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冥府摆渡人 > 第一百六十八章:要信仰科学

冥府摆渡人 第一百六十八章:要信仰科学

作者:一炉香灰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5: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道人说,他能医好自己老母亲的瞎眼,莽夫范玉峰居然给道人下了跪,磕了头,还磕的“砰砰”作响。

范玉峰的儿子宝儿见爹爹跪下磕头,也有样学样的跟着跪下磕头。

道人赶紧一个挥手,隔着好几步的距离,范玉峰和儿子宝儿就感觉到一股力量将自己架了起来。

道人再次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

此时,看着身边的宝儿,范玉峰就产生了一个想要儿子拜道人为师的想法。

只是此时治疗老母亲的眼睛是首要的事情,所以虽然有这么个想法,但是他还是暂时给压了下去。

接下来,道人就像是郎中开药方一样,开出了一张纸的药材。

说是药材,其实有的根本不用花钱就能弄到,只是可能有点费事而已。

比如药单上其中的一种材料为百草霜。

其实就是锅底灰。

这种材料需要取烧柴火的锅底灰。

这个在古代是非常常见的一样东西,无论是在古代的城市还是在乡村,想要找到这个东西是非常方便的。

但是在现代社会,这种东西可能只有在稍微落后一点点的农村才能弄得到,在城市里更不用说了,很难能弄到。

烧煤气的锅底灰是不管用的。

但是,现代社会有一法子,可以达到和正宗的锅底灰一样的效果,就是可以用七章旧邮票烧成灰来代替锅底灰,有同样的功效。

道人给范玉峰开出的方子,花钱不多,但是种类很繁杂。

他花了将近三天的时间终于将所有的材料都凑齐了。

这天,范玉峰将所有的材料都一股脑的交给了道人,道人认认真真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所有材料都没有问题之后,便开始着手给范玉峰的老母亲治瞎眼了。

他将说有的材料用小石磨磨成细细的粉,然后将这些粉倒入水中用棉网过滤,过滤出来的大颗粒再次上石磨研磨。

这样一次次的重复研磨之后,所有的材料便成为了细细的粉末,最后,道人将所有的粉末压制成了一张纸。

自东汉时期造纸术改良之后,造纸的技术就在民间多有流传,很多人都会简单的造纸技术。

而道人正是用范玉峰找来的这些材料制成了一张略微粗糙的纸张。

范玉峰还是第一次见识到造纸技术,道人在他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不少。

“道长,你费这么大的力气,就是为了造一张纸啊?”范玉峰不解的问道,“这跟治疗我母亲的眼疾有关系吗?”

“自然是有关系的。”道人淡淡的说道,至于他造一张纸和治疗眼疾有什么关系,他也没有讲太多。

纸张做好之后,正好赶上一个好天气,一天的时间就晒干了。

晒干后的纸张仅仅只有巴掌大小。

道人将纸张细细的裁成相同的两半,然后拿出自己的金笔在上面画上了非常精致的两道符咒。

原来,道人是将范玉峰找来的所有材料制成了两张纸,然后在纸上画上了符咒。

范玉峰很是纳闷,道人到底是要用什么方法治疗自己母亲的眼疾的?

一般古代医生治病,讲究个

望闻问切。

这个老道不号脉不说,还将自己开出的药方制成了符,范玉峰本以为那是用来熬药的。

他严重怀疑道人是在坑自己,就是想让他帮自己找制符的原材料。

可是碍于道人的本事,范玉峰也不敢造次。

他提醒自己要耐心等待,到最后看情况再说。

即便自己打不过这道人,但是骂他两句“臭鼻子老道”解解气也是极好的不是?

再说了,兴许这就是他治病的方法也说不定呢。

其实,很多人都以为道教就是抓抓鬼,招招魂,念念咒之类的,其实,纵观整个华夏历史你会发现,其实道教除了研究灵异之术之外,对科学的探究也有很多。

可以说,天下的宗教无不是强调对神的信仰,而科学则是对真理的探索,二者之间不能共存,更不能相通。

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华夏的道教却做到了信仰与科学的完美结合,并且在科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可以说,在别的宗教教派看来,华夏道教就是一个“奇葩”,别人都信仰神,它却信仰科学。

你说道教法术不科学,可能这种不科学才更为科学。

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世界是由神创造的,不同的教派中有不同的神,唯有道教认为世界的形成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常清静经》中说: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常清静经》是道教的经典,开篇就点名了天地是因为“道”而生,道没有名字,没有主管感情,日月因为它的存在而运行。

通过对《道藏》的研读,我们也可以知道道教的认知中,宇宙的最初是混沌的,无边无际,无内无外,无矛盾,无混杂,无生灭,无是非,无清浊高低,是“一炁”产生某种变化,从而导致宇宙产生物质,形成了世界。

这与现在的宇宙大爆炸形成理论不谋而合,一毛一样。

有人可能会说你瞎说,道教不是认为是盘古开天的吗?

盘古不就是道教中的神吗?

其实,盘古开天的传说最早是出现在古籍《三五历记》当中的,这本书记载的多是民间传闻,并不被道教所认可。

国外有个人叫做哥白尼,因为提出了日心说与神学相违背而被判火刑处死。

但是在道教当中混,你要是没有电科学上的成就,你都不好意思出去混社会。

道教的终极目标就是长生不老、白日飞升。

华夏晋代天师葛洪为了能飞,研究了“飞车”这个课题,并在他的著作《抱朴子》当中留下了“或用枣木为飞车,以牛革结环,剑以引其机。”的记录。

这段的意思翻译一下就是说:

用枣木为主体,用牛皮绳捆绑,用剑来作为牵引,能让物体飞起来!

经过研究之后,葛洪所叙述的其实就是现在社会的竹蜻蜓,其原理与直升机相同。

炼丹,是道人们的另外一个课题。

华夏大唐时期的孙思邈在其著作《诸家神品丹法》的第五卷当中,记录了自己炼制

火药的全部过程。

直到现在很多行业依然需要这样炼制火药。

占星与术数也是道人的必备技能。

在华夏古代很多道士都能通过术数推算出日月星辰的变化,能很准确呃预测出日食、月食,而这种推算需要极其高深的数学素养。

华夏古代数学能领先于世界于此有很大的关系。

而到了近代社会,华夏在术数方面落后,于道教的没落和被打压也有很大的关联性。

而在华夏古代,每个道士其实都是有副业的,大部分的道士的副业其实就是大夫,也就是郎中。

想华夏古代的张仲景、孙思邈、葛洪,可以说就是这些人奠定了华夏中医理论基础的医学家,无一不是道门中人。

一九二八年,一个外国人因为发现了“恙虫病”而获得了诺奖,但是恙虫病的发病原因和其预防治疗,早在几千年前就被道教天师葛洪记载了下来。

现在社会的狂犬病疫苗是由生病的狗脑子当中提取出来的,但道教古籍《肘后备急方》早就说明了:

杀所咬之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

在仔细研读华夏历史,你会发现,豆腐、指南针的发明也都与道教有关。

华夏古代的数学、化学、医学着、自然学、天文学也全都起源于道教

所以有人说,与其叫道教为道教,不如叫它为科学院来的更为合适。

古代的华夏能如此的辉煌与道教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每当天下有变的时候,他们总是奔走在最前线。

每当天下太平的时候,他们又能静下心来研究自己的课题。

所以很多人说道教是个奇葩的宗教,别的宗教在追捧神明,而道教却在追随科学。

˚‧º·(˚˃̣̣̥᷄⌓˂̣̣᷅)‧º·˚

言归正传,自道人将那所有的药材支撑符咒之后,也就意味着基本上已经将全部的前期准备工作做好了。

这天,道人掐算了时间之后,便让范玉峰将老母亲请到床上,平躺好。

然后道人将那两个小符咒敷在了范玉峰老母亲的眼上。

“老人家,一会儿可能有点疼,你要坚持一下、忍耐一下。”道人提前给老人家打预防针,别一会儿忍不住起来跑掉了,那前期做的这所有的努力就都瞎子点灯白费蜡了。

老人很是坚定说:“我都活这么大岁数了,什么苦没有吃过,什么罪没有遭过,你来吧,我能撑得住。”

老人很是激昂的说道,但是道人还是不太放心,示意范玉峰扶住他母亲的肩膀。

范玉峰会意,将手轻轻的搭在老人家的肩膀上,说道:

“娘,不用怕,儿陪着你,一会儿你就能看到我了。”

“嗯,有儿在身边,娘什么都不怕!”老人质朴的语言,惹得道人心头一热。

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了,道人口中念咒,双手快速的打出数不清的手印,突然,道人双手掐成指剑,朝着老人家眼上的两道纸符暴喝一声道:

“燃!!!”

就在这时,敷在范玉峰母亲眼睛上的两道纸符同时“噗”的一声双双燃烧了起来!

顶点地址:

移动端: 感谢您的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