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 > 第三百五十九章 不玄学也不科学

等楚云从科举考场里面完成第三场考试的时候,吴宇已经和武继业开始对簿公堂了,两人争吵了许久,谁都没有服谁的,所以,最后还是闹到了宣德面前去了。

反正两人都是有理的,若真是让他们争论,估计再争上个几个月,也不会有结果,所以这还是要宣德来决断。

矛盾的核心其实也就一个,武继业要钱,吴宇不肯给。

宣德被他们吵得烦了,直接拍板定论:以后兵部的钱不再由户部监管,改为由兵部自主决断,而这笔钱,是周期性地,有户部一次性给清。

武继业要钱,一年就只能要一次,这就是一年内军费的所有开销了,再要搞些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就不用来找户部了,户部不会给的。

这一下,就等于是把军队的最后一个束缚去掉了,吴宇怎么会不知道,就算不知道,自己节制的部门又少了一个,显然是权利的下降啊!

找宣德裁决,就得出了这样的一个结果,吴宇当然是不服的,只是宣德也没有给他不服的机会,在宣布结果之后,直接把他和武继业一起赶走了,演的倒挺像真的。

吴宇也是在回到家里撒气的时候才猛然醒悟过来,这天下谁最想把军队控制起来?

自古以来,兵权就是当权者最为关注的问题,财政权君主可能不会太在意,兵权却是皇帝万万不可能放松的。

现在宣德一步步地在给兵权解除封印,这是昏庸到失了智吗?

这不可能,所以,其实这一切都是套路!

吴宇想明白了这一点,也没有什么不服的了,惹不起惹不起,虽然搞不清楚宣德到底要干嘛,但吴宇却是知道站队错误是多么不理智的。

所以当武继业之后来讨要大额的军费的时候,吴宇没有过多推辞,说给就给了。

楚云听到以上消息,顿时震惊,他也就去参加了九天的科举,结果出来以后,这个大夏的天都变了……

可能有些人还没有察觉到什么不对劲,但楚云已经心中了然,战争的准备,已经开始了。

现在兵部已经完全掌握在武继业的手里,也可以说是在宣德的手里,就连财政也无法再节制兵部,那么,接下来宣德要做的,很可能就是北伐了!

想到这里,楚云忽然有点小激动。

总觉得大夏和大燕会有一天要打起来,这一天终于要来了。

不过,楚云是不可能去征战沙场的,现在朝廷的可用的将才还是有很多的,不需要楚云这个文官出面。

从兵部开始完全的独立自主之后,整个京城的气氛都有些怪怪的了,楚云嗅觉极为灵敏,自然不会在这种时刻出去搞事情,所以他一直呆在家里和武蕴儿玩耍,没有教狼人杀,但教会了武蕴儿玩斗地主。

有时候会把绿衣叫上,有时候叫的是梦云,如果楚云不在,那就是绿衣梦云,还有武蕴儿三个人玩了。

时间就在楚云宅成咸鱼的时候悄然溜走了,也是因为楚云现在也找不到比较好的打击对象,皇宫里面的线索调查,也暂时没有什么进度。

毕竟要拉拢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太监为楚云帮忙,难带还是挺大的,楚云往里面投了挺多的钱了,结果还是没有结果。

楚云倒是也不着急,他只是想要确认一个答案,什么时候调查出来,或者能不能调查出来,楚云又不是那么牵挂。

这想法也算是有些矛盾了。

过了月余,乡试的结果总算是有了,楚云那一日正在院子里面嗅着桂花,这桂花还是赵构送给楚云的,也算是赵构的一番心意了,不过楚云总觉得,在绿衣的照顾下,这个桂花树似乎长得要更好一些。

十月桂花飘向,一阵锣鼓声响便到了楚云的家门前。楚云听着动静出门来,之间一个头上顶着红缨帽子,骑着马,敲着锣鼓的人,手里带着报条在他的门前来张贴。报条上写着:

喜报

贵府老爷楚云应乡试高中

第一名举人

报喜人范进

楚云一看这名字,顿时一脸的卧槽,老铁,你自己不去中个举玩玩么?

这时候其他人也出门来了,楚云便掏出已经准备好的红包,递给那报子,得了他的一番恭维之后,又对许多的街坊邻居拱拱手……

好吧,他的街坊也就是对面的暗影卫了。

虽说这个举人来的难度不是特别大,但能中举,楚云心中自然也是有几分喜意的,毕竟他为了这个科举,可是被那连绵不绝的臭味折腾的够呛。要是到头来都没有中举,那楚云真的会暴走的。

按理说,楚云这中了举,原本是该好好设宴庆祝一番的,虽说也没有三两个朋友过来。然而,也就是在同一天,北方传来了加急快报。

“报,雁门关告急,燕国大将耶律宏基携十万大军攻城,雁门关城破,只在旦夕之间。”

从边关来的急报也不知道跑死了几匹马,总之,那个传令兵刚把消息传递给兵部,传到武继业耳中,便噗通跌倒,扑街了。

武继业只匆忙对人说一句:“照顾好他。”

便匆匆赶赴了皇宫。宣德听到这个消息也很是震怒,卧槽,朕还没有动手,你们先开打了?而且这么猝不及防!

每年的十月到十二月,都是边关战事的高发期,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正是因此,燕国经常会派人来抢夺胜利果实,然后和边军发生冲突。

不过,自从楚云的商队建立之后,燕国其实也不会因为粮食短缺来找雁门关的麻烦了,他们单纯就是想打架,所以时不时来找麻烦。

然而,他们出动,从来不会出动太多的人,一两千都算是大规模的入侵了,所以,这一次十万人……

整个草原的可战之兵,大概就是三十万了吧……

所以十万人真的有些夸张了,而且草原人的人均战斗力,基本上是要比大夏这边要强一点,而大夏这边,经常是以1.5倍的兵力优势,始终保持和燕国的均衡,甚至有时候还能稳压一头。

但这一次,守军的人数只够攻城人数的三分之一。

若不是雁门关据城而守,而燕国骑兵不擅长攻城,估计等传信的把消息传到京城,雁门关已经凉了。

宣德惊怒之下,也没忘记下旨。

宣德直接召集六部长官,顺便也把太子叫上了,其他人就懒得叫了,聚集太多人,也是浪费时间。

军情紧急,若非是需要这些人的配合,宣德估计都能直接叫武继业去干活。

现在内阁大佬都到齐了,还有赵构这个吃瓜群众,宣德直接下令道:“先赐封远征西将军武继业为讨燕大将,调拨三万兵马,前往雁门关支援。总领一切战事。”

不知道为什么,其他几个内阁大佬,一听到武继业要被调走,顿时都心里一松,反倒没有为这个战争担心。

武继业这个搅屎棍走了就好,万事大吉。

接着,宣德还给了武继业金牌,圣旨,还有宝剑。天子剑是权利的象征,意思是他谁都能砍一刀。现在武继业的权利空前的大。

但这也是因为宣德是要求他率领小部分人,快速驰援,这三万的援军,当然不可能是从京城里面调,而是从别的地方,给他这些东西,就是方便他行事的。叫上其他六部的,则是要求他们全心全意配合武继业的工作。不能在这个时候拖后腿。

虽说这次是燕国打了个先手,但宣德一点都不慌,雁门关可不是那么好攻克的,毕竟是一座雄关,而守将的能力,宣德也勉强能信得过。而宣德本来也是有意要和燕国打一仗的,只是没想到燕国先动手而已,这样,也刚好符合宣德意思。

这次双方都不要小打小闹了,都往死里打!

赵构有幸在第一时间获得了这个情报,从皇宫中出来,便匆匆去找楚云来府上商量了,而楚云在得知消息之后,顿时心疼得不行。

他的商会,还没有消息传回来,也不知道现在是怎么样了,不过楚云严重怀疑,如果雁门关城破,他的商会估计要脱层皮。毕竟燕国的人可一直比较眼红楚云那个商会的财产,若不是楚云的商队影响力很大,燕国人有了顾忌没敢动手,估计早就被吃得干干净净了。

而现在既然是双方交战,那么抢劫也很正常吧!

“你不是在雁门关呆过吗?守将守上个三天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赵构对打仗的事情可很是激动,恨不得能亲自赶赴前线,和那些人金戈铁马。当然了,赵构也只是想想而已,现在老婆孩子都在家里,他也走不开。也就只能和楚云聊一聊,过过嘴瘾了。

楚云思量了一番道:“边军的战斗素养还是很强的,并不会过度弱于燕国,更何况,我们有城门,在对方人多势众的情况下,只要关上城门不出去,擅长突袭的燕国骑兵也就发挥不了作用,所以殿下所言,不无道理。”

楚云本来想说,雁门关是不可能被破的,因为骑兵不善于攻城,而我方守将是个老将,时间多了不好说,三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况且,同为三关的玉门关、沧海关,也不会见死不救,他们要稍微近一些,雁门关告急,第一时间,应该就是给他们传信呼叫支援。

这种紧急情况的调兵是被大夏允许的,所以,在有增援的情况下,楚云觉得燕国可能会败兴而归。

只是,楚云觉得自己有点毒,生怕自己一口奶活了燕国,把自己这边奶死了,所以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只是表达了对赵构的认可。

赵构也欢天喜地的样子,却还是有些遗憾地道:“真可惜不能和表舅一起去征战沙场,那会是多么潇洒快活的生活!”

“殿下不喜欢现在的生活么?”

楚云眼看着太子妃燕依走过来了,忽然阴损地使了个坏,问了一个有诱导向的送命题。赵构当然不知道楚云这么会玩的,还很认真地回答道:“现在的生活,当然是有些无聊啊,每天就是种种花,还得学习如何处理政务,还是打打杀杀有意思。”

“是么。”

燕依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因为是在自己家里,之前也没有养成过通报的习惯,所以和楚云聊得正嗨的赵构,根本就没有察觉到燕依的接近,然后,就被抓了个现场。

他那个话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和燕依在一起的生活很无聊……

楚云眼看着这一对夫妻似乎要开怼了,立马默默地撤退了。都没有何人打招呼,反正现在两人眼里也只有对方,楚云便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虽然说知道这对也拆散不了,但楚云觉得折腾一下赵构,也是生活的一种乐趣,人啊,总要找点快乐的事情。

然而,楚云大概是快乐不起来了,在收到边关加急的三天后,边关再次传来加急快报,雁门关沦陷,守将战死,百姓不知死活多少。

这个消息顿时让所有人懵逼,这不科学吧?燕国人是怎么做到的,怎么可能这么快攻破城门!

不过,现在可不是研究可能不可能的事情了,而是燕国的破城,大夏瞬间就少了一个屏障,而且是非常关键的屏障。

破了雁门关,再往南,就只有一个潼关了,若是再被破,那么大夏的万里河山,都要被燕国的铁蹄踩在脚下了。

举国上下都是一脸懵逼,这个城,破的太不科学了,原本应该是一次反打的机会,现在却忽然落到如此危险的局面,好在算算时间,武继业的支援应该已经到位了,武继业镇守潼关,应该不会再让燕军南下了。

可是,这个城是怎么破的?

楚云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默默地往自己后背上插了个红旗。

但是,明明他也没有说出来,为什么还是破了呢?

楚云觉得这件事情,既不科学,也不玄学呀!

原本楚云觉得这事儿暂时轮不到他插手的时候,楚云却收到了宣德的传讯——

楚云,你怎么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