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支撑者 > 第九百五十七章

帝国支撑者 第九百五十七章

作者:暗夜之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瞬间,弘治眼前一亮,对啊!这监察御史不过是一个区区七品官,封给明中信倒也无妨。而且,之前人家明中信南下平乱除疫,功绩极大,但却一直没有给人家封赏,此番也算是给了他的补偿,妙!

而李东阳也是眼前一亮,这马文升还是靠谱的,起码没有像谢迁一般,明着帮衬,暗中却挖坑害人。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对国家的管理,监察百官,肃清整治,建立了一套极其完备的监察制度,具体说来就是在历朝历代监察体制的基础上新增了六科给事中,并且在全国十三个行省设立十三道监察御史,形成了明朝独特的台谏制度。

监察御史并不是明朝的初创,最早建立于隋唐,却在明朝发扬光大。在明代,监察御史隶属于都察院,最高长官为都察御史,正二品,明朝大九卿之一,但普通的御史官职并不高,是正七品官,但权力范围却空前大,不论是国家大事,例如打仗、科举、教育,还是小事,如皇帝娶媳妇,太子出阁之类,监察御史都可以建言。

洪武十三年,罢御史台。洪武十五年,更置都察院。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与右都御史同正二品。左、右副都御史,正三品。左、右佥都御史,正四品。十三道监察御史计一百一十人,正七品。都御史,“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十三道监察御史的职责是“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在内两京刷卷,巡视京营,监临乡、会试及武举,巡视光禄,巡视仓场,巡视内库、皇城、五城,轮值登闻鼓。外巡按,清军,提督学校,茶马,巡漕,巡关,攒运,印马,屯田。师行则监军纪功”。巡按称为“代天子巡狩”。大明朝检察权很高,监察御史品级不高,出外巡查时权力却很大。

刘健等人也是若有所思,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

谢迁却是急了,虽然自己阻止了明中信得到兵科给事中,但这监察御史却是与那给事中没什么区别啊!他可不甘心被明中信得了这个职位。

“陛下,此事不妥!”谢迁上前一步回禀道。

“哦!谢卿有何建议?”弘治一愣,眉头微皱,有些不悦,但终究是一朝阁老,不能驳了面子。

“陛下,明中信还未有正式的官身,臣认为授予他这监察御史甚是不妥啊!”谢迁自然看出了弘治的不悦,但终究不能让明中信得逞啊!于是,一咬牙,回禀道。

“有何不妥?”弘治面色瞬间变得难看了,沉声问道。

李东阳也是怒目以对,他可没想到,这谢迁居然这般分恨明中信,居然一而再地阻止明中信的仕途,亏明中信在明宅赏技会上还经他以公平竞争的权利,早知如此,自己当时定当尽力打压其权利。然而,陛下当前,他也没办法直接怼他,唯有以目攻击于他。

刘健等人也是以怪异的眼神望着谢迁,这可真心不像是一朝阁老所做之事啊!然而,他们也乐见其成,毕竟,这段时间明中信在京师风头太劲了,有人打压,他们也乐得在旁坐山观虎斗!

“陛下,这明中信并没有进行科举,冒然授予这监察御史之职,恐天下士子不服啊!况且,如此轻易地将此等官职授予还未在朝堂之上经过历炼的一介秀才,对于之前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并不公平!”

这下,李东阳炸了,你个老小子这是专门找茬啊!未等弘治出声,直接讥讽道,“谢大人,既然如此,那你为何之前要推荐明中信担任锦衣卫千户之职呢?难道,之前你就没想过此番做法令得天下武官们不服吗?”

谢迁笑了,“锦衣卫的武官可以世代承袭,找个借口极是简单,但这文职却是不同,每一个都得有真材实料,必须经过多方考验,更何况这监察御史可不同于其他官职,他得心正,这是首要之事!”

“怎么?难道明中信没有真材实料?还是其心不正?”李东阳冷笑道。

“要说起这心正,明中信还真心有些缺憾!”谢迁笑笑,意味深长道。

李东阳心中咯噔一下,但到此地步,可不能怂啊!“谢大人,明中信之前前往云南平乱除疫,心系黎民,亲身前往,更甚者被叛乱之军伏击,令他身负重伤,但依旧辅佐王钦差完成了平乱之事!此番心性可谓悲天悯人!”

谢迁冷笑一声,就待反驳。

然而,李东阳岂能给他机会,直接抢道,“还有,此番回京之后,立刻将那威力巨大的武器进献于朝廷,此番心性难道不正?尤其是几次三番将自己研制出来的技艺进献给陛下,此番心性难道还有疑惑?!”

“尤其是他在身为布衣之时,在山东境内都安抚黎民,施粥赈灾,更甚者还捐献粮食物事给济南府官府,为山东赈灾平乱添砖加瓦,此番心性难道还没有入得了谢大人的眼吗?”

李东阳啪啪啪,将明中信的事迹一一道来。

众大臣听着听着,一些大臣们眼中闪过一丝钦佩,是啊,就算是咱们这些大臣只怕也无法做到明中信那般啊!

然而,谢迁却是嘴角挂着冷笑,并不以为意。

李东阳见了,心中一动,然而,事已至此,他也只能为明中信争取了,至于谢迁的后招,自己只能见招拆招了!

“李大人,说完了?”谢迁冲李东阳笑笑,问道。

“哼!”李东阳冷哼一声,并不理会于他,而是望向了弘治,他此番话语不过是提醒弘治的,他知晓,自己根本无法说服心怀叵测的谢迁,只能说服弘治,那样的话,就算是自己胜利。

弘治却是淡定异常,只是望着谢迁,显然,他也在等待谢迁的反驳。

谢迁笑笑,并不与李东阳争辩,反而是冲弘治一拱手,“陛下,老臣不否认之前明中信的一切功绩,然而,之前他在山东行省的所作所为,济南府官府已经对他朝廷了嘉奖,这并不能为此时做什么辅助,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够说明明中信的心下,毕竟,咱们未曾亲眼见到。”

李东阳面色骤变,就等反驳。

然而,谢迁却是看也不看他,继续道,“至于之前明中信在云南的除疫的所作所为,说实话,此乃是他的职责所在,应当应份的,也不能做什么证明!至于说他平叛,这就有些夸大了,要知道,当时可是王钦差为主的,他一个小小的幕僚能够做到什么?至于那些武器,他的运用如果没有王钦差的灵活运用,他能够建功吗?”

“而他回京之后的捐献,谢某不否认为他的慷慨感到无比的欣慰,但是,这也是他应当的呀,要知晓,军器马匹盐铁乃是朝廷管控的,他自己私造不只无功,还有过,陛下只不过是念他捐献及时,故此才功过相抵,没有追究他的罪责就算是陛下的仁慈了,哪里还能算得上是功劳!”

这话说得漂亮,弘治以及一些官员们纷纷点头,深以为然。

李东阳则气得都浑身哆嗦,这谢迁红口白牙一瞬间就将明中信的所作所为功绩皆抵消了个光,如此说来,明中信不只没功,还有罪了!这真真是颠倒是非,指鹿为马啊!

“而且,陛下深念他的不容易,才将其破格授予了太子侍讲之职,这已经是破例了,算是陛下的恩典了!他应该感激涕零,深念陛下恩得啊!故此,老臣认为,此番明中信无功无劳,就直接授予了他这监察御史之职,太过儿戏,老臣请陛下三思!”说着,谢迁直接躬身,久久不起身。

弘治一阵沉吟,心中有些踌躇。

马文升在旁边也是有些尴尬,自己的提议被谢迁批得一无是处,他脸上岂有光彩?!

“陛下,谢大人此方有理!”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声音介入进来。

李东阳有些惊怒交加了,不由得将怒意满满的目光投向那人。

哟,居然是刘健!他居然也来落井下石?李东阳心中有些绝望,此番朝堂之上除了自己一系的,这些中立的,反对的皆不让明中信好过,这是既想让马儿跑步,却又不想让马儿吃草啊!人家凭什么就为你们跑呢?想想明中信的性格,李东阳心中就是一阵心悸,如果此时的一幕被明中信知晓,只怕那位可就要闹翻到了,最好的也不过是冷笑一声,不再理会他们了!

他心中有些绝望,罢了,咱就看你们最后如何做,如果这样让明中信为你们效力,只怕是天方夜谭啊!他可是知晓明中信的性格的!更何况,现在明中信明显就是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看你们到时如何收拾这残局!

李东阳一赌气,不再理会他们,低头沉思,一语不发了!

弘治一听刘健开口,不由得眉头一皱,不自觉将目光投向了李东阳。

却发现李东阳居然偃旗息鼓了,这下,他心中咯噔一下,虽然谢迁说得有理,但自己也不能慢待明中信啊!毕竟,有这样一个样板,如果自己此番慢待于他,只怕今后再也没人向皇家进献东西了!要知道,人心可是很脆弱的!伤了可就没法挽回来了!不行,不能依照谢迁所言,他心中瞬间有了主意,不过,现在还是听听刘阁老如何说吧!

刘健缓缓道,“陛下,谢大人说得有理,不过,此番情势不同,破个例倒也无妨!”

此言一出,谢迁不乐意了,然而,毕竟人家是首辅,自己也不好意思直接上言反驳,待他说完再反驳!

李东阳听了,心中一动,但却也听出了刘健并没有同意马文升的主意,显然,他是想做个好人,从中找到一条中庸之路!这对于明中信来说可不算是什么好消息!

弘治却是反而更感兴趣了,看这刘健如何说?

刘健却是不管他们的小心思,面视弘治,正色道,“陛下,其实,明中信此人乃是人才,这是毋庸置疑的!”

这话,说得弘治与李东阳频频点头,心中欢喜。

“然而,人才往往得经过历炼,尤其是年少成名者!否则,很有可能成为方仲永之辈!”

此言一出,弘治与李东阳眉头不由得皱个不停,这是话里有话啊!

谢迁却是目光闪烁,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故而,在老臣认为,咱们得想个方法,既要能够令明中信的才华显露,还要对他进行历炼,到时,才能够将这匹野马训服,为陛下所用!”刘健说着,看看弘治。

弘治目光闪烁,作若有所思状。

李东阳依旧皱着眉头,看向刘健,咱们现在是在讨论明中信的职务,而不是什么历炼,好吗?你这是要干嘛?

“陛下,老臣以为,可以仿照上次,先行将明中信任命为监察御史,在军中监军,辅助刘大夏刘大人,南下平乱!”刘健没理会他们,继续。

什么?谢迁瞪大双眼,望着刘健,你这不是与那李老小子一个鼻也出气吗?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耍我玩呢吗?

“陛下!”想及此,谢迁上前一步,就要开口。

“谢爱卿!”弘治一摆手,制止了他上前,同时,面色阴沉地望着他,“待刘卿讲完!”

谢迁心中一凛,虽然自己乃是三大辅臣之一,弘治一直以来以礼相待,只要自己的建议有理,从没有驳回过,但是这些年,弘治威严日重,自己的建议也不自觉得要考虑他了,有时甚至也会被全盘驳回,弘治此时瞪眼,显然对自己有了意见,不能再抢话了,他躬身退下。

刘健如同没看到了一般,继续道,“陛下,老臣虽然做出此项举荐,但是,老臣认为,应该在明中信的监察御史前加两个字!”

弘治一愣,加什么?

李东阳心中咯噔,就知道这老小子没那么好,依马文升的建议!虽然那个建议也有其私心,但终究对明中信也好啊!

“老臣以为,应该加‘代理’二字!必须向明中信说明,他此番只是代理之职,如果回京,这监察御史之职就会收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