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通江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一百三十二章 通江

作者:蜀道古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一百三十二章

保宁知府乃是刘国栋的胞弟,名刘国梁,当他得知有叛军攻打保宁城的时候,也十分震惊,忙书信一封送往成都孙传庭。

孙传庭得知有人造反,没有慌乱,立即召集成都府的左布政使刘国栋,卫所指挥使高明义,四川总兵钱军书,卫所指挥同知王赞过入府议事。

五个人在孙传庭的府中商议半天,做出了四条部署,第一条便是调集成都卫所六千余士兵入保宁府,第二条便是下令让保宁府各州县提高警惕,第三条,严令保宁周围府县,实施戒严,严防叛贼流窜出保宁府,第四条,下令保宁府弄清楚民众造反的起因,不过原因也在晚上的时候到了成都,那是因为官府下令捉拿王士性走漏消息。

抓捕王士性的命令是孙传庭亲自下的,本是一个把柄,但刘国栋却没有想过用这条罪责去搞孙传庭,相反还对于平叛,尽心尽力,前文说过,阉党成员多是些务实派,刘国栋明白,孙传庭的到来,就是来抢他的权,但事有轻重缓急,此时此刻,平叛才是最主要的事情。

在保宁府发生造反的第二天黎明,成都府,钱军书便已经整军完毕,与午时出军保宁府。

而现在的保宁府局势不容乐观,王士性在保宁府的威望很高,举旗造反,有众多的百姓响应,叛军从最初的两千余人,变成了将近五千人,当然最让保宁府官府难以接受的事情是,这些乌合之众竟然攻下了通江县,并杀了县令,首级悬挂于城墙之上,保宁府知府刘国梁得知消息后大怒不已,在知府衙门中招集两名卫所千户,与保宁守备胡均。

三人来到知府衙门的时候,刘国梁便对着三人怒道:“叛贼攻下通江,斩了县令,尽丧国威,你们三人立即领兵出征,把贼首王士性给本官抓来,本官要将他碎尸万段。”

“大人万万不可。”守备胡均忙开口劝阻。

“有何不可。”刘国梁现在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他没有想到问题的关键。

“大人,现在贼首王士性麾下有五千人,通江附近的州县各地守军不足五百人,就算加上衙役,卫所军户,也不过千人,王士性现在想拿下那一座县城都十分简单,我们保宁府守军不足三千,若是想要拿下通江,只能全部出动,在调集其他州县的兵马,即便拿下城池,也不能全歼叛贼,更会误了现在的大好局面。”

“大好局面,通江被叛贼拿下,你竟然说大好局面?”

“大人有所不知,若是这些叛贼四处流窜,扰民不说,势力便会越来越大,我们官府想要剿灭他们,难度也会大大增加,若是他们攻下通江,我们官府没有什么表示的话,贼首王士性与从犯便会认为官府软弱无力,掉以轻心,等到成都府的援军到了以后,我们兵强马壮,便可以在通江编织一个大网,一局破贼。”胡均苦口婆心的说道。

胡均说完这些话后,刘国梁也冷静了下来,虽然他是个读书人,对于兵事不太了解,但他去熟悉四川的地形,若是这些叛贼被赶出了通江城,定会四处流窜,破坏秩序,在破坏与流窜的过程中,更会壮大自己,可若是他们死死围在通江城,一举破敌,便没有了后顾之忧,也可以给朝廷一个交代。

冷静下来的刘国梁摆摆手询问胡均道:“那你认为我们现在该做什么,难不成什么都不做,就等着成都的援军到来。”

“大人,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便是把王士性等人留在通江。”

“如何把叛贼留在通江呢?”刘国梁疑惑的说道。

“大人应该立即下令各州县,让他们整修军备,紧闭城门,我们保宁城也要实行禁言,保宁府全府上下都要有一种如临大敌的假象来迷惑叛军。”胡均开口说道。

“难不成叛贼王士性不是因为官府要抓他而造反,而是很早之前便准备造反了吗,若不如此,即便我们制造假象,王士性也不会知道啊,。”刘国梁在这个问题上怎么也想不明白,官府已经抓到了为王士性通风报信的衙役,据他透露,便是王士性得知消息后,才产生的反意,保宁府中各级官员都一致认为,王士性是被逼造反,根本就不存在事先谋反的可能。

“大人您多虑了,王士性不可能事先造反,在我们保宁城也绝对不会有贼军的细作,但大人您在想一想,王士性是神教的教首,在我们保宁府的信徒不下万人,他在通江造反,一定还会有信徒去投奔他,这样一来,我们还怕王士性不知道保宁府的情形吗?”

刘国梁采纳了胡均的建议,如胡均所料,王士性由信徒嘴中得知了保宁府的情景。

通江城县衙大堂,五人正在大声争吵着。

他们都是神教各个香坛的香主,他们现在争论的焦点是留在通江,还是走出通江,向南继续推进,三个人觉得应该留在通江,其他两个香主却觉得不宜久留,他们势单力薄,若是留在通江的话,朝廷的援军源源不断,而自己手中的兵力只有那么大,迟早有一日,会被朝廷剿灭,不如趁着朝廷准备不足之际,继续攻城,招收新的信徒来进入他们的造反大军中,壮大自己,当然只要是聪明人都会觉得通江不能留,可这群叛贼中大都数都看不透这些,而这股反叛势力的底层信徒大都数都是通江的贫苦百姓,他们可不想背井离乡,这也是为何王士性攻下通江后,对与是去是留的问题摇摆不定。

正当五人争吵的不可开交之际,王士性来到了大堂。

五个香主立即安静下来,对着王士性鞠了一躬,齐声喊道:“救世主菩萨降临世间,救赎万民。”

王士性身穿着一件说是道袍不是道袍,说是袈裟又不是袈裟的服饰,头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在帽子中间绣有佛陀的图案,他脸色有点发白,看起来还有那几分仙气,但只要是个郎中,一眼便能看出这王士性脸色发白的原因是因为被酒色掏空了身体所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