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乡 3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一百四十六章 江南水乡 3

作者:蜀道古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温体仁这一路给李世超的感觉便是深邃,与骆养性不同,懂得隐忍,并一直有着坚定的政治目标,在官场上面这种人是最为可怕的,现在想来,怪不得皇帝会让自己辅助温体仁。

晋客进入驿站后,温体仁起身迎接,与晋客互相行礼。

待到三人坐下后,晋客便道:“温大人,李大人,本官今日设宴款待两位大人,还望两位大人能够赏脸一聚。”

温体仁笑了笑道:“盛意难却。”

李世超点了点头,也没有拒绝,反而问道:“这南京城乃是陪都,在江南又起到表率的作用,为何新政迟迟没有推开,晋大人可知,这京畿之地,进度可比南京要快得多啊。”

晋客听完李世超的话后,轻笑出声站起身,走到窗边:“这南京城藏龙卧虎啊,比微臣官大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内阁机要司要让我们南京知府衙门推动,可曾考虑过我等的难处啊,现在温大人与李大人到我们南京来,说实话,本官真是松了一口气。”

“那推行新政最大的阻碍是何人。”温体仁一语中的。

“南直隶的各个州府,乡绅实力通天,跟南京城中的官员有着许许多多的联系,就比如户部侍郎杨世烽大人,他便是杭州府大乡绅杨家的次子,还有吏部尚书张国璐,那更不得了,他贵为二品大员,跟内阁首辅李国普可是儿女亲家,张家在南京城也经营了数十年,根深蒂固啊,这一桩桩,还望温大人与李大人多多查阅。”

“南京作为陪都,理应起到表率作用,知府衙门也应该积极推动,而不是知难而退,只找借口,把错误推到南京各衙门身上,又把新政扔到北京城。”李世超轻声说道。

“哈哈哈。李大人真是有所不知啊,不是本官不愿意去推行新政,那是因为老百姓也不愿意啊,重新统计户籍,这是第一步,知府衙门派人去州县统计人数,可下面的百姓不相信重新丈量人口与土地,是为了更好的分配,他们还以为多一个人,便多交一个人的税,所以迟迟不肯根据官府的要求上报人口数量。你说乡绅不同意,老百姓也不愿意,那咱们还推动什么新政啊,望温大人,李大人,把南京城的详细情况上奏皇上,让皇上多多给予点时间。”晋客是个老江湖,他一两句话便把知府衙门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李世超听完晋客的话后十分生气,站起身刚想说话,温体仁一摆手阻止了李世超,语气有些平静的说道:“那知府大人想要多长时间,一年,两年,或是十年。”

“两年足矣。”

“哼,两年,知府大人是真的没有把朝廷放在心上啊。”

“本官不敢,若是温大人觉得本官不称职的话,完全可以上奏皇上,拿了本官的乌纱帽。”看到温体仁有些生气,但晋客却没有半点害怕的想法。

温体仁当然知道此行不会是和善的局面,但也不想刚到南京便于南京知府闹得太僵持,便轻笑出声:“晋大人多虑了,本官不会上奏弹劾大人,本官与李大人前来,便是要看着新政推行开来,至于晋大人所说的老百姓不知道情况,那也有解决的办法吗。各州府立即贴上官榜,把新政的一条一条全都写上面,若还是不相信的话,那官府也可以深入百姓之间,多多开导便是。”

这次的谈话有些不欢而散,但都在温体仁的预料之中,只因为这整个江南,官绅一家最为严重,那晋客列举了那么多例子,把李阁老都牵扯出来,却从来都没有说过自己的身世,殊不知,在来南京之前,锦衣卫便就调查的清清楚楚,这晋客本就是这南京人士,家中万亩良田,儿子晋商游是秦淮河上的花花公子,在整个南京都是人皆尽知的事情,新政的推行最先损害的就是他自己的利益。

即便心中清楚,温体仁也不愿意说透,杀鸡给猴看,若是这晋客冥顽不灵,那便是要做这只被宰的鸡了。

到了傍晚的时候,温体仁去赴宴,李世超以身体不适推辞不去。

李世超换上便装后,带着五名同样换上便装的锦衣卫出城而去。

城外十余里处有个集镇,李世超所去的地方便是这里。

今日对话晋客毫无所惧,这本身就透着不正常,温体仁李世超明着来督促,但朝野上下谁不清楚,这就是来问罪的,李世超心中也有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晋客如此嚣张跋扈。

到了集市以后,六人下马牵着马前行。

集镇上面的人看着来的六人,也都没有大惊小怪的,只因为这十里之外便是南京城,外乡人来南京游玩的多不胜数,几乎每日就能一下。

在集市的官榜张贴位置,李世超驻足了许久,上面贴着的无非就是一些通缉犯的画像,新政的字眼一个都看不见。

这朝廷的新政理应在官榜上贴着,为何不见踪影,心下生疑,难不成这南京城知府衙门,连官榜都没有贴写,百姓一如所知。

想到与此,李世超让五名锦衣卫去集市外等着自己,自己独身一人再集市转悠两圈后,看到一个小茶馆里面有着三名老者在喝茶,赶忙走了进去,径直走向三名老者,拱了拱手道:“众位老父,小生从河南而来,到了咱们这南京地界上,有些奇怪的地方,不知道各位老父可能给小生解惑。”

“小哥是河南来的。”一个老者问道。

“对,小生是河南人士,到南京这里来观看古都的风采,可一路走来,发现了很多蹊跷之处。”

“小哥请坐,也跟我们这些老汉说说什么蹊跷之处。”

李世超也不客气,直接坐下身去,便开口道:“众位老父,小生乃是河南人士,崇祯元年,朝廷颁发新政,到了我们河南以后,我们就开始重现统计人口,丈量土地,分摊商税,为何今日小生到了南京,却丝毫没有见到新政实施的苗头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