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三十二章 无风起浪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三十二章 无风起浪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驾…驾!”长安城中几百铁甲护卫一路相随,天子副车出了长安城直奔上林苑方向而去。

江都易王刘非奉诏入京,正准备入长安城,远远见天子马车卷尘而来,忙俯下身子,跪伏路边山呼万岁,行叩拜大礼。等了半响,不见御驾停下,刘非抬望眼时,烟尘滚滚,马车早已驶出去半里有余。

-----

“陛下,听闻匈奴来请和亲之事陛下已经应允?”承明殿中熏香徐徐,韩嫣与刘彻促膝相谈。

刘彻微微颔首,无奈道:“朕不应允还能如何?韩安国说的不错,眼下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我军都无法与匈奴抗衡。如今民生安定、百姓乐居,朕不能让文景两朝苦心经营的安定被一夕打破。”

韩嫣赞同地点了点头,道:“陛下所言及是!眼下与匈奴的形势,陛下还须忍下这口气,当真是委曲了陛下!

刘彻徐徐叹了口气,神情严肃道:“朕受些委曲不要紧,但匈奴之患自高祖始,至今竟长达数十年之久,眼下和亲也只是权宜之计,但为长远计,必得除此毒瘤!”

正在君臣谈话间,只见杨得意躬身入内,低声启奏道:“陛下,长乐宫谒者在殿外求见,说是太后有事要与陛下商议,请陛下移步过去。”

“知道了,让他回禀母后,朕随后便去。”刘彻挥了挥手,杨得意应诺低身退了下去。

“既是太后召见陛下,那韩嫣先行告退!”韩嫣起身行礼恭声说道。

“好,对匈之事也非朝夕之间,朕先去母后宫中。”对王太后的突然召见,刘彻心中诧异,当下便摆驾去了长乐宫。

等刘彻到了长乐宫,发现殿中除了怒气未消的母亲,还有面有泪痕的江都易王刘非,刘彻心中愈发诧异,向王太后见过礼后,刘彻问道:“不知母后传召儿臣,是为何事?”

王太后望了一眼江都易王,徐声道:“易王,还是你来告诉陛下吧!”

刘非闻言伏地泣道:“陛下,臣奉诏入京,昨日入长安城时,远远见天子副车行来,臣以为是车中必是陛下,故此行叩拜大礼,未料今日才得知昨日车中之人并非陛下,乃是上大夫韩嫣…”

言及此处,刘非的声音更多了几分悲切,想他乃是景帝之子,又是有封国的诸侯王,何曾受过这样的屈辱,悲切之余又道:“陛下,那韩嫣不过是区区上大夫,而臣这先帝封的诸侯王竟连这上大夫都不如!请陛下收回臣的封地,让臣搬至宫中陪伴陛下左右吧!”言罢掩面而泣,伏地不起。

刘彻听清了原委,不由道:“易王,朕看此事有些误会,事情并非是你所想这般。”

“哦?那事情是怎样的?哀家也想听听!”王太后余怒未消。

“母后,儿臣常与韩嫣同车进出,昨日本是要去上林苑监察宫苑建造之事,但临时有事儿臣便让韩嫣代为前去,途遇易王行礼,想来是韩嫣不想多生事端,故此并未停车。”刘彻好声解释道。

“什么?陛下你竟然经常与韩嫣同车进出?”王太后听后不仅没有消火,反而更加动怒了起来,“你可知天子副车用的是天子仪仗,代表的是天子之尊,你竟然,竟然让区区一个上大夫擅自行驶…”

王太后竟气的说不出话来,刘彻连忙上前扶住母亲,越发放低了声调道:“母后切勿动气,这都是儿臣的不是…”

王太后抚着胸口道:“陛下,当年韩嫣先祖韩王信拥兵自重,与匈奴私下交好,若不是高祖及早铲除,只怕早就是汉室大患!如今陛下亲厚韩嫣,恐是一早滋长了韩嫣的自诩之心,陛下,此人不可再留于身侧了!”

刘彻闻言急道:“母后,儿臣与韩嫣自小交好,如何不知韩嫣心性?韩嫣素来对儿臣忠耿,从无不敬之心,还请母后体谅儿臣!”

“陛下,哀家言尽于此,你若眼中还有哀家这个太后,那便听了哀家的话,罢去此人官职,永不录用。”王太后言罢便冷面相对,再不发一言。

刘彻无奈,只得应道:“儿臣知道了!”

-----

入夜,刘彻心事重重,卫子夫见状不由问道:“陛下,臣妾见陛下一直面有忧色,可是有何烦忧之事?”

刘彻脸上抹过一丝苦笑,道:“朕确有烦心之事。”言罢将江都易王途遇韩嫣与太后发怒之事简单道来,“朕与韩嫣自小相识,如今母后要让朕罢了韩嫣的官职,朕心中实在不忍,可若是不罢,便是忤逆了母后,你让朕如何是好?”

见刘彻眉头紧锁,卫子夫的脑海中闪过一段往事,思量片刻,卫子夫言道:“陛下,你可还记得修成君之事?”

此言一出,不禁让刘彻想起了一段往事。

当年王娡王太后未选入宫中之前,曾嫁作金家妇,与金王孙生有一女取名金俗。王娡母亲臧儿曾请人算卦,没承想卦上竟说她女儿有大富大贵之命,臧儿便强行将王娡送入宫中。命理玄机,王娡得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景帝垂爱,生下三女一男,这一男便是刘彻。

刘彻即位后王娡顺理成章贵为太后,入宫前的往事自然讳莫如深,尽管王娡惦记自己在民间的女儿,但无奈身份有别,只能暗自垂泪。前些年刘彻知晓此事后,命人多方寻找,无奈多年来颠沛流离,金俗早已不知所踪。倒是韩嫣经过多方打探,在长陵边的一个小镇找到了早已嫁为人妇的金俗,告知刘彻后将金俗接入了长乐宫,拜见了王太后,太后喜极而泣,刘彻更赐给金俗钱币千万,奴婢三百人,田百顷,号曰修成君。

这段往事令刘彻眼前一亮,不由转忧为喜道:“朕怎么就忘记了韩嫣与修成君的这段渊源,明日朕便命人将修成君接入宫中,子夫亏得有你提醒,否则朕今日定然寝不安席。”

卫子夫笑道:“这是韩大人先前种下的善因,方能有今日之善果,看陛下眉头舒展,臣妾也安心了许多。”

刘彻拉过卫子夫双手,展颜道:“子夫,朕替韩嫣谢谢你!”

果然在修成君入宫见过王太后之后,王太后便再也没有提过韩嫣之事,刘彻悬着的一颗心这才慢慢放了下来。

-----

“陛下!”承明殿中刘彻正翻阅着竹简,杨得意上前启奏道:“大行令王恢殿外求见!”

“王恢?”刘彻手中一停,道,“宣!”

不多时大行令王恢便由杨得意领入殿中,见过礼王恢言道:“陛下,臣有一旧识名唤聂壹,此人在马邑之地行商,前段时日他来找臣,向臣献了一个计策,可助陛下一举击垮匈奴!”

刘彻闻言忙道:“是何好计?朕愿一闻!”

王恢道:“回陛下,那聂壹告知臣,他经常在边界行商,故此和不少匈奴人相熟,那单于贪图财物,他若以买卖为由,将马邑城货物献给匈奴单于,单于必会上当。到时我军便埋伏在马邑附近,等单于一到马邑,大军便可以截断匈奴后路,活捉单于。”

“这倒是好计策!”刘彻颔首表示赞同,沉思片刻又道,“只是单以马邑城货物吸引军臣单于,单于未必会亲自前来,朕看不如就将马邑城献给单于,如此大的礼想那单于不会不去。”

“将马邑城献给单于?”王恢闻言不解。

刘彻微微一笑,道:“当然不是真的献给单于,朕只是将饵变大,如此才能引那匈奴单于上钩!”

“陛下睿智!”王恢恍然大悟,不由赞道。

刘彻又道:“此事干系重大,待明日廷议之时再行商议!”聂壹的计策在刘彻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他也想看看这颗种子能否发芽壮大。

王恢应诺,心中十分高兴,看皇帝此举,进攻匈奴当是有望。

未料第二日廷议,刘彻刚提出这个建议,便遭到了御史大夫韩安国的竭力反对,韩安国道:“陛下,当年以高祖皇帝之英武圣明,尚且被匈奴围在平城达七日之久,如今我大汉朝与匈奴多年来和平共处,何必主动毁坏盟约挑起战端,若战火一起,胜负难料,臣请陛下三思!”

刘彻微微点头,言道:“韩卿家所言不差,然则朕虽待匈奴不薄,但匈奴单于仍连年扰我边境,掠我子民,若说毁坏盟约,当是匈奴在先。再者先皇励精图治,我大汉国力早非高祖时能比,你说朕如何不能主动出击,伏击匈奴?”

韩安国仍是据理力争,上前一步言道:“臣听闻兵家之道在于以饱待饥,以逸待劳,如今我大军长驱数千里,深入敌境,别说要攻击匈奴,只怕自保都难!”

王恢闻言忍不住反驳道:“韩大人此言差矣!试想战国初年,代国虽小,君臣尚能同仇敌忾抗击外侵,匈奴虽强却也不敢轻易侵扰代国。如今我大汉国力强盛,而匈奴却侵扰不止,且每次与我朝和亲不过数年便违背约定,这正是因为我朝从未坚决抗击之故!如今马邑之围我军亦无须深入敌境,只需诱使单于率军前来,乘机伏击匈奴主力,只要单于被擒此战便定胜负!”

“不可!若是那匈奴单于识穿计策,我大军危矣!”韩安国依然坚持自己的意见。

“韩卿是担心一旦开战,我军会不敌那匈奴大军吗?”刘彻胸有成竹道,“那匈奴单于即便率军前来不过数万之众,朕埋伏三十万大军,朕就不信不能将那匈奴单于一举拿下!”

“陛下…”韩安国仍想竭力进言,刘彻果断一挥手,沉声言道:“此事就此定下,就依王恢之言,伏兵马邑,作战细节与物料供给当详细再议!”

“臣谨遵陛下圣谕!”王恢闻言赶紧下跪接旨,韩安国见刘彻已下定决心,只得垂首闭口不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