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恶灵手书 > 终章 第七卷 谜雾诡都 0349 百鬼夜行箓·卷一十三

董缺得一页一页地翻着书,目光飞快地扫动着,不多时,他突然惊讶地大叫了一声,把身旁的郑筱枫和白千羽全都弄得一愣。

“卧槽!不是吧?!”

“你怎么了?”白千羽就问。

只见董缺得眉头紧锁,连连摇头,大为出乎意料地说道:“你们绝对想不到这本书上记载了什么,这他妈居然是跟鄱兹古国有关的事!”

“和鄱兹古国有关?什么事?”白千羽也始料未及,连忙问道,就连对任何事都已经提不起兴趣的郑筱枫一听他这么说,也不由自主地把注意力挪了过来。

“这是我们任意门祖师爷普观大师的亲笔,记录的都是他的见闻,讲的都是几千年前鄱兹古国的旧事!”

两个人一听,这下彻底来了兴趣了,白千羽便道:“具体讲了些什么,你说说。”

董缺得便一点头,示意当然可以,于是他捉摸了两下,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讲道:“这事儿感觉还得从我们任意门还没创立之前开始讲起……”

于是接下来,一段离奇的见闻便在董缺得的口中缓缓道出,虽然书上说了,不可以外传,但董缺得隐约意识到这些事会和他们当前面对的危难有关,仅仅是讲出这个故事,应该也无妨,说不定还会起到什么意想不到的作用。

但董缺得讲得比较简短,如果用文字表述,还是换一种**比较好,而如果董缺得他们可以适当地发挥联想,这个故事显然更可能贴近当年的真实情况。

……

大约两千七百多年前,华夏大地,春秋时期。

西域,黄沙深处,坐落着一个强盛一时,名震四方的灿烂文明,名为鄱兹。

当时西域诸国无不对鄱兹王国俯首称臣,这源于三个原因,一是国王雄才大略,励精图治,二是鄱兹的军队中有一种名为鄱陀的怪物加持,战力恐怖,非寻常军队能挡,而鄱兹国人是如何控制那些怪物的,这始终是个不外传的绝密,而第三,则是鄱兹众臣中有一位武功强绝,万人难敌的骁勇悍将,名为阳棋。

此人号称大漠战神,一生征战,无一败绩,许多曾和鄱兹敌对的国家都因他而覆灭,甚至有传说,他曾有一人灭一国的赫赫战功。

鄱兹民间对阳棋更是深为敬仰,无数百姓为之建立生祠,对于他的崇拜,甚至一度超过了鄱兹王室。

而在故事发生的那一年,据传,鄱兹国的国王已经年逾一百,容貌却尚如年轻之人,据说是几十年前曾有一位神秘使者带着长生秘术造访国都,为国王留下了几颗可以延年益寿的神药。

同年,将军阳棋也已经年过八十,但因其身体强悍,仍能上马弯弓,众臣之中,唯阳棋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一个突如其来的变故,却是在这一年莫名地降临在了鄱兹国都的身上。

时值盛夏,某日,天忽生异象,有阴云自南方来,停于王城上空,遮天蔽日,却不降雨,此后一连数月,白昼如黑夜,王宫内外,大小街道,唯有时时掌灯可见光亮,时人皆以为不祥之兆。

一时间,全国上下人心惶惶,一日上朝,国王召集百官,商讨应对之策。

而这已经不是这几个月里他们第一次做这样的议论了。

“陛下!此乃神明降罪于我等啊陛下!近几十年,陛下始终令我等探寻长生丹药之秘,但臣认为,此举无论如何还是有违天道!若陛下肯下令,停止一切探究尝试,臣料想,异象不日即可消除啊!”

一个白发老臣跪于地下,叩着首,激动地喊道,毫无疑问,他是赌上了身家性命才敢说出这番话的。

国王的脸色一时间有些难看,很显然,他是极不情愿放弃对长生的追寻的。

于是迎接那老臣的便是长久的沉默,不知道多长时间过去了,那国王才幽幽地说:“爱卿平身吧,你说的这些,本王会考虑的,还是先想想,有没有什么其它的解决办法。”

那老臣无言以对,只能面色沉重地站了回去,紧接着又是许多人七嘴八舌地发表了许多意见,和以前一样,终究还是讨论不出任何结果。

一个头鬓斑白,但身材仍旧无比魁梧的人站在众臣最前,良久不发一言,国王时不时地看向他,良久,问了一句道:“大将军,今日为何缄口不言?”

此人正是阳棋。

只见他面容虽然苍老,但带着重甲,身躯仍不见疲惫,昂首挺胸,横眉立目,戾气深重,气势凛然。

“陛下,臣倒确实有个建议,但……尚有不妥之处。”

声音沧桑,但中气十足。

“哦?将军有何建议,不妨先说来听听。”

阳棋一时犹豫,终究还是决定把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这个想法并不是第一天形成了,但碍于某些事情,他一直搁置到现在。

重点就在于,由于他位高权重,功高盖主,国王对他并不十分信任,甚至可以说猜疑已久,这个建议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不得而知。

“陛下,臣年少时曾游历中原,有幸结识一位得道高人,并跟其研习了一些阵法之术,如陛下应允,不妨让臣带一行随从,前去中原重寻此人踪迹,此等异象,那人或许有办法破解。”

国王一听,眼珠不由得一转,第一时间,他心中想到的却是一些其他的东西。

“若能令阳棋离开国都,兴许是一个可以趁机释其兵权的机会。”

这个念头一出,国王顿时抚掌一笑,说道:“将军此言当真?”

“臣……万无虚言。”

“那好——”国王立时起身,说道,“那就劳烦将军辛苦一趟,去中原寻得此人踪迹,本王在这里等候你功成归来!”

阳棋虽然心里也清楚,国王心中定有盘算,但天上的异象同样是件大事,于是阳棋只好微微一俯首,还是道:“臣定不辱命。”

国王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不多时便宣布了退朝。

阳棋回到府邸,即刻开始准备,第二天便动身,离开了鄱兹国都。

一行十人,轻装快马,直奔当时的秦国。

数日后,平阳,秦都城。

王宫之中,秦王府邸,秦王嬴立与一长髯道人席地对坐,相谈甚欢,依稀之间仿佛并无君臣之别。

“先生近日劳苦,本王特命使者寻得此茶,以作犒劳,还请先生一品。”

普观道人正襟危坐,轻轻一笑,也不客气,举杯闻过之后,便轻酌了一小口。

“好茶——如老朽所闻不错的话,此茶名为天山云雾,应是只有北部荒蛮之地——尝青山顶方可寻得,据传常饮此茶可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此等珍宝,多谢大王不吝赏赐。”

嬴立一听欣然一笑,普观道人能是这种反应,正合了他的心意。

“先生果然见多识广,此茶确是天山云雾。先生也不必客气,本王对先生所创之术深为敬佩,近日承蒙先生不辞辛苦传法布道,我军中士卒依先生阵法操练,军容及战力确有不少长进,今后若有一日,我秦国能以兵道称霸诸国,先生必有一功。”

说着,就见普观道人眼睛忽然一眯,轻轻放下了茶杯,片刻后,一边捋着胡子,一边笑吟吟地说道:“王上若真有问鼎中原之志固然可喜可贺,然依老朽之见,我这一功数百年之内怕是无法成就了,无他,唯天下大势使然也,而且老朽之所以传授阵法之术,并非为求大王赏赐,也不求高官厚禄,唯望今后群雄纷争之日,能有一国可早日安定天下,以免苍生黎民受苦是也。”

普观道人这番话,算是把嬴立接下来想说的东西原原本本地给塞回去了,嬴立的脸色一时间也确实有些落寞,顿了数秒,眨了眨眼,这才略显失望地问:“先生确无位列朝堂之志吗?”

普观道人点了点头,拱手一拜,信誓旦旦地说道:“承蒙大王错爱,老朽年迈,只愿闲云野鹤,逍遥自在,如无意外,老朽愿在尝青山开宗立派,日后若有弟子意在出山,老朽必荐其之秦,携天山云雾以拜见王上,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嬴立闻言,一时默然,良久,会心一笑。

“先生意不在此,本王不便强留,那本王就依先生所言,静候先生高徒,还望先生不要让本王等得太久。”

“老朽多谢大王。”普观道人暗暗松了口气,笑意隐隐袭上了眉梢,“既如此,老朽便不多打扰了,此番权当辞行。”

“先生这就要走?未免太急。”

“大王见谅,身为修道之人,崇尚趋吉避凶,未来数日乃至数十日运势不宜出行,老朽只好匆匆辞别了。”

嬴立不由得吸了口气,目光一转,还是说道:“那好吧,我送先生,祝先生一路顺风。”

普观道人再度拜谢,两人携手而行,出门之后,道人匆匆道别,乘一快马起身离开了王宫。

“父王,先生这就走了?”一公子此时姗姗来迟,来到嬴立身边,略显疑惑地问。

嬴立望着道人离去的方向,轻微一笑,叹道:“曼儿——先生是怕本王反悔,不肯放他走罢了。也罢,反正本王也无意强留,便也不必让先生多心了,只可惜,此等大贤,未能助我,否则天下岂不尽在囊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