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明末做皇帝 > 第一百零二章 军田私占案

重生明末做皇帝 第一百零二章 军田私占案

作者:蜀道古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5 来源:平板电子书

陕西的气氛很诡异,曾一度出现了罢市这种情况,不过在巡抚衙门的调度干涉下,这种情况在短短两天的时间中便就结束。

第一批被放乡绅共计交纳了粮食,十一万石,白银二十七万两,到了长安后,李烁签订文书,留下十万两白银,其余十七万两白银全部封箱,送往京师,而粮食全部充入西北大营的军仓中。

等到第一批乡绅完好无损回到家中的时候,剩余的乡绅家人心中更为急躁了,门口士兵把守,家人关入牢中,不知生死,终于有了第一家走了出来,他们愿意交付粮食白银,只求家人快些回来,而李烁得知后,立即下令放人,有了先例,大半数乡绅都已投降,愿意服从军田私占调查司的处罚制度,这第二批交付了粮食二十万石,纹银四十三万两,这第二批粮食李烁与曹德章商议后,增设了三个大型官库,存入其中,而纹银四十三万两,陕西留下十万两,三十三万两被押送进京,短短半月的时间中,陕西一省之地,便为朝廷奉献了纹银五十万两,当白银源源不断的被运到京师后,朱由检的脸上也露出了少见的笑容,朝廷上面也显出一面倒的政治动向,刘权手下的御史,无不鼓吹,皇帝英明,大明盛世,而反对的官员也没有什么话可以说。

不过在陕西也有少数人拒不交付粮食与罚银,只因为这些人都与宋明义的关系极好,在陕西也算是一流的大户,他们都相信宋明义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渡过这次难关。

不过朝廷的一纸调令,把这些抵抗到最后的乡绅打入了谷底,内阁票拟,宋明义被召进京师,至于日后的职位安排,等到内阁再度商议,在下发出来,不过所有人都清楚,宋明义的仕途已经结束了,到了京师后,皇帝一番训斥,贬回老家。

宋明义被调走了,坚持下来的乡绅唯一的救命稻草也被剥夺,最终他们也选择了退步,交纳粮食十四万石,白银三十万两,银两陕西一文没动,直接封箱运往京师,而粮食却被陕西全部留下。

仅仅三府,便被李烁逼出白银百万两之多,这相当于辽东两年的军费,相当于增设三个西北大营,陕西只留下了二十万两,而八十万两全部进入了户部之中。

因为这三地乃是宋明义的势力范围,宋明义的放纵与不作为,导致这三个地方的军田私占最为严重,其余州县,决计不会逼出那么多的粮食与白银,而李烁下一个动手的地方,便是长安。

当官府发出通告后,长安城中最大的财主江欢,率先交出白银三万两,粮食一万石,比之军田私占调查司拟定的处罚规则多了不止一点,江欢的解释是他侵占的田地最多,虽然官府不清楚,但他自己却一清二楚,交付这么多的白银与粮食,只是为了心安,当然李烁与曹德章都没有拒绝。

实际上宋明义被调走,最为惶恐的不是那些跟随宋明义共同上奏弹劾李烁的官员,而是江欢,这次交了那么多的白银与粮食,心安是假,买命是真。

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故这次在长安府推行的索地,赔银中,没有发生什么事故。乡绅都十分老实的交出粮食与白银,长安府一地所得白银,二十四万两。粮食九万石,剩余州府在军田私占调查司的运作下,尽皆把田地归还,又交纳了罚银,但数额不是很大,只有二十二万两,粮食也不过十五万石,征收所得的粮食尽皆收下,白银再次被运往京师。

经过这次事件,陕西的富商乡绅损失惨重,但也没有伤到根骨。

巡抚衙门中,曹德章与李烁共坐一堂,两人想聊甚欢,军田私占之事结束,也让两人松了一口气。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曹德章与李烁都是用心用力,唯恐发生变动,李烁只是脸色有些疲惫,而曹德章却看起来显得比以前还要苍老一些,两鬓的白发比以前的要多了许多。

“曹大人,这几日真是劳累你了。”李烁叹口气说道。

“下官当然不如抚台大人劳累,下官只是办事而已,而大人还要顶着朝廷的压力,可要更加累啊。”曹德章发自心底的说道。

“你我二人也不必在这里共同谦让了,这次事情能了,也不是我们二人之功,付提督,卢指挥,戴同知,王总兵都有功劳,不日,本官便上奏为大家请功。”

“说起来,这宋明义走了,不知皇上会在陕西提拔谁上去担任左布政使呢?”曹德章问出了一件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他是右布政使,宋明义乃是左布政使,虽说品级相同,但大明以左为尊,在没有巡抚的时候,左布政使才是一省最高的长官,曹德章说出这样的话,便是想让他的右字去掉,换成左字。

实然,不用曹德章这般说,李烁也有此意,在这个时候,李烁作为陕西巡抚,他所说的话,内阁也会重视,皇帝也会重视,故李烁若要在奏章上提及一二,那曹德章便会担任左布政使。

“曹大人,本官决计举荐你为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因为两个人的私交进步很快,而此时的曹德章即可以说是他的朋友,也可以说是政见相同的同僚,以后曹德章主政承宣布政使,对自己在陕西的施政也会有莫大的好处,何乐不为。

“那就多谢抚台大人。”

李烁摆了摆手道:“你我二人说出这话,岂不生分,日后还望曹大人与本官一道,治理好陕西之地。”

“理应如此,不敢推脱。”

今日,在京师之中也有一场重大的政治活动,便是朱由检召见军需购粮的各级官员,在一大早,整个京师就热闹起来,京师民众走上街头,点炮舞狮,像迎接战胜归来的将士一般迎接这批官员,整个京师像过节一般,当然这其中有着锦衣卫的身影。

这批官员共计三十三人,吴可信便在其中,他们身穿官服,骑着高头大马,由士兵牵马,在街头上面缓慢的前行着,大街两边,站满了三大营士兵。

民众欢呼不止,当然这些官员也有些受宠若惊。

这次召见这批官员入京,户部拨银三万两,调动三大营士兵一万两千人,动用火炮七十八门,由骆养性亲自负责,朝廷如此大的手笔,便是向天下宣明朝廷的信用,以后施展内政,也会容易一些。

当皇宫就在眼前的时候,这批官员尽皆下马,在往前看去,王承恩,王体乾,率领着数百名太监宫女正在等候。

官员们往前走去,王承恩从身后小太监手中接过圣旨,大喊道:“皇上旨意。”

这批官员,还有跟随跟来的数百士兵,数百锦衣卫,身后的宫女太监尽皆跪下身去。

“奉天承运,皇帝召曰,后金日益猖獗,朝廷积极购粮备站,特成立军需司,下发各地,购粮数额,众位爱卿,不辞辛苦,为朝廷,为朕分忧解难,朕心甚微,赖各位爱卿之能,吾大明定能铲除边患,再创盛世。今日乾清宫设宴,宴请众位爱卿,以表朕心。钦此。”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大明千秋万代。”官员齐声喊道。

领旨后,众人也都起身。

王承恩道:“众位大人,跟杂家入宫。”

官员不敢托大,尽皆拱了拱手。

在王承恩的引领下,这批官员进入了大内深宫。

希望大家能喜欢这本小说,也希望大家能支持一下,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原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