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一百一十章 巡视三大营 上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一百一十章 巡视三大营 上

作者:蜀道古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由检同意了黄立极的请辞,但黄立极受了天启皇帝的遗命辅佐朱由检,有长年居于中枢首辅之位,朱由检不想让满朝文武非议他过河拆桥,便在黄立极离京前,在乾清宫召见与他,说了一个时辰的话。

这场君臣相对的事情,被史官全程记录下来,朱由检对着黄立极说了很多感激的话,实际上朱由检根本就没有说错,他能在刚登大位,便掌控了权利,与黄立极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扳倒崔呈秀,与蒙古和议结盟,军需购粮,这三件天启七年末最著名的大事或多或手都经了黄立极的手,朱由检在黄立极要走之时,毫不怜惜褒奖之词,史官对于这段的描述是,黄入乾清宫,帝赐座,言语诚恳,大肆夸奖,言道从龙之功,不敢忘却,卿一心为国,不敢为私,奈何,身体不适请辞而去,朕心悲痛,不忍老臣在辛苦劳累,无奈奏请,嘱黄,归乡后,保重身体,黄感激涕零,大呼万岁。

朱由检的言语让黄立极很受感动,被逼下台的不满也消失而去,他十分清楚,自己的主政理念与朱由检不同,换人,朱由检也是极其无奈,但看着朱由检的表情,不像作假,对待前朝遗臣,可谓是仁至义尽。

黄立极临走之时,眼含热泪的跪拜行礼,朱由检亲手把黄立极扶起,一副君臣友爱的景象,实然,朱由检对黄立极的能力还是肯定的,为什么让他请辞,原因有两个,第一他确实与魏忠贤私交甚好,虽未入阉党,但依附阉党的罪名是真实存在的,第二,为人古板,以后他若想大肆改革,这黄立极便是最大的阻碍,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原因,田尔耕可是魏忠贤的左膀右臂,比之与他,这黄立极的情况好多了,若是田尔耕没有纵容手下把崔呈秀毒死,那么他定会重用田尔耕。

在黄立极走后,朱由检便连下了三道旨意,第一道旨意便是下于河北大名,这里是黄立极的家乡,旨意上面交代地方官员应该尊重退下来的黄阁老,若是生活有些艰辛,应该帮扶一二,而第二道旨意便是下旨内阁,让李国普代行首辅之责,而第三道旨意,让袁崇焕身兼兵部尚书,加东阁大学士,入阁办事,实际上让袁崇焕入阁这件事情早就在朱由检的谋划中,不过因为琐事一直没有行动,此时施凤来出京,黄立极请辞,对于袁崇焕的任命也不得在拖下去。

朱由检更让王承恩待其为黄立极送行,黄立极在百官的护送下,与天启七年末,离开了京师。

他的请辞比之上个时空中只晚了半个月,而他受到的待遇却完全不同,上个时空中是黯然收场,可现在朱由检的表现,却让黄立极的致仕成为他一生的发光点。

这日朱由检在养心殿中看到了李烁与曹德章的奏章,曹德章的奏章上面只是单纯的为戴世辉请功,而李烁因为是朱由检亲信的缘故,点出了自己的忧虑,说卢象升与戴世辉有些矛盾,留在陕西,对待整肃军户没有什么好处,而戴世辉确实有能力,山西卫所指挥一职出现空缺,请求朱由检任命戴世辉为山西卫所指挥,朱由检看完后,想了一阵,戴世辉确实有功,有功没有赏赐,那不是在打击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吗,遂准了李烁的请求,再由内阁票拟,圣旨发往陕西,内阁的政令与兵部的任命也与当日出京,发往山西。

此时洪承畴上奏,说三大营如期完成皇上交代的事情,三大营兵士已到十二万人。

朱由检看完洪承畴的奏章后,第一次有了出宫去三大营看看的想法,便召来李国普,袁崇焕二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两人。

李国普有些反对,但袁崇焕却极其支持,李国普反对的意见是,皇帝乃九五至尊,去了军营,难免引起官员非议,与身份礼数也有些不合,当然李国普虽说反对,但语气很软,而袁崇焕赞成的原因便是,皇上去了三大营,一方面宣示皇上十分看重京师三大营,三大营军士见到皇帝后,定会感到无比的荣幸,操练起来也会更加用力,另一方面也能让京师的百姓一睹圣颜,皇帝出行,只要是经过官方同意的,那便是一场重大的政治活动,本来按照明朝的规矩,皇帝是允许出宫的,不过有的皇帝不喜欢出宫,有的皇帝却很喜欢出宫,算是两个极致。

最终朱由检决定,五日后,出宫去京师三大营。

文武百官听到皇帝要出行,虽然心中有些不满意,但也没有人傻到去拨皇帝的兴趣。

而六部官员,京师中的各级衙门也都陷入了忙碌之中,当然最忙的还是刚刚回京的骆养性,

调集骏马,征调勇士,又把京师各级官员齐聚一堂,抽出随行人员,而洪承畴与曹文诏接到旨意后,也不敢大意,在五日的时间中把操练场整修扩大一番,三大营将近十二万大军听到皇帝要来他们这里,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皇帝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来到军营这个脏乱不堪的地方看他们这些俗人呢,不过上级参将副将一而再再而三的强调,把军营的所有杂物移出,营帐之中一定要保持整洁,在这几日中,兵士起床后总是收拾一番床铺,把所有的杂物都扔到了十里之外的地方。

当然三大营有十二万人马,把这些兵马摆在一起根本就找不到地方,因为此事重大,在这件事情宣布后,袁崇焕便带领着兵部的官员来到了京师三大营,他与洪承畴,曹文诏三人商议下,觉得应该从这些人中选出一部分来,并定下了数额,骑兵五千,步卒五千,掌火器的两千人,这里说的掌火器不是手中只拿着火枪的,当然还有火炮,持枪的有一千人,大炮一百六十二门,一千人,,三大营在各级将领的层层选拔中,选出了一些操练积极,颇有强军之风的士兵来,选好后又在操场上面不分昼夜的操练。

五日之后,朱由检从养心殿出发,在殿前登上了由九匹马拉着的龙銮,王承恩,王体乾分立龙銮两旁,出了宫门,文武百官,三千禁军正在此守候。

看到龙銮后,文武百官,三千禁军与一千锦衣卫都尽皆下跪,口呼万岁。

王承恩大喊道:“起。”

官员,禁军,锦衣卫都站起身来。

“起驾。”王承恩接着喊道。

王承恩喊完后,官员都站起来,像事先安排好的一般,文官立于銮驾的左侧,武官立于銮驾的右侧,三品大员几乎都是年如半百之人,当然不能一直走下去,故他们都享有特殊的待遇,便是可以骑马,由士兵牵着马匹,而其余的文官不比武官,都是些读书人,他们也走不了那么远,朱由检清楚,便下旨,在京师城外设置六百架马车,待到出了京师,便让这些官员去坐,这番作为让文官十分感激,他们可走不了那么远,但按照礼制,他们必须步行,此时皇帝体谅,又怎能不心怀感激呢?

一切完成后,銮驾便开始动身。

一千禁军开道,一千锦衣卫在骆养性的率领下,簇拥着龙銮,龙銮两旁皆是徒步的官员,而在龙銮的后面便是坐着马匹的朝廷大员,二千禁卫军断后。

当然京师里面也出动了两万多士兵,在朱由检的必经之路排查。

在京师之中,早就得到消息的百姓都出了家中,涌向朱由检必经的街道,他们都是些贫民百姓,此时有机会看到圣颜,谁不想去了,但有很多人都失望了,他们去的时候被士兵给挡住了,原因很简单,街上已经人满为患,若是在让人进去,銮驾便不能顺利通过。

求推荐,求收藏,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