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狂想日记 > 故事开始 坎蒂丝的时间:做选择的生活方式

坎蒂丝想表达的意思很简单—每个选择都会挤压到其他的选择。一个人的空闲时间是有限的。

于是到现在,即使我们有了高科技设备帮忙处理一些杂物,不用再像五十年前的人们那样去拖地,自己做饭……我们依旧忙得焦头烂额,感叹时间不够。

她表示许许多多能提升效率的做法,并不能获得良好的成效,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应该放段时间流逝着不加以管理秩序。

根据纽约时报专栏作家Oliver Burkeman的建议:“我们可以是想几个问题。第一个今天的近况是不是刻意为之?比如你是怎么认识你的另一半的?刚好你们参加派对?你会惊讶的发现现在对你来说非常重要的事,都是随机发生的事,不是刻意为之。

没有谁可以安排生命中重要对话会在什么时间点发生,因此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地将自己往某个方向前进。反正到最后我们一定会有能力去适应那种安排不是吗?

而且日常的事情都有最后一次,不是吗?在正常不过的事都会有某一刻消失,不是吗?比如和父母说一声,早安。和高中好友拥抱……

虽然最后一次可能不会这么快到来,但它已经在路上了。”

说白了就是不刻意安排,珍惜每一刻。

没必要刻意想成为什么,因为在大部分的情况下,这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珍惜每一刻谁知道是不是最后一次呢?

坎蒂丝:“我想我现在更加理解《人生的4000个礼拜》这本书中的重点。我觉得我没有必要在为错失而感到恐惧。”

我懂坎蒂丝的意思。

这个世界上一切的定义不都是通过对比达成的吗?

就像牢笼里的鹰无法理解翱翔天空的意义,因为对于它来说牢笼才是常态。而见过自由以后,它还能接受牢笼吗?这是它的选择,无论哪种都有得有失。

坎蒂丝认为她没有必要为错失而感到恐惧,是因为有得有失才显得她的选择珍贵。因为每个选择都需要承担牺牲,所以才应该更相信自己的选择。

坎蒂丝:“另外我需要一个我永远不会擅长的兴趣。”

对此她的解释是:

有些人开始学高尔夫是为了获得人际交往。

有些人开始登山是想在社交媒体上的弄出形象。

有些人开始画画是为了一份新的工作。

我们都在希望通过现在所做的事,期待未来能获得某种报酬。

“可是,如果这是我休闲的方式的话,那我可能就让休闲时间失去休闲的本意。所以我打算写作,因为我永远知道我写的书不可能击败畅销榜第一名,所以没有任何压力,甚至不在意有没人看。

生命有限,所以我希望知道我该如何使用我有限的时间,也希望知道如何去面对生命抛给我的问题。

我得出的结论是我想享受。

为什么要等未来?虽然延迟享乐有非常大的好处,但是如果未来没机会了呢?为什么要用确定性,去赌不确定性了。

休闲应该是休闲本身。”

坎蒂丝表示她现在选择不再帮明奈打白工并非一时兴起而是长时间的积累。她相信不管是明奈还是我都会理解她的做法。

希望她选择休闲能让她自己包括明奈在内的我们更加尊重她的劳动。

最后她把我友善的“请”出了她的办公室。

她没时间再帮明奈处理那些琐事了,因为那不是她的优先代办事项。

在和新世界接触的今天有发现了一件与我以往仅限于理论的认知有偏差的事:

理解和接受是两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