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西岐二公子 > 第二十六忆 几首歌儿钓文王

西岐二公子 第二十六忆 几首歌儿钓文王

作者:西岐二公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3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快,一众渔人就被带到父王面前,刚好六名。渔人见到众多兵士虽然有些讶异,倒也没显得恐惧。西岐兵士不似其他地方的兵贼,这里军民一家,只要人没犯法,兵士就绝不会刁难人。

“小民拜见大王。”

“不敢当贤者如此大礼,快快请起,快快请起。”父王当即上前去搀扶渔人,孤也学着样子,假装心甘情愿地去搀扶近前的渔人。

“大王,我等哪里是什么贤人,俱是闲散人罢了。我等清晨出户捕鱼,午时贩鱼归来,晚间对月饮酒,偷得浮生半日闲,悠哉又游哉。”

“倒也闲趣,倒也闲趣啊。”父王感叹一声,问道:“孤方才听先生所唱之歌韵度清奇,敢问是何人所作?”

渔人答道:“离此三十五里,有一蟠溪,溪中有一老人,时常作此歌。我等耳边听得熟了,故此信口唱出,此歌实非小民所作。”

“原来如此,诸位请回。”渔人叩拜后,方才回到舟上。

“走,随孤一道去访贤者。”

“诺。”随后,父王便带着我等驾着马前往蟠溪,方行了二十五里,便听前方林中传出歌声。

凤非乏兮麟非无,但嗟世治有隆污。

龙兴云出虎生风,世人漫惜寻贤路。

君不见耕莘野夫,心乐尧舜与黎锄。

不遇成汤叁使聘,怀抱经纶学左徒。

又不见一傅岩子,萧萧蓑笠甘寒楚。

当年不见高宗梦,霖雨终身藏版土。

古来贤达辱而荣,岂特吾人终水浒。

且横牧笛歌清昼,漫叱黎牛耕白云。

王侯富贵斜晖下,仰天一笑俟明君。

“哈哈,贤者来也。”父王大喜,命道:“往林中请贤者来。”辛甲领命,策马往林中而去,不久辛甲就带来六名樵子,来到父王跟前。

“不知谁是贤者,昌拜见。”父王下马恭迎。

“我等俱非贤者,不过山中樵子罢了。”

“若非贤者,安能唱出如此韵度清奇的歌来?”

“大王不知,离此十里之蟠溪上,有一老叟,朝暮垂钓。小民等打柴回来,溪少歇,朝夕听唱此歌;众人听得熟了,故此随口唱出。不知大王驾临,有失回避,乃子民之罪也。”樵子说话间,还为父王指明了盘膝所在。

许是父王年纪大了,糊涂了,竟然相信他们的话。三十五里,十里,这分明就是在为我等指路啊。阐教也忒能装神弄鬼,为了姜子牙能名正言顺地在西岐为官,竟派十二金仙变化成渔人、樵子做那指路之人,可真是故弄玄虚的高手啊。

不过这安能瞒得过孤的卦算。

别了樵子,我等在往前行了七里,又听见歌声传来。

春水悠悠春草奇,金鱼未遇隐蟠溪。

世人不识高贤志,只作溪边老钓矶。

那歌是一名肩挑柴的汉子所唱,歌虽简短,却是到处姜子牙所在,也道出姜子牙志向。并非甘愿隐居蟠溪不展抱负,而是世人不识贤者,若有人来请,必出山相助。

“大夫,那作歌的看着好生眼熟。”孤与散宜生驾马相近,随口说道。

散宜生定睛一看,当即一怔,上禀道:“大王,作歌之人似是那打死门军的武吉。”

父王看也不看,当即摇头道:“大夫差矣。武吉已死万丈深渊之中。前演先天数,岂有武吉还在之理?”父王一直对他的先天数很是自信,就像当年孤对自己算数无比相信一般。

散宜生确信是武吉,当即命辛免“将那人拿来问话。”散宜生,你还真是多事啊。

如今想来,莫非你是阐教安插在我西岐的内线。是了,是了,尔处处听姜子牙的,当年取定风珠那等大事姜子牙也委派给了你,可笑,孤还当你是忠臣良将。

汉子一看辛免来至,避之不及,急忙撂下挑子,跪倒在地。“果真是武吉。快跟我去见主公”辛免持剑,押着武吉来见父王。

父王一见武吉,一向好脾气的他气的是满脸通红,大喝道:“匹夫!怎敢欺孤太甚!”又对散宜生道:“大夫这等狡猾之民,必须严加勘问。杀伤人命,躲重投轻,今若被武吉逃躲,则‘先天数’竟有差错,何以传世?”父王最在意的,就是他被囚于羑里七年所创出的“先天数”,如今算武吉出了差错,自是愤怒不已,那可算是父王毕生之心血。

武吉听罢,泣曰:“吉乃守法奉公之民,不敢狂悖。只因误伤人命,前去问一老叟。离此间三里,地名溪,此人乃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道号飞熊。其叫小人拜他为师傅,告知小民回家挖一坑,叫小民睡在里面,用草盖在身上,头前点盏灯,脚后点盏灯,草上用米一把,撒在上面,睡到天明,只管打柴再不妨了。大王,蝼蚁尚且贪生,岂有人不惜命?还望大王开恩,宽恕小民。”

还未等父王发话,散宜生却是大叫妙哉“恭喜大王!武古今言:‘此人道号飞熊。’正应灵台之兆。昔日商高宗夜梦飞熊,而得傅说。今日大王梦飞熊,应得子牙。今大王行乐,正应求贤。望大王宣赦武吉无罪,令武吉往前林请贤士相见。”

散宜生方言毕,那武吉便突地起身,往林中飞奔而去。

“哎!”父王猝不及防,抬手欲阻。

“罢罢罢,且弃马,随孤进林。”林深柴密,马难行走。武吉是算准了这个,才没等父王发话,就跑进林子,若是父王追究凭其对地形的熟悉,总能甩了我等。

“武吉,贤者何在?”

武吉在林中不见姜子牙,甚是慌张“方才在此,如今却是不在了。”分明就是一派胡言,姜子牙一渔翁,不在溪上垂钓,难不成还进林子砍柴?若要亲自砍柴,要武吉这弟子作甚。

“那贤者可有居处?”散宜生问道。

“前方不远处,有一草屋。诸位请随我来。”这回武吉显得很镇定,因为他相信姜子牙就在草屋里,而且一定会救他。

武吉引父王至草屋,父王以手轻扣柴门,犹恐造次。只见里面出来一小童开门。

父王笑脸问曰:“老师在否?”

小童曰:“不在,同道友闲行。”

父王问曰:“甚时回来?”

小童曰:“不定。或就回,或一二日,或三五日,萍踪靡定,逢山遇水,或师或友,便谈玄论道,故无定期。”

散宜生在旁道:“臣启主公。求贤聘杰,礼当虔诚。今日来意未诚,宜其远避。昔上古神农拜长桑,轩辕拜老彭,黄帝拜风后,汤拜伊尹,须当沐裕斋戒,择吉日迎聘,方是敬贤之礼。主公且暂请驾回。”

父王一听,点头道:“大夫之言是也。命武吉随驾回朝。”如今回想起武吉被辛甲、辛免架着,频频回头看向草屋的情景,孤就觉得好笑。他以为姜子牙会救他,可姜子牙却是在草屋里眼睁睁地看着他被父王带走。

父王不愚,“人质”父王也是明白的。姜子牙,既然你要扮高人,那好,我给你高人的待遇,不过你也别不识抬举,若我再来时还见不到你,那就别怪我杀了你的徒弟。

父王行至溪边,见光景稀奇,林木幽旷。乃作诗曰

宰割山河布远猷,大贤抱负可同谋。

此来不见垂竿钓,天下人愁几日休。

又见绿阴之下,坐石之旁,鱼竿飘在水面,不见人影,心中甚是悒快。复吟诗曰:

求贤远出到溪头,不见贤人只见钓。

一竹青丝垂绿柳,满江红日水空流。

“主公,时辰不早,请驾先回。”散宜生急请父王回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