫发无损,而全歼匈奴右贤王部,着实令朕扬眉吐气!加封大将军食邑八千七百户,其子均为列侯,食邑各一千三百户。”

“谢陛下隆恩,臣愧不敢当!”听闻封赐,卫青忙跪地辞恩道:“臣得陛下青眼得以戎马军中,仰陛下圣明,方有我军大胜,此乃将士齐心力战之功!陛下幸已益封卫青,青子尚幼,未有寸功,怎敢列土封侯?请陛下收回成命!”

见卫青如此谦逊,刘彻越发赞赏,朗声道:“大将军不必推辞!此乃大将军战功应得,若朕的将军都如大将军一般骁勇善战,朕便可安枕无忧!”

刘彻如此一说,卫青若再推辞倒也却之不恭,故而领道:“诺!臣谢陛下隆恩!”

朝后卫青一心惦记着家中妻儿,正准备出宫回府,未料刚出宣室殿便有小黄门上前道:“大将军,皇后有旨,请大将军前往椒房殿!”

卫青情知姐姐一直惦记着自己,并未深想,忙礼道:“有劳侍者,卫青即刻便去!”

椒房殿中卫子夫还在前思后想,思虑着怎样对卫青开口说府中之事,正踌躇间忽然听得一声“姐姐!”抬眸一看,卫青已是一身戎装走了进来。

“青儿!”卫子夫惊喜道,“快让姐姐看看你!”数月未见,卫青面容虽清瘦了些,但英武挺拔,精神奕奕,卫子夫不由安了半分心。

“姐姐,天岚该是生了吧?”卫青笑道,“原还想着早些归来,赶上天岚生产,如今算来孩子都有月余了。”

“姐姐,天岚给我生的是男儿还是女儿?”卫青笑着追问道。

卫子夫闻言心中绞痛了起来,挤出半分笑容点了点头,道:“天岚给你生了两个儿子!”

“双生子?”卫青脸上绽放着光彩,欢喜言道:“没曾想到,这次竟一下有了两个儿子,真是太好了!”

“多谢姐姐!”卫青道,“这段时间卫青不在京中,想来诸事都是姐姐操劳,回头我带天岚过来谢过姐姐…”

“青儿…”未能卫青说完,卫子夫便一把抓住了卫青的手,眼眶中含了泪珠,哽咽道:“天岚,天岚…她…”卫子夫终究没能再说下去,禁不住掩面而泣。

“天岚…她怎么了?”卫青见状心中没来由的十分慌乱,望着卫子夫紧问道,“姐姐,天岚究竟怎么了?”

“天岚…天岚,她…”卫子夫看着卫青神色不宁,终于将心里盘了无数遍的话,艰难说了出来,“那日晚间大风沙,天岚产下一个孩儿后,因气血不济又强力生下了第二个孩儿,当时血崩不止,孩儿出来后…便走了…”

“什么?姐姐是说,天岚刚生下孩儿…便走了?”卫青此时脸色苍白,唇间发紫,卫子夫见状忙让芸娘去请侍医,卫青罢了罢手,道:“无须。”

卫子夫抚着卫青落泪道:“青儿,姐姐知道你心里难受,你也怪姐姐为何当初不告诉你实情,都是姐姐的错,是姐姐没有替你照顾好天岚!”

卫青闭目道:“与姐姐无关,卫青身负皇命,焉敢有失?一切皆是命数,半点不由人!”

卫青如此说,更让卫子夫难受不已,她太了解这个弟弟了,一直以来他处处替别人着想,时时克己为人。遇到萧天岚,二人琴瑟相谐,有她为他洗去征战之苦,为他生儿育女,本想两人安然相守一生,却不料携手之人遭此祸事,留下幼儿撒手人寰,这如何不令人肝肠寸断?

“姐姐,我回去了。”卫青起身告礼,头重脚轻地往殿外走去,卫子夫心急,忙扶了道:“我送你一道回去。”话音未落,只听“咚”地一声,卫青倒地不起。

----

睁开眼睛已近黄昏,府里各处掌起了灯,“青儿,你醒了?”一旁的卫子夫一直看着睡中的弟弟。

“姐姐。”卫青应了一声,支身坐起,卫子夫扶将起来,道:“陛下刚走,太医令给你开了药,说你极伤攻心,才会突然晕厥。”

“青儿!”卫君孺、卫少儿抱着两个孩儿,带着卫伉、霍去病走了进来,“听下人说你醒了,快看看你的孩儿吧!”

“父亲!”卫伉扑了过来,呜呜哭泣,小小的人儿虽然年纪不大但也知晓母亲离世,父亲又许久不见,一时心伤便不会如成人一般隐忍,哭的两腮带泪,双眼通红。

“伉儿!”卫青虽是极隐忍之人,但丧妻之痛如同箭插心头,如何能不心伤?加之幼子哭泣,两儿尚在襁褓亲娘便就离世,更是心痛如绞,动容中热泪滚滚而下。

卫子夫见卫青终于哭了出来,心中反而安定了许多,卫青昏厥椒房殿时,太医令便说此种极伤,不可捂于胸中,若不及早发出必会伤及身体。眼下卫青伤心之情喷薄而出,众人只是陪着抹泪,也并不劝阻。

许久,卫青终于敛容,拱手道:“有劳各位姐姐替卫青照料府邸,照顾孩儿!”

卫君孺道:“青儿,我们都是一家人,天岚走了,我们都很难过。但再怎么难过,人都要往前看,天岚留了三个孩儿陪着你,就像她还在你身边一样,你好好的,孩儿好好的,天岚才会走得安心。”

众人亦是纷纷好言劝慰,但卫子夫知道这种伤痛又岂是三言两语能减轻的,望着自己的弟弟,卫子夫唯有寄希望于时间,慢慢去抚平卫青心中的伤口了。

----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由春而夏,由夏而秋。虽然天气依然有些燥热,但一场秋雨一场凉,落叶纷纷中带来秋的萧瑟。长安城外,北邙山脚,一座新坟前燔黍为祭,烧成灰的黍稷梗随着秋风四处飘零。

暮色四合,秋季的黄昏在凄风苦雨中更显愁煞,回城途中一间透着烛光的小酒馆在潇潇暮雨中如此可亲,卫青不由拍了拍身上的雨水,推门而入。

意料之中,人不多,有的是路过的客商,有的是村农,皆是一壶酒就着三两小菜,慰藉着黄昏微寒的孤寂。只角落一个女子衣着虽朴素,但气度雍容,卫青看着侧影不免眼熟,恰好此时那人抬眼看来,卫青当下不由怔住,“平阳…”话到嘴边,卫青急忙咽下,只见平阳公主朝他颔首微微一笑,卫青颔首以回礼,走了过去。

“坐!”平阳公主一抬手,示意卫青在侧坐下。

卫青微微一礼,落座,道:“此处如此寒微,主家如何来了这里?”

平阳公主斟了一杯酒笑道:“你不也来了此处吗?”

卫青含笑以答,道:“也是。”言罢,一招手让店家打来一壶酒,二斤牛肉。

“相请不如偶遇,来,卫青先干为敬!”卫青满斟一杯,一饮而尽。

“好个相请不如偶遇,来!”平阳公主亦是满斟饮下。

酒馆外的雨时而如玉珠落盘,时而淅淅沥沥,两人亦不多加言语,皆是自斟自饮,时而相互邀盏,时而听得客商说起沿途经历,生动处不觉莞尔。雨水沿着屋檐滴落,夜色深邃安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