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十二章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十二章

作者:蜀道古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魏忠贤的这番话无疑给阉党成员增加了自信,可是魏忠贤后半句话却震惊了整个朝堂,也把整个阉党集团打入了深渊。

“孙承宗早年督造辽东防线,朝廷上下若说谁了解辽东局势,非孙承宗一人,老奴认为,普天之下,也只有孙承宗可担大任,老奴无任何疑议,皇上圣明。”

魏忠贤这话一说,太和殿中一片死寂,就连孙承宗都震惊异常,为什么魏忠贤会如此支持自己。

崔呈秀,许显纯一干人等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朱由检会心一笑:“魏公公如此深明大义,怪不得先帝如此倚重信赖."

满朝文武看着魏忠贤与朱由检一唱一和,不了解朝政的人还以为两人是政治同盟呢,不过颇有见解的人士了解,魏忠贤是前朝的权臣,朱由检是新朝的皇帝,这种关系让他们不可能走到一起,魏忠贤只能选择和平隐退,朱由检也要选择一个重新的权臣来协助他治理国家。

实然,在这种情况之下,造反也就成为了权臣的一条道路,可纵观大明朝276年江山,可曾见过权臣造反,没有,这全是因为朱元璋朱棣两个皇帝的政治军事改革,就是凭着这种国家制度,万历皇帝十几年不上朝,国家的大部分权利仍然在手中紧握。

即便换个朝代,魏忠贤也不可能造反,原因简单又可笑,因为他是名太监,如何坐天下,又有谁跟着他一起造反,所以,和平隐退成为此时魏忠贤最大的政治意图,他想退下来,安稳的落地,丹书铁劵便是他第一个要争取的利器。

”崔尚书,你还有话可讲吗?“朱由检看向崔呈秀说道。

崔呈秀低下头去,轻声说道:”臣遵旨。“

朱由检站起身,走向了王体乾,从王体乾手中接过一道圣旨,慢慢的下了阶梯,缓慢的靠近着孙承宗:“朕的辽东,便交给孙经略了。”说着,竟然双手递给孙承宗。

孙承宗大惊失色,赶忙下跪道:“皇上如此恩宠,老臣万死不辞。”说这些话的孙承宗双眼之中竟然含有热泪。

不能说孙承宗做小女子状态,只因为封建王朝的皇帝便如神祗一般尊贵,此时竟然如此礼遇自己,当然受宠若惊。

“孙大人快快平身。‘‘

孙承宗站起身来,双手接过圣旨中气十足的说道:”臣孙承宗领旨。“

朱由检轻轻一笑,后转过身去,向着王体乾望去,王体乾会意,赶忙又递过来一份圣旨。

圣旨到了朱由检的手中。

”这道旨意不是朕下的,是朕的皇兄,先帝所下,魏公公,你来诵读。“朱由检毫无顾忌的拿着已经去世的天启皇帝来当作自己圆谎的工具。

魏忠贤知道自己最想要的东西便在朱由检的手中,缓慢向着朱由检走去,当走到朱由检身边的时候,魏忠贤竟然发现自己的身体在颤抖,魏忠贤利用客氏接近天启皇帝,并靠着天启皇帝的宠信登上权力巅峰的时候,他便在想着如何下来,才能让自己安然无恙,而朱由检竟然言明要赐给他丹书铁劵,不管是天启皇帝的意思,还是朱由检的意思,都是圣旨,他自认为没有什么区别,所以也没有在意朱由检所说的话,但这只是魏忠贤的以为,日后朱由检倒阉的时候,完全可以说天启皇帝归天之际,神志不清,被魏忠贤利用,发下旨意,甚至都不需要任何遮羞布,说魏忠贤篡改圣旨,天启皇帝根本没有这道旨意,再找一两个小太监作证,那时候,丹书铁劵便就成为了一块废铁。

但这些魏忠贤都没有想过,他觉得自己最需要的便是皇帝亲口承认具有合法意义的丹书铁劵。

魏忠贤从朱由检手中接过圣旨,打开圣旨后,看到里面的文字呼吸变得紧促起来。

朱由检拍了拍魏忠贤的手掌道:“魏公公,宣旨。”说完转过身去,缓步朝着龙椅走去。

当朱由检转过身去慢慢朝着龙椅走去的时候,魏忠贤开始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忠贤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一心辅佐朕治理天下,劳苦功高,朕归天之际,唯恐忠贤被小人陷害,特下遗旨,赐予忠贤丹书铁劵,钦此。天启七年,八月二十二日。“

读完圣旨后,魏忠贤跪下身去大哭道:"先帝,你待老奴如此之好,老奴怎么回报啊,下辈子,老奴还要服侍皇上,已报今世之恩。“

这道圣旨让阉党极其震惊,先帝有这道旨意吗?魏公公知道此事,事前又为何不给大家透透口风,阉党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

圣旨刚刚宣布,就有一个文官跪倒在地,大声说道:“万万不可啊,皇上。”

朱由检看着这个文官道:“有何不可。”这满朝文武上百人,而这文官还站在最后一列,应是没有实权的闲散衙门主事,故朱由检也不知道此人叫什么名字,在圣旨颁布之后,还敢出面阻止,这份胆量就不是一般文臣能做出来的,这样子让朱由检对这名文官也高看了一眼,不过朱由检却不会为了这个官员而违反自己的政治交易。

“皇上,赐封内臣丹书铁劵,骇人听闻,贻笑千古,先帝乃是贤明之君,不能让他背上这个骂名,而魏公公一心为国,当然不会领旨而拖累先帝。“这个文臣颇为精明,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成是为先帝辩解。

魏忠贤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这名文官,恨不得把这名文官吐下肚去。

阉党成员都在愣神之中,而许显纯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

“皇上,臣认为即是先帝遗旨,就必须遵守,不然天下之人又该如何看待皇上呢?”许显纯出列道,与那个无名小吏针锋相对。

朱由检轻叹口气:‘众位爱卿均是一心为国,朕深感欣慰,然先帝遗旨,却不得不遵守,不然至国家法度与何处,魏公公领旨。“

魏忠贤松了一口气,大喊道:”老奴领旨。”

那名文官黯然退下,心中满是沮丧。朱由检看着这名文官的表情不由有些心怜,开口说道:“爱卿是何官职?”

那名文官抬起头无精打采的说道:“臣姓李名烁,位于都给事中之位。”

“爱卿一心为先帝思量,朕心甚慰。"

虽然李烁这个名字朱由检从未听说过,但朱由检一直信大明朝的朝堂之上是有人才的,只不过被党争给埋没了。

孙承宗心中也早就明白,怪不得魏忠贤会对自己的事情抱支持态度,原来朱由检是有一份大礼送给他,心中明白朱由检的苦心,深受感动,暗自下定决心,定要整肃军纪,还朝廷一个安稳的边境,让朱由检在日后的改革中无后顾之忧。

大早朝之上的两大圣旨让朝廷的格局发生了轻微的变化。

散朝后,朱由检便回到了养心殿中,第一步已经走完,第二步便是要动魏忠贤手中的军权,但此时却不能动崔呈秀,因为刚刚让孙承宗掌兵,便去动崔呈秀,只怕会逼急魏忠贤,思来想去,也只能从京师三大营下手。

洪武年间,太祖皇帝朱元璋集全国精锐府兵与南京,成立三大营,而靖难之役之后,明朝国度从南京迁到了北京城,朱棣便又创建了全新的京师三大营,不过大明朝实行两都制,故南京三大营也没有被取缔。

洪武永乐年间,京师三大营战功赫赫,颇有勇力,不过经过土木堡之变后,三大营便不复从前。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