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秦汉纵横家 > 第495章 辅政公殿内善辩

秦汉纵横家 第495章 辅政公殿内善辩

作者:小李相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陆言见刘盈答应,心中颇为欣喜,当即跪拜道:“多谢陛下体谅,明日微臣便遣返家妻与两子,如此陆氏祠堂的先祖也不会怨念臣不孝了。”

“先帝以孝治天下,老师有此心朕自当欣慰,然老师于汉有功,子嗣如何不裂土分封,承袭祖业,故而朕当封陆元为侯爵。”刘盈颇为认真地说道。

“陛下若真有孝心,当秉承先帝遗志,当初先帝出征,曾言非有功者不得封侯,想来陆元年幼,有何功德,当为庶子也。”陆言颇有推辞地说道。

刘盈心中踌躇不决,良久方才说道:“既然如此,关于陆元封侯之事日后再议,另外姑母的灵牌,朕会派人好生护送。”

陆言听罢,脸色颇显欣慰,“臣多谢陛下厚爱,此处终究不是谈话的地方,还请陛下移步回宫,诸事臣自会料理。”

怎么说刘盈现在也是皇帝,总不能在此守丧,毕竟国家尚有事务处理,故而行礼告退。

长乐宫中,吕后听闻刘盈身兼国事,竟私自前往学宫看丧,心中颇为不悦,身为帝王,纵使丞相薨,也大可不必这般兴师动众,况一妇人也。

当日刘盈回到未央宫之后,便被吕太后叫去,母子叙礼毕,刘盈亲自递茶水,“母后何事宣儿臣?”刘盈见吕太后面色难堪,很是低声地说道。

“母后且问你,今日是否朝中事未毕,汝便离殿,前往学宫看望妇人丧事,此为一国之君可做之事否?”吕太后颇为认真道。

“辰时老师未来上朝,儿臣心忧,故而前去探望,正所谓师徒、君臣、父子皆要恭敬行事,儿臣不过效古而已。”刘盈慌忙解释道。

吕太后见其解释的有点道理,一时间也无法反驳,当即转移话题道:“辅政公之姊去世,可有什么安排,亦或是有求于汝的事情?”

刘盈见状,面色踌躇,“这个?倒是有件事情,老师希望朕允许其家妻儿女前往临淄,为陆氏祠堂守灵。”

“当真是糊涂!先帝在时,建立学宫、教养其子女,目的何在,皆是为了其家小留在长安,而今先帝驾崩无多时日,汝竟答应遣返其家人,当真是胡闹!”吕太后指着刘盈的鼻子说道。

先帝驾崩未发丧的时候,陆言大义凛然地站出来,阻止滥杀功臣的事情,倒使得吕雉对其颇为信任,然其功过三公,权倾朝野,不得不防啊,今陆言欲将子女遣返,更是使得吕雉心忧。

想来朝中先臣皆是陆言的党羽,纵使萧何平时也对其恭敬三分,若是借着先帝驾崩未久,谋朝篡国,他们母子定是祭品。

“可是儿臣已经允许他们就国,君无戏言,还请母后勿要多疑。”刘盈胆怯地说道。

吕雉冷哼道:“君无戏言?难道还能比得上大汉的江山,汝明日将平南王召来,哀家亲自阻拦,借机封陆元为侯,使其不得就国,至于陆芸母子,不必多管。”

“儿臣谨遵母后之命,然老师忠心天地可鉴,还望母后莫要因此使得朝廷权臣翻脸。”刘盈很是直接地说道,吕雉闻言,略微颔首,这些事情自然不需要刘盈来教他。

次日清晨,陆言刚准备为家人收拾行李,便听闻吕雉来召,身为辅政公,国事再小,也是大事,家事再大,也是小事。

长乐宫内,吕雉已经备好佳肴,而陆言并不是孤身前来,还带着其子陆元,两人行礼毕,分宾而坐,陆元虽只有**岁,但甚是知礼。

吕雉见状,很是高兴地说道:“元儿也来了,来到这边做,让哀家看看元儿个子有没有长高啊。”

陆元当即躬身行礼道:“启禀皇太后,草民乃是卑贱之身,不敢近前,恐玷污国母仪容,今于殿前已是草民荣幸。”

吕雉见陆元如此会说,心中甚为满意,“辅政公有其子,此生不愧也,然无官职,甚为可惜,不若留在宫中,伴王左右如何?”

“多谢太后厚爱,今子年幼,虽知书达理,但不通朝政,免得与陛下玩耍,误国误民,成千古罪人。”陆言慌忙解释道。

陆元表现的很是得体,反而使得吕雉更加忧心,从小这般,长大何如,不若加以教导,日后难免不引得汉乱,若是放走,犹如纵虎归山。

“先帝在时,郦生早死,为汉有功,遂封其子为侯,今辅政公为国为民,子嗣未得受封,上至商纣,不曾有也,故而承公之大业,册封为临淄慧侯如何?”吕雉缓缓说道。

不待陆言开口,陆元却抢先说道:“草民无功于国,不敢受封,只愿如父亲一般,教书学礼,为大汉育才,还望太后收回成命,免得传到宫外,言上不尊先帝遗志。”

这番话字字珠玑,吕雉听了都略显惭愧,陆言见状,立即说道:“元儿且出去等候为父,不得乱走。”

陆元不知何意,只得无奈退殿,陆言心中自是明了,其子这次表现的似乎有点过了,如此只会让吕雉更加生疑。

“辅政公为何支走元儿,难不成有何不妥?”吕雉亦是茫然地问道。

陆言略作思考,方才说道:“非臣夸奖犬子,太后以为如何?还请如实告诉微臣。”

“元儿心性聪慧,善口才,处事认真,乃是大才,非哀家奉承,此子之才日后绝不输于辅政公。”吕雉很是认真地说道。

陆言颔首,“臣亦是如此认为,故而才将其遣回故里,不封任何王侯官爵,若是此子入官,难免不把持朝纲,商之伊尹,周之姬旦,秦之李斯皆贤才也,臣恐者非此也,唯其心术不正,欲乱汉家江山,今臣将其送走,未有官职,便无兴风作浪之本,不管忠臣,亦或是奸臣,终究一学宫先生。”

“今太后防臣,故而留用此子,若是太后万年,陛下暗弱,认命其为三公九卿之列,岂不是引火上身。”

“太后以为臣是保全自身,故而遣走家人,实则不然,臣不过是欲送走陆元,免得其扰乱社稷,日后微臣年迈,独自返乡即可,朝中任人,需陛下可掌控,此乃臣之所虑也。”

吕雉在旁,频频点头,“辅政公当真深谋远虑,哀家几乎错怪大人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