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 第三百七十四章 开始搞事吧

当日夜里,房间里传出了数声惨叫,也不知道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总之,楚云次日是顶着两个熊猫眼的。

并不是操劳过度,倒像是……

被打了?

见此情景,绿衣有些莫名其妙,因为武蕴儿总是有些害怕地看着楚云,似乎是有些愧疚?而楚云是一脸幽怨?

那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楚云的眼眶好悬还是在春试的时候好了许多,至少痕迹非常淡,别人也看不出楚云有被家暴过的样子。

三月三,草长莺飞,是一个很好的日子,科举,也正式开始了。

会试,能走到这一步参加考试的,基本上出去都能混个官当了,至于能有多大前途,那又另说了。

会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从翰林和教官中任命主考二人,同考八人负责。正主考由翰林出身的大学士担任,副主考由翰林院或詹事府的长官担任。

总之,就冲这么多人监考,而且还有严格的责任制度,楚云都莫名有种回到了当年高考的感觉,而这个科举似乎比高考还要严格一些,高考考生作弊,也就是取消考试成绩而已,科举如果发现作弊,这可是要坐牢的,而且相关的责任人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所以啊,这会试的考场,虽然还是礼部负责的,但是楚云反倒不担心江阳搞事情。礼部上下也是有权利斗争的,江阳并没有完美地控制住礼部,像上次监考楚云的,就是典型的中立派。

这才让楚云少受了一点折腾,而这次会试了,江阳尽可以安排心腹监考,还有一些事宜,全都可以让信任的人来做,但会试可是中央级别的考试,容不得别人耍手段。

所以江阳想要折腾楚云,也最多是小小刁难一下,对楚云不会有太大的伤害。虽说会试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的方式也差不多少,江阳也可以继续找人使绊子让楚云坐臭号,但这次不知为何,楚云并没有被刻意针对。

也不知道哪个倒霉蛋坐了臭号,不过如今春意尚寒,倒也没有楚云当初那么凄惨了。

每次科举的时候,朝廷总会出现点问题,刚好楚云在科举,顾及不到。

在这九日,二皇子、三皇子、四皇子,纷纷上书称关心宣德身体,要求回京,宣德都应允了,等楚云考完试,召回三个皇子的圣旨已经发出去了。

楚云顿时觉得科举结束了也索然无味。

和大佬战斗起来,一个科举真的没有什么用,而楚云还得了宣德之前的讯息,自然是知晓,这战斗是一触即发的,等其他几个皇子回归京城,那京城肯定会热闹得很。

楚云就这样一天天等着,等到几个皇子快马加鞭赶回了京城,楚云也得知了会试的结果,并且成功参加最后的一步殿试了。

宣德的病似乎好了,殿试是他亲自主持的,在开始的时候露了个面,礼部其他重要官员从旁协助。

参加殿试的一共不到二十人,这二十人里面,还有几个是楚云相熟的人,吴敬贤赫然在列。

这些人都是这一届大夏的人才了,宣德环伺了一番,便开始出题了。

“去年秋深之时,燕国无辜叩关,破我城门,杀我子民,雁门城破,他潼关险遭沦陷,百姓流离失所,对燕国,诸君,你们怎么看?”

这就是宣德出的题目了,这个题目的立意其实很广泛,从双边关系可以写,写对外政策可以写,这殿试本来就是策问,就是看诸位学生的看法了。

而在其他人愁眉苦脸思索的时候,楚云却觉得,这简直是一道送分题好么……

论及边关战事,谁能比的上他了解得多?而且,这个题目也主要是考验对皇帝的意思的理解,而楚云对宣德的了解,又怎会不知?

所以,他只需要简单说说,燕国多么可恶,多么该打,要怎么去打,妥妥的就是满分了,在别人还在纠结立意的时候,楚云连标准答案都知道了,这还怎么玩?

然而,楚云却没有真按照这样写,他写的题目是:《导致雁门关沦陷的罪魁祸首是谁》这类的命题。

别人来写这个题材还好说,楚云写,其实有点尴尬呀,罪魁祸首不就是楚钰么?然而,楚云在自己的文中,把罪魁祸首锁定成了五皇子,并且有理有据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最后得出结论,雁门关虽然已经收复了,五皇子还是必须死!

楚云这一手操作要是让人看到了,绝对会一脸懵逼,你这是闹啥呢?

楚云可以回答,我这是在搞事情!

且不说他早就从雁门关的沦陷中,找到了几点五皇子的过失,这是一个非常好用来攻击五皇子的点,楚云自然不会浪费,但促使他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是因为前些时日知道几位皇子即将回归,所以,楚云率先一步,朝五皇子开炮了。

这并非是楚云的一贯作风,楚云原本是那种隔岸观火然后坐收渔翁之利的,可这一次,他成了打响第一炮的人。

一个时辰之后,所有人的文章都写完了,由于楚云是最先交卷的,所以先看楚云的,礼部的阅卷官当着众多考生还有在场的官员,以及皇帝的注目下,清楚地将楚云的文章,一字字地念了出来。

楚云抨击五皇子的点有几个,一是他代天巡狩,却失察被人钻了空子导致雁门关丢失。

二是因为他拖拖拉拉,并且被很多人保护,分散了雁门关守军的兵马,导致雁门关守军损失惨重。

第三点……

楚云绞尽脑汁有的没得,把五皇子的罪状整理了十条,反正,还好是五皇子不在这里,在的话知道自己被楚云这样黑,估计当场要翻脸。

而楚云的十条罪状,也没有欲加之罪的意思,都是有理有据,不过,也不足以达到他想要的程度,五皇子当然不可因为区区一个考生的论文就真的被宣德处死,但是,若是宣德不能拿出完美反驳楚云的论点的东西,就必须要惩罚五皇子。

那些陪同的考官都震惊了,这楚云可真是大胆啊!还有些五皇子阵营的人,则是愤怒得不行,但是,又没有谁敢在殿前喧哗,是以,当阅卷的把楚云的文章读完之后,整个金銮殿都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啪啪啪。”

宣德忽然鼓起了掌,看着傲然立于人群中的楚云道:“好文章,好词工,倒是叫朕都无法偏袒端王了。来人啊,去传端王上殿,也让他品品。”

宣德嘴上说着不好偏袒五皇子,但场上有点眼色的,都从这个举动GET到了宣德对端王的偏袒之意,考生中有和五皇子走得近的,看向楚云的眼神就有些幸灾乐祸了,就算是和朝廷斗争没有关联的,此时心中也是暗喜。

毕竟这场上的所有人都是对手,能少一个就少一个,多好的事情!

唯独吴敬贤眼里写满了担忧,他倒是不知道楚云到底是个什么居心才会写这个文章,他只当楚云是那种仗义抒怀的义士。此时,吴敬贤已经想好了,若是呆会楚云被宣德责罚,他就算是冒着同样被宣德惩戒的危险,也一定会站出来给楚云撑个场面的。

是非曲直,公道自在人心,就算是皇子,吴敬贤也觉得错了便是错了,不应该偏袒。

过不多时,五皇子就被传唤上殿了,又听了一遍楚云的文章,一张脸顿时变黑,看向楚云的目光,也充满着不善。

楚云淡淡地看了五皇子一眼,从他的眼神中,楚云仿佛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卧槽,我把你当队友你居然这样害我?”

嗯,这是楚云脑补的。

因为之前五皇子试图把左目罗纱忽悠楚云的真相告诉楚云,在楚云看来,五皇子的状态可以标记为亦敌亦友。

既然有可能是敌人,那么直接当敌人打击吧!刚好,现在太子需要一个进攻的目标,五皇子正好合适。

宣德没有理会五皇子和楚云之间的眉来眼去,他问道:“端王,楚云所列举的罪状,你可认?”

“回父皇,雁门关有失,儿臣自知难辞其咎,儿臣甘愿受罚。”

出乎围观群众的预料,五皇子并没有任何反驳,居然非常坦荡地接下了这个罪责并且表示愿意承担责任。明明只要否认,根本什么事情都不会有。莫非,这是失了智?

楚云闻言却是笑了,他当然不会觉得五皇子是犯傻了,相反,他觉得五皇子比想象中要聪明能干许多。

刚才如果他否认这些罪状,那么,他自然不会受到多严重的惩罚,但是,却容易给人一种敢做不敢当的感觉。反之,他没有任何辩驳,就将楚云列举的罪状,一一认下了,别人便会觉得五皇子是非常敢于承担责任的,甚至在同时,会对楚云产生恶感,会觉得楚云有点无理取闹。

所以,敢于承担责任,是五皇子最好的反击方式。然而,楚云表示这种程度的攻击,根本无所畏惧。本来就是要和五皇子开战的,自然不可以是单方面地吊锤五皇子,双方得有来有往才行。

楚云提出了五皇子有罪的论点,五皇子亲口认罪,宣德就算是想偏袒,也是不可能的了,所以,他当中宣判道:“端王在北方主事期间,未能明察秋毫,致使宵小生事,以至于城破,人亡。其过失不能罔顾,从今日始,便罚禄三年,如若再饭,当革除端王的封号。”

“儿臣遵旨。”

五皇子一点都不心疼地跪下领旨谢恩了,而宣德让他退下之后,场上的气氛,才真的是彻底冷清下来了。

虽说五皇子被惩罚了,但众人还是觉得楚云现在是要完蛋了,扣除三年的俸禄,这根本就是等于没有惩罚,反之,写了这样的文章,楚云怕是和状元无缘了。

当然了,参加了殿试就有进士的身份,只不过,排位肯定不会高了。

很多人心中暗喜,宣德却道:“继续说刚才未能说完的事情,众生的文章,都被诵读过了,文中所思所言,具有所长,但这状元,朕觉得合该楚云所得,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宣德又是那种拿着商量当命令的玉器,众大臣同时在心里吐槽了一番,也有些不解宣德为什么要当中如此说。

这个宣布状元的方式,实在是太不符合礼法了。

一般来说,决定名次的时候,考生都要回避这个讨论过程的,然后静静等待考试结果,然而这一次宣德没有走寻常路,当庭便说出想要让楚云当状元。

这下还有谁敢反对?

即便是不喜欢楚云的人,也没有那个胆子赶去反对宣德。

所以,状元可以认定是楚云了。

接着宣德一一点了吴敬贤等人,吴敬贤捞了一个探花,还有一个叫做陈陌的,被宣德定为了榜眼,若干礼部成员,就像是打了个酱油,什么都没有做,事情就结束了。

而宣德今日所表现出来的精气神,就像是大病真的愈合了,完全没有什么病根的样子,那些以为宣德不行了,在上窜下跳的,现在便是惶恐不已了。

都以为宣德不行了,鬼知道宣德居然真的只是感冒一样,现在感冒好了,处理政务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么,宣德秋后算账怎么办?

宣德的表现甚至差点骗过了楚云,只能说帝王之家,所有人都是优秀的演员,楚云不得不服。

他考试时写的文章,仿佛没有影响,被宣德轻描淡写地揭过了,而现在,他们这批学生,特别是状元郎,探花郎,还有榜眼,都需要挂上红绣球去招摇过市。

这是一代代科举传下来的,总之,结束之后敲锣打鼓报喜什么的都还不够,官方帮你敲锣打鼓游街,让考生充分感受到这份荣誉,也同时让围观群众产生羡慕的感情,从而走上科举的不归之路,也是他们游街的意义之一。

就这样,楚云三人就像是要娶亲的男子,被众星拱月一般,骑着白马,慢悠悠地走在了街道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