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科幻 > 电影世界穿梭门 > 第898章 名利居

电影世界穿梭门 第898章 名利居

作者:龙升云霄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8:0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了名利居,王旭找地方坐下,抬眼往周围打量了一眼。

入眼,就跟来到现代的百年老店一样,里面挂满了字画与对联,其中有几位王旭都认识,不是当代大儒便是文坛新秀,显然这些人都来过这里,还在店里留下了墨宝。

“客官,您是住店啊,还是吃饭啊?”

等到王旭坐下,有店小二上来招呼。

王旭一边欣赏着墙上的字画,一边开口道:“也住店,也吃饭,要一间上房,再来一桌酒菜,挑拿手的来。”

“好嘞,您稍等...”

店小二吆喝着走了,很快便有酒菜端上来,两凉、三热、一蒸、一炖、一壶酒,摆了小半桌。

胡吃海塞一阵,味道还不错,菜式与酒水都属上乘。

一算账,来了新花样,店小二先是打量他两眼,随后开口道:“敢问公子,可是有功名的读书人?”

“怎么?”

王旭穿的是儒士服,放下碗筷,扫了眼身上的衣服,笑道:“这身衣服,应该没人敢乱穿吧?”

读书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有功名的,一种是没有功名的。

没有功名的人,是不能穿儒士服的,在家里穿都不行,堂而皇之的穿出去更是大罪。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店小二连连应是,又道:“我们名利居有个传统,付账可以分为两种,付钱,或者付文。公子要是自信,可以用墨宝代付,不管是诗词还是字画,只要写的好,全都能在我们这里当银子用。当然了,如果太差,或者是不方便,您当我没说。”

“这些墙上的字画,都是这么来的?”

王旭没有急着应下,而是又往墙上扫了眼。

店小二脸上带着恭敬,回答道:“您真是好眼力,我们名利居,在这少说有五百年历史了,收录的各种字画,对联,诗词,不下上千幅,摆在一楼客厅里面的,连十分之一都不到。”

王旭之前听过,有的酒楼只对文人开放,每一年州试前后,都是一场文学盛宴。

看来,名利居也差不多,虽然不禁止有钱人进来,追求风雅却不落后,不用想也知道,能将字画摆在这里的,别管叫不叫得上名字,恐怕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

“老师走后,我这几年深居浅出,确实有些低调,连外面人都说我是江郎才尽。这次来扬州赶考,低调是不可能低调的,既然如此,不如所幸就高调一次。”

王旭心思一转,看向大堂内的食客,发现其中不乏士绅文人,于是开口道:“拿笔来!”

店小二一挥手,便有伙计端上笔墨。

将笔拿在手中,王旭思索片刻,提笔写道:“悯农...”

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悯农诗,放在后世就跟床前明月光一样,基本上谁都能哼哼两句。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首诗是八句诗,前面还有四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前四句王旭没写,为什么不写,一是前四句只能算一般,二是前四句太招人恨。

他可是朱党的后备役成员,写诗,写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不是讽刺士绅兼并土地,给寒党新政摇旗呐喊么,当然不能那么写了。

只写后四句,去掉那些带有讽刺性质的,就只剩下了对农民辛苦,对粮食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的劝说,算是标准的政治正确。

至于满大桌子的菜,酒足饭饱,写这样的酸诗是否合适,其实一点都不影响。

历史上,生于唐代,一路做到宰相位置,写下这首悯农诗的李绅,可是一位最爱吃鸡舌头的雅士。

传说中,李绅吃饭,必点凤舌这道菜,一顿饭要杀三百只鸡,只取鸡舌头,其余一律不要。

他还有一个毛病,被宰杀的鸡,取了舌头之后必须丢掉,挪作他用都不行。

李绅有个小妾,觉得将整只鸡丢掉太可惜了,就留了一只鸡晚上炖汤喝。

到了晚上,李绅喝汤的时候一看,发现鸡汤里没有鸡舌头,立刻就大发雷霆。

后世有历史学家出来洗地,说李绅吃鸡舌头,将鸡丢掉,是为了救济穷苦百姓。

穷苦百姓吃不起鸡,就整天守在李绅家外面,捡那些不要的鸡回去吃,李绅这么做是善举,不是真的极尽奢华。

到底是怎么回事,大家又不是唐朝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反正李绅的行为,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与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比较起来相距甚远。

嗖!!

一诗写完,万丈金光,从纸面上冲天而起。

金光在半空中组成四句诗,散发着耀眼的光芒,文光一路向上攀升,很快便达到了八丈,与九丈诗成镇国只有一步之遥。

“诗成镇州!”

看到这边的动静,大堂内的食客都坐不住了。

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不是文人便是士绅,没有一个目不识丁。

眼见这篇诗词,只差一丈便能镇国,有人惊呼道:“这是谁写的诗,名利居难道来大儒了?”

“不是大儒,是一个年轻人,看上去好年轻啊,他有二十岁没有?”

“十七八的年级,有如此诗才,这种人我们扬州没有吧?”

“谁说没有,难道你们忘了几年前,被薛大儒带在身边少年了吗,那个少年可是春风得意,十几岁的年级,就写下过好几首镇府诗的人啊!”

“对,我记得那人,那个少年叫王旭,这几年没了他的消息,眼下这个写诗的人不会就是他吧?”

伴随着周围的议论声,金光慢慢收敛,化为一页金书留在了桌子上。

王旭目光中带着笑意,这篇诗文,预示着他的回归,也预示着他的履历上,又将再添一笔。

履历,说有用也有用,说没用也没用。

平常你不会用到它,但是在评定大儒,或者修史的时候,这就必不可少了。

假如王旭跟其他人,一起评定大儒,对方的诗文数量与质量不及他,二选一,他成大儒的可能性就比对方更大。

同样,写出的高质量诗文多了,被人记住的可能性也更多,要是他身上有几十篇这种诗文,能够装订出一本王旭诗集来,别说他几年不出现,就是几十年不露面,别人也不敢否定他的才华。

这几年,王旭稍微低调些,就被人在暗地里说江郎才尽,还不是因为他拿得出手的诗文太少,无法证明他是个文豪,而不是昙花一现的过客。

“敢问公子,您如何称呼?”

名利居的掌柜,小跑着从楼上下来,拉着王旭寒虚问暖。

王旭微微一笑,对着周围人拱手道:“小生王旭,字续之,见过诸位了。”

“王续之,可是写出,世人只道黄金贵,不问天公买少年的王续之?”

一名读书人站起来,向着王旭询问道。

王旭听了,微微点头,一笑而过。

书生没等再说什么,一位士绅又站了起来,继续道:“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首诗呢?”

“也是...”王旭谦虚的拱了拱手,算是对大家的问候。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这首诗是不是你的作品?”

听到还有人问,王旭继续点头,这首诗是他在江南所做,老师带着他去访友,见到了一名画道宗师。

宗师画出一幅山水画,让王旭即兴作诗,王旭便抄来了这一首。

“果然!”

听到王旭的对答,周围士绅恍然大悟,看向他的目光就不同了。

镇州诗,放在进士身上都是亮点,王旭连举人都不是,能做出镇州诗来,就跟中学生研究高等数学一样。

可想而知,用不了一天,扬州府的士林中人,就会知道他来的消息。

当然了,这也是王旭想要的,他还等着扬州府的读书人,帮他传播名望呢。

先定个小目标,比如1秒记住:书客居手机版阅读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