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 第一百零四章 阳陵大盗

汉时明月之夜未央 第一百零四章 阳陵大盗

作者:月明碧琉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9:49:53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秋风瑟瑟,卷起地上的片片黄叶,天色将晓,丞相府邸中的灯火一夜未灭。

“陛下不见我也就罢了,如今竟连皇后的求情也无用,这…这可如何是好?”公孙贺眉头紧蹙,在房中踱来踱去,忧愁不堪。

“唉…”卫君孺也在一旁叹息道,“妾身原想着有皇后求情,敬声之事陛下定然会从轻处置,谁曾想,连皇后的话陛下也听不进去。”

公孙贺徐徐摇头,道:“如今陛下为钩弋夫人所惑,皇后处境亦是不同于往日,看来要救敬声当另觅他法了!”

“老爷,可还有什么其他的法子呢?”卫君孺脸上的泪痕未干,徐声道:“天下之贵,朝堂当属丞相,后宫自是皇后,连你二人都束手无策,更遑论他人了!”

公孙贺微微沉吟,道:“还有一个法子,我这几日思量了许久,应是可行,只是不知能否抓获此人…”

“是何法子?要抓获何人?”卫君孺闻言抬起哭红的双眸盯着公孙贺接连问道。

公孙贺在卫君孺身侧坐了下来,道:“前些时日建章宫闹刺客一事,你应知晓。”

“此事长安城中还有何人不知?”卫君孺诧异道,“莫非老爷想要抓获之人便是这阳陵大盗朱安世?”

公孙贺点了点头,望着卫君孺道:“你想,若是我能抓获此人,在陛下跟前必是大功一件,陛下大喜之余,敬声是否可以脱离囹圄呢?”

“对啊!”卫君孺听罢连连点头,“老爷此计极好,若能抓获此人必能救回敬声!”

“只是…听闻这阳陵大盗朱安世极其狡诈,朝廷海捕多年都一无所获,老爷又如何能抓获其人呢?”卫君孺一想到眼下的现状,眸中刚燃起的光芒瞬间又黯淡了下去。

“此事已有端倪…”公孙贺压低声音道,“我已接到密报,说这朱安世正隐匿在安阳邑县郊一处浣浆老叟的旧宅中,此老叟为朱安世母家远房舅父,因其孙在赌坊内欠下巨额赌债,不得已之下这才将朱安世的行踪吐露了出来。”

“既如此,老爷何不赶紧带人去捉拿这阳陵大盗?”卫君孺急道。

公孙贺道:“我刚得知此事,便秘密派人前去捉拿,安阳邑据长安千里之遥,快马前往也须三四日方能抵达,若是老叟所言属实,最晚明日便会有消息传来。”

“明日…明日…好!”卫君孺喃喃自语,望着窗外的天色翘首以待。

----

果然,一日后好消息就传入了京中,阳陵大盗朱安世在安阳邑县郊被捕获,公孙贺大喜过望,当下快马前去接应。

又过了几日,丞相公孙贺亲自押解囚车入长安城,京中达官巨贾均是长舒了一口气,昔日这朱安世曾在这长安城中犯下多少大案,无数奇珍异宝在一夕间消失不见,如今此人落网,日后终于可以食安寝宁了。

当然,抓获朱安世最为高兴的自然是当今圣驾了。自从那日在建章宫见过持剑而入的白衣男子后,刘彻便寝食难安,总觉得自己随时会被他人行刺,以至于刺客之事后,建章宫的守卫都比平日里多出一倍。可即便如此,刘彻依然觉得危机四伏,终日里惴惴不安,如今骤然听闻刺客落网,大喜之余亦是安心了许多。

“丞相此事办的不错,朕心甚悦!”建章宫中公孙贺终于见到了刘彻,亦得到意料之中的夸赞。

“陛下谬赞,急陛下之所急乃是为臣的本分!”公孙贺谦逊道。

“哈哈哈!”刘彻笑道,“说的好!为臣者,自当如此!”

“前些时日,皇后亦在朕跟前赞许丞相肃敬勤勉,朕看此言不差!”刘彻徐徐道,但语气随即转而严厉,“但汝子公孙敬声骄奢不法,你身为丞相又该当何罪?”

公孙贺赶紧伏地告罪道:“陛下,小儿行不法之事,确是臣的不是,请陛下责罚!还请陛下看在老臣多年忠心的份上,对我儿从轻处置!”

看着公孙贺胆颤心惊的样子,刘彻眼中露出一丝满意之色,缓了缓语气道:“你知罪便好!朕会命廷尉府放回公孙敬声,丞相日后当好生教导,莫再犯事!”

“诺!”公孙贺欢喜至极,连声感激道,“多谢陛下!”

----

公孙敬声出狱,公孙贺一家自然欢天喜地,但绣衣使者江充却是恨恨不已。

当初手握公孙敬声不法之事向刘彻告密之时,他满心以为这是打击太子在朝堂倚仗的利器,可万万没想到,这公孙贺竟然能抓获阳陵大盗朱安世,曲线救国之策不但未动太子党羽分毫,反而还让圣驾对其赞赏不已,这等落差让江充如何忍得?

“江兄,看来此次你还是棋差一着啊!”杜周的似笑非笑令江充愈发难忍,他不禁冷哼了一声,道:“究竟鹿死谁手,还未可知呢!”

杜周闻言好奇道:“莫非江兄还有后手?”

江充望着诏狱深处幽暗的牢房,眼中闪着幽冥的光,如同一条吐着信子的蛇,阴声道:“不是还有这朱安世吗?”

----

“什么,朱安世上书陛下?”公孙贺不可置信对望着前来向他报信的心腹下属问道,“此事可属实?”

来人点了点头,道:“回丞相,确实无疑!”

“可知他上书陛下,所言何事?”公孙贺追问道。

来人摇了摇头,道:“这个…不知,只是朱安世为丞相所抓获,不知他上书之事是否会累及丞相。”

公孙贺不屑道:“此人遭朝廷多年追捕,老夫亦是顺势而为,他又有何本事累及老夫?”

“只是,此人身在诏狱之中,如何能有本事上书陛下?”公孙贺不解道,“此事倒是疑点颇多!”

半晌沉默后,公孙贺对来人道:“你去查明是何人替他上书?又因何事上书?报与我知!”

就在来人离府不久,大批廷尉府官兵包围了丞相府,公孙贺闻报大惊失色,还未来得及走出内宅便遇上了迎面走来的廷尉杜周,公孙贺当即便沉下脸道:“不知廷尉大人带人围我丞相府,意欲何为?”

杜周一声冷笑,向着未央宫方向一拱手,道:“奉陛下口谕,捉拿大不敬之徒公孙敬声,公孙贺教子无方,知罪不报,与公孙敬声同罪!”

公孙贺闻言大为诧异,忙道:“我儿何时犯下大不敬之罪?我要面见圣上!”

杜周睨了公孙贺一眼,冷声道:“丞相还是省口气吧,陛下如今已被你父子气病,如何还会见你!”

“带走!”杜周一声令下,兵士迅速拿下了公孙贺与闻声出来的公孙敬声,卫君孺见此情形,顿时惊得人事不省。“诬陷之罪,何患无辞!我要面圣!我要面圣!”公孙贺大声叫道,却无人理会他,只有诺大的丞相府回荡着公孙贺愤慨的叫声。

----

待卫子夫知道消息,已是两个时辰后。卫君孺惊惧醒来,顾不得形容不整,当即匆忙入未央宫,如今她唯一的指望就是她的妹妹,当今大汉朝的皇后卫子夫。

“皇后!皇后!”卫君孺几乎是哭喊着进了椒房殿,她的仪态尽失令卫子夫不由心中一震,“姐姐,发生了何事?你慢慢说!”

卫君孺嘶哑着嗓子,泪流不止道:“皇后,丞相…和敬声…都被廷尉府带走了!说,说…是对陛下大不敬…”

“什么!”卫子夫闻言脸色大变,震惊道:“丞相和敬声都被廷尉府带走了?”

卫君孺无言地点了点头,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几乎让她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不知疲倦地淌了又淌。

“对陛下大不敬,是何大不敬?”卫子夫扶住卫君孺好声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卫君孺摇了摇头,泣声道:“丞相只高声喊道,‘诬陷之罪,何患无辞’,丞相被抓之时坚持要面圣…”

卫子夫睫毛微微一颤,目光之中带着忧色,对卫君孺道:“以丞相之贵,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令陛下下诏捉拿定非小罪,姐姐暂且回府等候,我这就去建章宫面圣!”

“皇后…”卫君孺握紧了卫子夫的手,红肿的眼中充满担忧和期待,卫子夫朝她点点头微微一笑,虽是无言,却胜过万语。

----

北风凌冽,出了椒房殿顿时一股寒意直冲胸际,但卫子夫知道,这股寒意不仅来自于温差,更多的,是来自己于心底的寒冷。

从何时起,昔日情深意笃的君王变得日渐疏离,从何时起,昔日的信任变成了猜忌,又是从何时起,身边的敌人越来越多,以至于攻击完太子,又攻击丞相。

公孙贺对自己和太子而言意味着什么?不仅是可以相互信任的亲眷,还是在朝堂中赖以稳固的倚仗,如今他的骤然下狱暗示了什么,卫子夫不敢往下深想。

轿辇距建章宫越来越近,卫子夫心中的不安越发扩大,自建章宫落成以来,她去的次数寥寥无几,这些年来,她守着冷冷清清的椒房殿,与高高在上的圣驾维持着帝后的举案齐眉,唯有心中的落寂与疏离,随着一年又一年时光的流逝,在午夜梦回时一次次咬噬着自己。

“皇后,建章宫到了!”芸娘在轿外提醒道。

“哦…”卫子夫轻轻应道,这才将纷乱的思绪收了回来,未几,一个小巧的锦盒从轿中递了出来,“芸娘,将符节交予门侯检验。”

“诺!”芸娘接过应道。

“如今连见他一面都如此之难…”卫子夫心中暗自叹道,待门侯检验过符节方才放行,轿辇重被抬起,跨过了龙华门,穿过建章宫前殿往后殿而去。

天梁殿中锦帷低垂,熏香徐徐,刘彻正倚坐榻上由赵嫣侍候着服用药汤,听闻皇后求见,不由眉头一蹙,沉思了片刻方道:“宣!”

“皇后求见陛下定有要事,妾身先行退下了!”赵嫣善解人意道。

刘彻微微颔首,这些年来有赵嫣在身边服侍着,刘彻感觉十分舒心。尤为难得是,圣眷日隆,却不见她有丝毫骄纵,反倒时时细心,处处体贴,这令刘彻颇为赞许。

不多时,卫子夫便随小黄门入了殿内,遇上正行离去的赵嫣,见赵嫣手端瓷碗又闻殿中药味,心中不由一紧,向刘彻见过礼道:“妾身不知陛下圣躬有恙,未能在旁侍疾,请陛下降罪!”

刘彻罢了罢手,道:“皇后不常来此,不知朕有恙亦在情理之中,赐座!”

“多谢陛下!”卫子夫起身在一边的垫子上跪坐了下来,柔声道:“陛下在病中,妾身本不该提及此事,然事关丞相父子,妾身…”

未等卫子夫说完,刘彻便道:“皇后此来可是为丞相父子求情的?”

卫子夫微微垂眸,只道:“不知丞相父子所犯何罪,令陛下如此动怒?”

刘彻对站立一旁的小黄门道:“将案卷拿予皇后!”

小黄门应声诺便将案上的卷轴抽出一册,呈给了卫子夫,卫子夫满面狐疑地打开卷轴,才看了数行脸色便大变,越往下看,神色越是震惊,待一卷看完,已是惊得说不出话来。

“皇后看的如何?”刘彻望着卫子夫大变的神情,徐声道:“此等罪行,朕捉拿丞相父子下狱不为过吧?”

卫子夫手握卷轴,手心已是冷汗涔涔,闻言忙伏地道:“陛下恕罪!臣妾不知敬声犯下这等大罪,但妾身尚有疑问,这卷上之言乃是阳陵大盗朱安世所言,陛下可曾查实?”

刘彻闻言脸上怒气上涌,语调也变得严厉了起来,“朕是这么好诓骗的吗?卷中所举公孙敬声之罪状,朕已派人逐条查实!这厮与阳石公主暗通款曲也就罢了,竟还敢在甘泉宫驰道上埋下木偶诅咒朕,朕如何忍得!”

看着刘彻盛怒的神情,卫子夫的心中掠过一阵很不好的预感,她想说些什么,但最终只是抿紧了嘴唇,什么也没说。半个时辰后,卫子夫走出了天梁殿,她的目光扫过昏暗欲雪的天际,显得深沉而忧伤,一切自有命数,该来的,始终会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