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帝国支撑者 > 第九百五十四章

帝国支撑者 第九百五十四章

作者:暗夜之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却说这一日,弘治上朝,一番朝政谈论,就在他们即将要退朝之时。

突然,一位头发花白,颤悠悠走出朝班,拱手道,“臣有本奏!”

弘治一愣,这位老臣有什么要奏的?

这位不是别人,正是刑部尚书白昂。

白昂(1435年-1503年),字廷仪,谥康敏。江苏常州武进人。天顺元年(1457年),登进士,任礼科给事中,后平定刘通叛乱有功,升兵部侍郎,此后调户部侍郎,巡江治河,颇有政绩。此后升为都御史。弘治六年,改刑部尚书。

明孝宗弘治二年(1489年)五月,黄河大决于开封及封丘荆隆口,郡邑多被害,有人主张迁开封以避其患。九月,命白昂为户部侍郎修治河道,赐以特敕令会同山东、河南、北直隶三巡抚,自上源决口至运河,相机修筑。弘治三年正月,白昂查勘水势,“见上源决口,水入南岸者十三,入北岸者十七。南决者,自中牟杨桥至祥符界分为二支:一经尉氏等县,合颍水,下涂山,入于淮;一经通许等县,入涡河,下荆山,入于淮。又一支自归德州通凤阳之亳县,亦会涡河,入于淮。北决者自阳武、祥符、封丘、兰阳、仪封、考城,其一支决入荆隆等口,至山东曹州,冲入张秋漕河。去冬水消沙积,决口已淤,因并为一大支,由祥符翟家口合沁河,出丁家道口,下徐州”。根据此种情况,他建议“在南岸宜疏浚以杀河势”,“于北流所经七县筑为堤岸,以卫张秋”。朝廷同意后,他组织民夫二十五万“筑阳武长堤,以防张秋,引中牟决河……以达淮,浚宿州古汴河以入泗”,又浚睢河以会漕河,疏月河十余以泄水,并塞决口三十六处,使河“流入汴,汴入睢,睢入泗,泗入淮,以达海”。

这项连接中原四省的大型水利整治工程竣工了,从此,饱受洪涝灾害的黄河中游地区,在之后半个多世纪免受水灾的困扰。白昂归京后得到褒奖,后被提拔为刑部尚书。

但鉴于他已经六十余岁,弘治本来就不想让他操劳过多,故而弘治特许他归家静养,早已经不管刑部之事多日了,却未曾想,今日居然上朝了,还有本奏,真是奇怪了?!

“白卿身体可好?”弘治和颜悦色地问道。

白昂身体一直,谢恩道,“经过休养,老臣身体渐好,有劳陛下挂怀!”

“那就好,白卿有何事要奏?”弘治笑问道。

“陛下,江西有变?”白昂却是面色一肃,拱手奏道。

“江西有变?”弘治一愣。

刘健、李东阳、谢迁及诸位大臣不由得面色一变,齐齐将目光投向了白昂。

要知道,如今云南叛乱刚刚平定,南疆之事也刚刚平息,正在休养生息之际,怎么会有奏报江西有变呢?更何况,南京方面可没有奏报啊!他一个刑部尚书如何收到的奏报?准确吗?

更何况,这刑部与叛乱也不搭界啊!难道,他老糊涂了?

“陛下,刑部贵州司主事孙燧有本上奏,言宁王动态异常,江西恐有变乱!”白昂双手捧奏折,高声奏报道。

啊!众大臣就是一阵哗然,居然是一个小小的刑部贵州司主事上奏的,这,这白昂是不是老糊涂了?!

弘治也是眉头一皱,但随即面色稍缓,沉声道,“白卿,这宁王现在正在南京宗人府受罚,岂能回到江西去搞事?您搞错了吧?”

还有一句话他没有说出来,人家南赣巡抚都没有战报前来,你这刑部狗拿耗子多管贤事,这消息确切吗?更何况居然还是贵州那么远,这消息能准确吗?

白昂面色一正,“陛下,老臣以人头担保,这消息绝对不会有错,还请陛下体查一下,否则,如果出了乱子,百姓又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啊!”

弘治眉头一皱,“白卿此言从何而来?”

“陛下,这孙燧乃是大明河南行省郑州递运所大使孙新之子,明天顺四年(1460)生。弘治六年(1493)进士,弘治十年,授刑部贵州司主事,此番他乃是从友人费宏处得来消息,那宁王早已经回到了江西,还结交权贵,贿赂朝廷官员,图谋叛逆。自称国王,把自己的指令称‘圣旨’,并把一些江洋大盗招入府中,扩充势力。朱宸濠谋反迹象暴露无遗,但官员惧怕宁王的权势,或者说与他沆瀣一气,均不声张。”

一提费宏,弘治眉头一皱,目光一凝,这费宏在朝中的声望很高,与朝中大臣们交好甚重,但他为何要通过孙燧上奏呢?这却有些出乎意料。

费宏(1468年-1535年),字子充,号健斋。江西省铅山县福惠乡烈桥人,明朝状元。费宏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信州府童子试“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解元”,成化二十三年春,费宏参加进士考试,中头名状元,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时虚龄方二十岁,为明代最为年轻的状元翰林。这年八月,成化帝去世,参加修纂《宪宗实录》,总裁、副总裁都推重费宏,放手让他负责。孝宗弘治三年(1490年),礼部考试的试官、主考官是阁臣、礼部尚书徐溥和汪宗伯,他们信任费宏,试卷的评定、上奏的文章都让费宏草拟,这一次,选拔了不少英才,受到人们的赞扬。费宏虽年轻,但在从政的几年中,参与了大臣主持的政务,显示了他不仅有文才,而且娴于政理,办事练达。弘治九年,为廷试执卷官。不久,调左春坊左赞善。弘治十二年,母亲余安人去世,费宏回乡治丧守孝。

现在他应该在守孝啊!怎么会有这些消息,还是传给孙燧?

“陛下,相信费宏现在身处江西,消息来源必然可靠,而且,他必然现在身处险地,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知会朝廷,故而才辗转到贵州通知了孙燧,还请陛下及时决断!否则,就要出大事了!”白昂有些急了,高声奏道。

“报,八百里加急!”就在此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

众大臣面色大变,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白昂,这还真是乌鸦嘴啊!一说出事,就来了个八百里加急!

弘治也是面色一变,投向了殿外。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一名御林军急步进来,上前一步跪于地上,奏报,“启禀陛下,八百里加急,江西急变!”

众大臣们面色骤变,难道真的是宁王?

“呈上来!”弘治厉声叫道。

自然有小太监上前将战报呈上。

弘治展开面前的战报细细观瞧,在大臣们的眼中,他的面色时青时红,怒气上涌,面色瞬间变得铁青。

啪!弘治将战报重重地拍在了龙案之上。

“竖子敢尔!”弘治怒意冲天地大叫道。

众朝臣面面相觑,这是怎么了?即便江西有变也不至于如此吧?!

弘治稍稍缓和一下情绪,举起战报,冲小太监吩咐道,“念!”

小太监战战兢兢上前,拿起战报,展开,颤栗着念道,“《讨弘治檄》”

啊!一瞬间,朝堂之上乱了,居然讨伐弘治陛下?这是何其大胆啊!到底是何人?

刘健等大臣们面色凝重,他们听出来了,这封战报只怕是宁王所发,不过,内容究竟是什么?居然令弘治帝如此震怒?他们心中稍稍有些底。

“先祖创立大明,至今已历百年。不意祖宗血脉,宪宗驾崩而断。祐樘竖子,乃民间野种。奸宦张後,抱入宫中。周后视如已出,爱如拱壁。遂使草莽无赖,俨然天皇贵胄。五岁痴儿,立为太子。十七岁恶少,荣登大宝。此君昏庸无道,皇权日益衰朽,朝政日益**,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纷纷揭竿而起。祖制荡然,新法不立。朝廷如市肆,神州苦板荡。时艰如此,祐樘浑然不觉。云南天象迭变,降下灾祸,群臣依旧恬然。一二老臣谏而不听,成群小臣劝则震怒。

宁王宸濠,乃太祖皇帝正统血脉。现奉太后诏书,起兵讨伐昏君奸佞。大军到处,秋毫无犯;老宜相迎,少当从军。革除弘治,民心所向。上下同心,共建勋业;照彰日月,无愧天地。

草檄此文,咸使闻之。”

小太监的声音响彻于大殿之上,大殿中却是一片鸦雀无声。

很明显,这宁王反了!还是如此的决然!

居然将旧事重提,拿弘治帝的身世说事,试问弘治帝岂能不震怒无比!

要知道,想当年,弘治帝其实乃是先帝朱宪宗朱见深于成化五年(1469年)见到了朱祐樘的母亲纪妃,直接临幸,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这纪妃居然怀孕了。

本来,这怀了皇帝的孩子,起码这纪妃马上就会一飞冲天,飞黄腾达了,然而,当时的后宫却处于万贵妃的管辖之下,而这位万贵妃可不是省油的灯,她根本就见不得有人怀了宪宗的孩子,为了她的地位,必须除掉任何有可能威胁她的生命的人事。

这纪妃深知这一点,自然不敢公开,只能多方隐瞒,深怕万贵妃知晓。当然,在深宫之中,这根本无法隐瞒,还是被万贵妃知晓了,但万贵妃的亲信居然并没有将实情奏报,反而是隐瞒了下来,这就令纪妃与孩子保住了性命。

然而,随后经过一位叫张敏的宦官关照,救下了这个孩子,当然,最终也无法隐瞒,被万贵妃知晓,张敏也身死宫中,但这个孩子却被保留了下来,但纪妃也随后身死,孩子在宫中处于极度危险之时,但周太后出现了,护住了这个孩子。

然而,这不是长久之际,毕竟,万贵妃统领后宫,找个机会害死这个孩子可不要太过简单了。就在此时,陆先生出现了,斡旋于众人之间,为弘治帝寻求更多的靠山保镖,最重要的就是历经三朝,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怀恩。

怀恩,山东行省人,本姓戴,宣德年间,因父亲涉罪抄家,被人逼入宫成为宦官,改名怀恩,最终成为了手握重权的司礼太监。

正是怀恩在内宫中无数次的陷害当中,护佑了朱祐樘,令得万贵妃的阴谋一次次败露失败。

当然,这也是成化年间黑幕重重的特定历史条件下,怀恩不得不找出一条出路破除黑幕,而这条出路被陆明远摆在了他的面前,就是朱祐樘。

于是,他为张敏做证,证实朱祐樘的身份,见证朱祐樘的成长,同时,又一次次地维护朱祐樘,破除朱祐樘身边的阴谋,确保了朱祐樘在宫中的安全。

内有怀恩,外有陆明远,他们护佑着朱祐樘艰难求存,在无数次的危险当中,在万贵妃的威胁之下好不容易生存了下来,当然,朱祐樘在陆先生、怀恩以及一些势力的帮助之下,渐渐地有了一定的反击之力,逐渐形成了与万贵妃在宫中势均力敌的情势。

然而,最后一次,朱祐樘的危险来自于一位梁芳。

梁芳,成化年间宫中御马监太监,他肆意挥霍宫中库藏的钱财,一段时间以后,宪宗去内库视察,发现几朝累积下来的七窖金全部用光了,宪宗居然透露出意思,要让将来的朱祐樘收拾他,也算是窝囊到了极点。

然而,梁芳却不这样认为,害怕至极,居然前去与万贵妃联合,要害了朱祐樘。

二人齐心协力之下,朱见深居然下了决心,要废掉朱祐樘。

怀恩大惊之下,与陆明远同心协力渡过了这段危险。当然,怀恩也没落了好,被发配到了凤阳守灵。

这下,朱祐樘宫中的最大护佑没了,但好在就在此时,泰山地震,在陆明远运作之下,成化帝认为此事乃是上天对他的警告,令他不敢再有废掉朱祐樘的心思。

终于,光明来临,朱祐樘熬过了这段最黑暗的日子,继位成为了弘治帝。

这一段历史令朱祐樘难以面对,而今天这宁王居然以此来攻击于他,无异于将他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翻出来予以践踏,他岂能无动于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