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秦汉纵横家 > 第343章 汉王登坛拜上将

秦汉纵横家 第343章 汉王登坛拜上将

作者:小李相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8: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刘邦听闻陆言如此说,只是苦笑,“侯爷莫要如此安慰我了,那老村夫平时挺敦厚的,关键时候当真不如一随从尔。”

“兄长此言差矣,起义之初,兄长仅有两县,且有一县被雍齿夺去,这般相国都未离去,何况今日占蜀地百里,何有离开之由。”陆言缓缓的说道。

“侯爷有所不知,人心似水,哪有不变之理,现下果然是老天让季偏安一隅啊。”刘邦举杯长叹道。

王宫诸事不提,且说韩信只带两部兵书,一路东去,策马至午时,方才来到**涧,果真山中瀑布水流湍急,那石桥却已不见了踪影。

韩信只得将马系在岸边,自己估摸着时间,萧何从南郑深夜策马,经多巡视,路遇夏侯婴,只说韩信向东行去。

萧何稍微喝杯茶水,又向着东方追去,夜深路途多险阻,萧何亦无退却之意,直到深夜,映着月光方才看到马匹在溪边饮水。

心想定是前有溪水,韩信过之不去,故而在此等候溪水落下,可见乃是天不绝汉,否则必然失去一员大将。

萧何很是激动的从马上跃下,此刻的韩信正在石桥前用火光读阅兵法,见到远处有动静,不免有些紧张,毕竟荒郊野岭,易有野兽出没。

“敢问何人在远处,还请报上名来!”韩信当即举起火把问道,萧何见状,慌忙摆手,快速向着韩信走去。

“内史勿忧,乃是汉相萧何,特来寻内史回去,共同议论国事,寻求出蜀地之法。”萧何很是直接的说道。

韩信表面上略显茫然,但内心却很高兴,“既然如此,还请相国回去吧,汉王不用某,回去又有什么用。”

萧何面带倦容,有些疲惫的坐在旁边的石头上,“内史休说如此之言,此次若回,汉王不重用内史,何亦随内史一同离开。”

“哎,纵使相国与汉王亲近,但王终究是王,相终究是相,相国何来如此有把握之言,莫要拿某取笑才是。”韩信当即摆手道。

萧何见韩信脸色不信,当即从袖中取出帛书,“何于此立下文书,这般行事,敢问将军信否?”

旁边的韩信只是沉默不语,萧何慌忙从马匹上取下墨笔,在火堆旁写下字据,又用自己的印绶盖章,双手奉与韩信。

“何这般,难道内史心中还有屈才之怨?”萧何颇为无奈的说道。

韩信立即起身行礼道:“相国盖印立书,重言自然相信,今日天色已晚,明日便与相国同回南郑,以助汉王。”

萧何闻言心中大喜,彻夜未眠,次日当即策马与韩信同回南郑,此时的刘邦对萧何已经是心灰意冷,忽闻萧何从东而回,犹如至宝失而复得,当即罢朝前去迎接。

王宫外,萧何衣服略破,头发凌乱,韩信则是立在其身后,“相国为何弃朕而去?当真是愁煞朕也,若非兄长好言相劝,朕恨不得诛杀老村夫全家!”

萧何连忙叩首而拜,“启禀大王,臣不过是助大王挽留大将罢了,否则大王再无出蜀地之日,今人已带到,何无愧矣。”

刘邦当即挽起萧何,有些疑惑的向身后看去,正是自己钦命的治粟内史韩信,“竟为一内史,使得相国如此疲惫,当真值得否?”

身后的陆言亦是走上前来,“兄长,哪有值与不值,纵一小兵也值得,况重言身有大才,子房兄长亦是与我书信。”

陆言说罢,当即从袖中取出张良的书信递与刘邦,刘邦则是有些迷茫的接过书信,“此乃张子房书信?”

“其中之言,并无半句虚词,还请兄长定夺!若是不从,子玉便不能侍奉兄长,愿归隐山林,待楚霸王囊括天下再行入朝为官。”陆言说罢当即躬身跪拜。

旁边的萧何亦是同时跪拜道:“吾随侯爷之言,若大王不拜韩信为上将,掌倾国之兵,何便做一山野村夫!”

刘邦立在宫门前,很是仔细的看着张良的书信,其中备言韩信之才,又观陆言萧何跪拜在地,心中亦是左右为难。

想来,若韩信无才,张良何来亲笔书信,萧何怎会趁夜而追,而且陆言多方举荐人才,未尝有错,今拜无战乱,拜韩信为上将,且看他如何治军再做定夺也无妨。

刘邦心中计定,当下便搀扶起萧陆二人,“侯爷相国如此推荐,朕如何敢不用,二位随我来,朕于宫中亲自发放诏文,封其为汉上将。”

陆言与萧何相视,依旧站立不动,“朕已经答应封韩信为上将军,两位难道还有什么不满?”言语间颇为无奈。

陆言当即行礼道:“古来封将止有文书?子玉来看似乎有些不妥?”言罢,当即看向了一旁的萧何。

“何遍观古籍,未曾听说拜将如此之简,臣尝闻古之拜将,需沐浴静心三日,而后登坛祭天,昭告文武百官,亲自于拜将台朗读诏书,后赐印绶,交兵权,如此繁琐,在何看来,尚属简易,今止有诏书,恐难以使得群臣信服。”萧何缓缓的说道。

刘邦在旁听闻此言,不免有些皱眉,“樊哙、周勃、灌婴等人亦是朕之爱将,何曾如此厚待?今不过一淮阴小将,曾受胯下之辱,这般厚待,只会让天下人嗤笑我汉无才可用,竟厚封楚之弃将。”

“兄长此言差矣,樊哙诸将勇无二,谋平常,况今时不同往日,正值汉用人之际,何谈他日之辱,莫非兄长用人真如一面之见,疏于他人之言?”陆言摆手道。

刘邦见状,面色稍显羞愧,“既然如此,朕亦不再多言,择日登坛拜将,只不过若韩信无才,此之过侯爷可愿意承担否?”

“兄长放心,若重言才不及樊哙诸将,子玉愿负荆而来,任凭兄长责罚!”言语间很是笃定。

在萧陆二人的极力劝谏下,公元前二百零六年末,韩信终在蜀地封为大将军,掌管南郑所有军队。

而且樊哙、周勃、灌婴、王陵等人皆听任于韩信,若有冷眼相对,心存不服者,汉王自有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