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大明小昏君 > 第141章 皇家字号

大明小昏君 第141章 皇家字号

作者:狼五叔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35:0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皇家二字,按朱健的理解就是皇室,皇亲国戚神马的,都算一家子人吧,这些亲戚在享受皇室福利的同时也得承担相关的义务与责任,有力出力,没力可以出钱嘛。再者,也不是只出钱没好处,挂个名誉顾问神马的头衔虚职也是有好处滴,至少可以刷点名声。

再说得远点,那些勋贵也马马虎虎算是帝党一派的人,因为海运生意的利益已经捆绑到一块,不说攒助了,花点银子买个名誉顾问神马的头衔虚职也是应该的。

朱健败家的速度实在太快了,金山银山也不够他挥霍,老是缺银子的他不得不再次打起这些亲戚勋贵的主意,由他口述,枪手代笔,一封封热情洋溢,叙述皇家亲情的家信很快就发送到各地蕃王的手里,至于那些皇叔皇兄皇弟们有什么想法,他真没多想,银子送到就行。

当然了,他这一次没有借钱,而是真的兑现好处,皇家名誉顾问的委任状就夹带在信封里,给银子就是你的,虽然皇家学院还没有正式成立,但绝对不是空白支票,骗你是小狗。

冠上皇家名头的东东可不少,比如皇家银行,银行的职能与作用就不废话了,朱健不是不想搞起来,而是因种种原因,短期内还没有时间、精力去弄,他只是把现代银行的业务发展什么的构思和许多相关的细节扔给他的顾问团去忙碌。

皇家顾问团是新近成立的,类似现今的幕僚团,帮着东主老板出主意、解决麻烦什么的,只不过皇家顾问团的职能极广泛,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虽没什么实权,但绝对是经常在天子身边转悠的心腹亲信。

皇家顾问团的团长由御用军师宋献策兼任,下设二个副团长分管工作,再往下就是组长与组员,有二十几人的规模,基本上都是怀才不遇的寒门学子,由宋献策、李精白、李信等帝党成员举荐,经过相关考核才能录用。

皇家顾问团里也有几个家境不俗的世家子弟,他们有才学,但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入仕,有的甚至入仕了还辞官,纵情山水之间,宋献策费了不少口水才说服他们进顾问团试水一下,这可以理解成那些世家大族在向天子释放善意,或者在试探天子的心思。

宋献策脸上带着一抹诡笑,大拇指在中食指上轻轻搓了几下。

朱健心神领会,把几份皇家学院名誉顾问的委任状以平时价格的三倍卖给那几家门阀世族,这可是狮子大张口,吃相非常难看,不过,那几大家的家主和长老们反倒松了一口气,他们本来就是想砸银子抱龙腿的,怕的就是天子不明白他们的心思,现在总算可以放心了,天子身边有高人指点呐。

有来自各种渠道的黑钱,有皇叔皇兄皇弟们热心支持,有勋贵和想抱龙腿的世家大族大力支持,开设皇家学院的资金一下就解决了,还有不少节余,这些银子可不是大明帝国的,所以全都存进朱健的小金库里。

一同在皇家顾问团里提上日程的还有皇家近卫团,朱健的打算是把京师三大营的五军营和三千营合并成皇家近卫团,下设十营,每营五百人,原二营的勋贵子弟或退伍,或挂虚职虚衔,如果有真本事可以继续留任。

士兵嘛,当然是征召清一色的农家子弟,经过一系列系统正规的训练之后就可以投入辽东战场,但可用的人才太少,只能从吕红娘的凤凰军团、李信的神机营和曹变蛟的狼营里抽调一些表现优良的老兵充任基层骨干,把架子先搭起来。

皇家近卫团是在五军营和三千营的基础上改编的,军费正儿八经的来自于帝国国库,超出部份全部由朱健自掏腰包解决,加上时不时的给将士们洗脑,妥妥的把皇家近卫团洗成了狂热的帝王近卫军。

在着手准备整编皇家近卫团的同时,朱健也分别给吕红娘、李信和曹变蛟下旨,允许他们把部队扩编成五千战兵的编制,至于武器装备暂时还无法全员装备,先把新兵训练好再说。

说到装备,一向以科技兴国为主方向的朱健当然紧盯着帝国的科研部门和军工作坊,现在中小型的炼钢炉已批量生产出来并投入使用,流水式的生产线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钢铁质量也得到极大的提升,打造出来的枪支质量也比以前好了一些。

随着各种机床钻床相继生产并投入使用,枪支的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但朱健仍不满足,继续加大对科研部门的资金投入,线膛枪是目前的主研究方向之一,相信不用多少时间,那些科研精英们一定会给他带来让人惊喜的好消息。

强军是立命的根本,不过朱健没有把军力扩张到丧心病狂的夸张地步,除了科研与军事,民生也是头等大事,如何让老百姓在天灾**的年代有口饭吃,不至于造他的反,他也是绞尽脑汁的想办法了,兴修道路桥梁水利等利民工程正在缓缓实施之中,大量的土豆芽已经种下去了,长势颇良好,过几个月就可以丰收了。

老天爷也给脸,下了几场大雨,一些干旱严重的地区得到缓解,老百姓淳朴,他们心里有了盼头,也不会背井离乡逃荒乞讨,跟着李自成、张献忠等人杀官起事,造他朱家的反。

最欣慰的是起事民军很快被败,陕西等重灾区的局势都在可控的范围之内,没有象原时空那样被打得稀巴烂,且波及全帝国,造成一连串恶性连琐反应。

朱健很忙,忙得焦头烂额,分身乏术,但就是忙死也不敢忘了民生大事,在皇家学院一事闹得沸沸扬扬,热热闹闹的时候,一箱箱刊印好的小册子悄然下发到各地的州府县镇的一把手手上,再由他们分派到各乡镇村落,由识字的人讲解给老百姓听。

小册子里印的是有关养殖等一些内容,跟给福建巡抚熊文灿的小册子差不多,区别是一个是海水养殖,一个是淡水养殖。

现代农村大搞立体养殖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百姓的经济收,把猪宿建在水塘上,猪食猪便掉进水塘里,正好当鱼类的食物。

水塘蓄水的作用是为了灌溉,同时也可以养鱼,鱼类不是随便放养的,分上中下三层水域鱼类,象鲢鱼等鱼类以上层水域的水草、浮游生物为食,青鱼、草鱼类喜欢在中下层水域生活,鲤鱼等下层水域,把水域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这是经过论证的科学养鱼方法。

在水塘的旁边可以搭建围栏养点鸡鸭,粪便可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天然绿色纯环保且提高收入。当然了,穷苦百姓是玩不起这种立体养殖方法的,只有有钱的地主老财才玩得起,虽然是教他们发财,但鱼类、鸡鸭什么的多了,价格自然也就便宜了。

真正适合穷苦百姓的方法就是稻田养鱼和网箱养鱼,鱼吃稻田里的虫子,粪便化为稻田的肥料,各有好处,老百姓在种田的同时也可以吃点鱼肉,就算节省不吃也可以拿到市场去卖,换取铜钱银子购买别的东东。

网箱养鱼可以用竹枝皮编成一个个箱子,放上自织的鱼网就可以了,也可以几家合资,出人出力,收获的时候几家均分就OK,为解决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朱健真的是很费心,也操碎了心。

瞬眼间,冬天就来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