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三十九章 死无对证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三十九章 死无对证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后…”长乐宫内丞相夫人泪水涟涟,“丞相不知何故受惊,药石无灵,妾身担心丞相招惹邪灵,故此请来法师做法,但数日过去,丞相依然不见好转…”

王太后听了丞相夫人断断续续的哭诉也是心焦不已,她和这个弟弟素来感情深厚,眼见他无端卷入后宫命案还招致邪灵附身,心中愈发痛恨韩嫣,“若不是韩嫣在哀家宫内杀人,丞相何以会至此?”王太后恨恨言道,连连叹息。

“太后,眼下丞相这般状况,妾身都不知如何是好…”丞相夫人哭哭啼啼,心中愈发没了主张。

“你莫要如此,不还有哀家吗?”王太后安慰道,“待你回府,哀家让太医令冯信与你一道过去看看,冯信为神医淳于意之高足,精通药法与五诊之术,哀家相信有他在,丞相定然无恙!”

“多谢太后!”丞相夫人泣声谢道,“还好有太后在,妾身心中都安定许多!”

等丞相夫人一走,王太后问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身边的兰叶应道:“回太后,刚过辰时。”

“去看看陛下下朝了没有,若是下了朝,让他来见哀家。”王太后道。

兰叶领命而去,王太后以手托额揉了揉眉心,微微闭上了眼睛。

-----

这段时间刘彻的心情十分不好,黄河瓠子决口引发水灾,洪水向东南冲入钜野泽,泛入泗水、淮水,淹及十六郡,灾情十分严重。正是烦心之际,杨得意轻步入内,低身禀告:“陛下,长乐宫来人,说是太后要见陛下。”

刘彻闻言不耐烦道:“朕知道了!”

杨得意见状赶紧噤声退了下去,刘彻放下手中的竹简轻声叹了口气,太后宣召想必又是为了韩嫣之事,但这田蚡咬死不认,眼下又称病不朝,自己也拿他无可奈何,想到这里本就烦躁的心情愈发的不好。

“太后,陛下到了。”兰叶在王太后身边小声说道,王太后闻言睁开眼睛,见刘彻正举步走来,“儿臣见过母后!”刘彻恭敬言道。

“彻儿啊,你来了!”王太后微微支身,道:“坐下说话。”

“诺!”刘彻依言跪坐于垫子上,只听王太后道:“陛下可知你舅父病了?”

“儿臣知道。”刘彻道,“丞相称病不朝已有数日。”

“你可知丞相为何生病?”王太后问道。

刘彻唇边浮起一丝讥诮道:“许是亏心事做多了吧!”

“彻儿,你放肆!”王太后愠道,“丞相乃是你舅父,你怎可如此说话?”

刘彻闻言也不愿争辩,低头赔礼道:“都是儿臣的不是!”

王太后见刘彻态度如此消极,语调不由软下几分,道:“彻儿啊,你舅父此番病倒定然是那日在哀家宫中受了惊吓,哀家已经让太医令前去诊治,韩嫣将哀家的弟弟害成这样,你打算如何处置?”

“母后,此事与韩嫣无关,真凶朕还在调查当中。”刘彻回道。

“真凶!真凶!”王太后闻言不由怒道,“哀家看,韩嫣就是真凶!他一个好好的上大夫,无端跑来哀家宫中作甚?若不是与那婢子有染,又急于掩人耳目,怎会有杀人的事端?”

“陛下,此事你可是答应过哀家的,对韩嫣定斩不饶!”王太后望着刘彻面露疑色,“君无戏言,你不会反悔吧?”

“朕说过的话定然不悔!”刘彻肃声道,“但朕的原话是,若此事当真是韩嫣所为,朕定斩不饶!但此事疑点重重,韩嫣既没认罪,且朕也不相信是韩嫣所为,既如此,又何来反悔一说?”

王太后脸色一沉,道:“哀家早就认定凶手是韩嫣无疑,若不是陛下坚持要详查,哀家当日便斩了那厮!如今这些时日过去了,陛下可曾查到些什么?”

“眼下朕还没有十足的证据,但此事绝与丞相脱不了关系!”

对田蚡的质疑明明白白地写在刘彻的脸上,这不禁令王太后又气又恼,“陛下究竟听了何人所言,对你舅父如此猜忌?这般捕风捉影的话竟也能言之凿凿?依哀家看,只要斩了那韩嫣,此事便就结束了!”

“母后,朕体谅你与丞相姐弟情深,故而一再忍让,但母后如何就不能体谅朕?”刘彻终于忍不住了,大声言道,“朕自胶东王始便与韩嫣交好,情同手足,母后焉能不知?为何要在此事尚未定论之前,一再相逼?”

王太后见状惊愕不已,刘彻素来对她孝顺又加,何时有过这般无礼,正欲斥责,未料刘彻起身道:“儿臣前朝还有些事务尚未处理,请容儿臣先行告退!”言罢俯首一礼,转身离去,只留下王太后欲言又止。

-----

自刘彻从长乐宫回来后,备好的午膳一口未动,眼见着就是晚膳时分,瞅着刘彻依然把自己关在殿内,杨得意心中不免有些焦急,在殿外踱了几圈之后,招手唤来一旁的小黄门,附耳低语数句,小黄门会意而去。

“陛下,该用膳了!”杨得意推开殿门,躬身入内道。

“朕没胃口,不必传了。”不出所料刘彻依然罢了罢手。

“陛下午膳只口未动,若是再不用晚膳…”杨得意好声劝道,话未说完,刘彻便打断道:“退下!”

杨得意见状不敢多语,忽然身后传来一个柔和的声音,“陛下!”杨得意闻声心里安定了些,转身见礼道:“见过卫夫人!”

卫子夫望着杨得意会意点头一笑,杨得意放心地退了下去。

“你怎么来了?”刘彻诧异道。入宫这么多年,若非他传召,卫子夫是素来不踏足承明殿的,今日骤然来此,刘彻自然讶异。

卫子夫笑道:“臣妾见过陛下!不敢瞒陛下,陛下午膳未动,晚膳又不用,杨近侍自然着急,这才遣人找了妾身。”

“这个多事的老奴!”刘彻骂道。

“陛下,杨近侍也是关心陛下,还请陛下不要责罚于他。”卫子夫好声言道,徐徐走近望着长案上摊开的奏章,柔声道:“陛下既是心绪不佳,这些奏章不如晚些再看吧。”

“好!”刘彻也是心烦意乱,索性就将手中竹简一扔,“听你的!”

卫子夫走至刘彻身后跪坐下来,伸出手来在刘彻肩上轻轻按压数下,刘彻顿时感觉舒坦了许多,不由微微闭上了眼睛。

“陛下,还是在为韩大人之事忧心吗?”卫子夫在耳畔轻轻问道。

“嗯…”刘彻微微颔首。

“陛下与韩大人交好多年了吧?”卫子夫的声音柔柔飘来。

“是啊,在朕还是胶东王时便与他相熟了…”刘彻的脸上显出一丝笑意,思绪慢慢飘远,“那时朕的陪读是弓高侯的嫡孙,韩嫣因是庶孙便作为随从一道入宫,但朕就是喜欢他,不久朕便向先帝要了他做陪读。但与其说是陪读,不如说是陪玩更为贴切,那时他与朕一道偷偷地爬到树上掏鸟窝,趁着夫子睡着在夫子的脸上作画…”

刘彻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再大些时候,他便和朕一道学骑射,一道外出狩猎,朕在外面做的那些不合规矩的事,都是他来替朕背着。朕与他虽无血缘之亲,却情同手足,这些年来,是他陪着朕走过了那些最难熬的时光,也是他时时提醒朕,要忍耐,要等到重掌乾坤的那一天…”

言及此处,刘彻声音慢慢黯了下去,“即便朕重掌乾坤又有何用,母后认定他有罪,非要让朕杀了他,朕今日在长乐宫又一次拂逆了母后之意…你说,朕怎么办才好?”刘彻拉过卫子夫,将头埋入她的怀中,痛苦不堪。

卫子夫轻轻抚摸着刘彻,就像抚摸着自己的孩子一般,柔声道:“陛下,太后怒气未消,假以时日总会慢慢散去。陛下与太后母子连心,令陛下难过的事情太后定然不会做,给太后一些时间,韩大人吉人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

“嗯…”刘彻点了点头,望着案上微微跳跃的灯芯,他希望真的只要假日时日,一切能够重归平静。

-----

“太后,丞相府来人了!”用过午膳,王太后正准备小憩片刻,殿外执事宦者上前禀道。

王太后一惊,忙道:“宣!”

须臾来人随着执事入殿,王太后忙问道:“丞相怎么了?”

来人颤声道:“回太后,夫人让我赶紧请太后过府看看,丞相…丞相看着不太好了…”

“什么?”王太后大惊道,“前几日太医令过去不也好好的吗?”

“当日太医令去府中开了药方给丞相,虽然丞相昏睡时候多,但用过药后确无大碍,只是…只是…”来人吞吐道,“昨日夜间丞相突然醒来,好似看见什么脏物,惊恐大叫,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然后呢?”王太后急道,“如今还是这样吗?”

来人低下头来,缓声道:“如今丞相只有出气,没有进气了…”

“快!备车!”王太后闻言,急道,“快去丞相府!”

待入了丞相府中,只见田蚡面色蜡黄双目紧闭,而丞相夫人在一旁啼哭不止,见了王太后,丞相夫人好似有了主心骨,忙道:“太后,太后,你看看丞相这是怎么了?”

王太后上前轻声唤道:“二弟,二弟…”田蚡毫无回音。

“丞相这般情况持续多久了?”王太后问道。

丞相夫人止住哭泣,回忆道,“自今日卯时便就这样了,一直到现在丞相滴水未进。”

王太后闻言紧蹙着眉头,对兰叶道:“传过太医令了吗?”

兰叶回道:“奴婢出宫时便已传过,应该快到了。”

“好!”王太后微微颔首,望着田蚡叹息不止。

过了些时候,太医丞冯信急步赶来,见王太后也在,顾不得行礼匆忙上前替田蚡施诊,“太医令,丞相如何了?”王太后见冯信良久不语,不由忧心问道。

冯信缓缓摇头,道:“丞相怕是过不了这几日了…”

王太后闻言一个踉跄差点跌倒,“丞相…”丞相夫人早已控制不住,嚎啕大哭。

-----

夜已深沉,星疏月隐,宫中更漏声远远传来,王太后翻来覆去,睡意阑珊。兰叶轻轻推门进来,走近王太后低声道:“太后,丞相府里来消息了…丞相薨…”

王太后一惊坐起,两行泪水滚滚而下,“二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