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狂想日记 > 前传 它的时间:如何道歉

狂想日记 前传 它的时间:如何道歉

作者:谜影梦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很多人会觉得六月八号2021,我和它的对话跳转的太快了,有些牛头不对马嘴,那是因为篇幅限制而省略了我们对道歉的辩论。

首先,在我抱怨完他人从来不懂我后,它为我复盘了几种常见的道歉错误。

“我很抱歉让你有这种感觉。”

它指出我长说出这样的道歉,并觉得当下的自己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然而这种形式的道歉让我把重点放在对方的反应,而不是我的行为。我说出类似“如果让你感觉到被冒犯我很抱歉”这样的话,到对方耳边便成了:“你看他在说你是个过度敏感的人。他丝毫不觉得自己做错了。”

“我错了……但是……”

它拉着我进行了一次场景演习。我错过了好友的生日,因为日期的更改刚好撞上了我没空的日子。几天之后,朋友质问我缘由,我义正言辞的说:“真的很抱歉,但是你知道你突然换更换日期也对我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吗?!”

它戏谑的将我推到我身后凭空出现的沙发上。

抱歉之后的,“但是”会让道歉的实效啊。

这种道歉方式首先会让对方感觉到就是你在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似乎是在说就是有这么多理由,所以才会有这种结果,我根本没有错。

它轻笑出声,拍了拍我的脖子,面带微笑,毫无恶意的询问。这不就是我最常做的吗?把事情变得更糟。

明明它看起来是那么的无害,可它的行为却给我一种窒息感。

我仓皇的拍开它的手,刚要辩解,它说:“真抱歉,但是我只是想表示友善。我对我的行为让你不适抱歉,但你也伤害了我的感受。”

我心里的戾气极速升腾,明明是它的问题,它怎么能……

看到我的反应,它满意一笑,看到了吗?更严重的事发生了!“但是”后面的理由去直指对方的某个行为,这还是道歉吗?多诡异啊!原本是为自己的行为表示歉意,结果当下的你太想要一次解决所有事情,反而又再次伤对方一次。在让事情更糟这点上,你真的很有天赋!既让道歉的效果无法展现,甚至还因此破坏感情。真是一石二鸟!

抱歉,我想打它,可以吗?

编辑:不行啊!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看到这一幕它无声的笑了。

“你能原谅我吗?”

我扯了扯嘴角,尽量表现的放松。呵呵。

它轻缓阖上了眼眸。“别自作多情。我可不需要你的原谅。这是第三种常见错误。”

望着浑身都透着冰冷的严谨气息,视线不冷不淡没有任何情绪的它,用自以为幽默的语气……就像看缜密却死板的机器开玩笑,严重怀疑设计者在想什么。

它没察觉到我的不满,或者说是可以忽视了。

“你能原谅我吗?”

犯错者会这样问往往就是想在道歉当下把所有问题都一次解决,好让心中悬着的心有个地方可以安放。

可是道歉者却忘了道歉是需要时间消化的。

毕竟对方因为你的行为而生气时,那也是持续性的伤害。

《Why won't you apologize》这本书中作者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在道歉时别把这当成最后一次解释机会,可以把它视作为未来更多机会而铺路。换一种心态来面对道歉这件事我们的做法就会有所不同。”

这种不停追问原谅的行为很容易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追问者问不到满意的答案时,甚至会反过来成为受伤者,责怪对方不懂体谅。

为什么我都如此低声下气了,还是不肯原谅我呢?最后真正需要被道歉者不知所云,就在对方闹着小脾气当中得不到真正想要的道歉。

终于在它停下来喝水的空隙,我抢回了话语权。我轻咳一声,表示它存在的意义是听我解决问题,不是让它开批斗大会的。我难道会不知道我有问题吗?!用的着它在这里瞎分析?!别忘了谁才是老板!

它缓缓放下茶杯,却做出了拿起又放下屠刀的气场。从它眼神中毫无掩饰的鄙夷来看,我这个主意识到宝座不是很稳。

“真是抱歉,是我的失误。”

如何道歉?

首先,你得先把道歉的重点摆在你的言行上。

第二点,一定要长话短说。

做为得寸进尺的我毫不犹豫的吐槽了它敷衍的解答态度。

它脸色清寂冰冷。“长话短说,这听起来不难是吗?”

难吗?“对不起”,就三个字难道我能讲出一篇小论文吗?

对于我的评论,它深思了三秒钟,然后调出了我之前的行为,用行动证明我能。

我:“……但我当时也有满腹委屈啊!我只是想一次性解释个清楚!“

它认可了我的观点。当这种情绪出现时,长话短说就变得困难。可长话短说有个不可取代的优点,那就是它可以避免你因为说了太多,让对方又找到想反驳你的点。

夹带在道歉后面的理由当中,牵扯到更多人,更多事,聆听者只要在这其中找到一件他觉得你说错的点,道歉不成不说,还可能发展成下一步战事的开端。

好吧。我认了。“可是我如此诚恳的道歉后,他们根本不领情怎么办?”

“你以为说句道歉就能够解决吗?”它视线突然一冷,但失控只是一会,它很快又恢复冷静了,弯了弯嘴角,看起来乖巧可爱,只是眼底多了丝丝缕缕的寒气了。

“亲爱的老板,让我们一起看到道歉后的可能情景。”

这话说的!啧啧,真是让人如芒在背啊。

它表示当我感到内疚,并释出了歉意,换来的往往不是立即的原谅或宽容,而是批评。这会让我很不爽,并进行防御反应,最后导致最终目的偏离,事情更糟。

它要求我意识到那个我需要道歉的人承受了我的错误行为,所以在道歉之后往往会一吐苦水。在此时受伤者容易情绪化,混淆事实,添油加醋,夸大其谈。这些情绪性的字眼很容易激发起他人想去反驳的**。说到这里,它停顿了一下表示。“这就是你常做的,所以我觉得将心比心对你来说不难。”

我本能的会想对他误解的事加以辩解,然而这种行为很可能会破坏终极目标--此次道歉的本意。所以了解你的目的后,你就会明白此刻让对方一吐为快才是最佳解。

只有我愿意听他的心声和怨言,对方才有可能将这件事慢慢放下。如果我想提升道歉的效率,那就在对方批评结束之后告诉他,“我想让你知道今天你所说的话我会铭记于心。”这句话会让你的道歉更加真诚,但语气很重要哦!

“万一对方得寸进尺呢?”很明显,我对它这种退让主义不是很看好。

即便让步也得有个限度吧。毕竟自我牺牲跟道歉是两回事。

就好比当对方仅仅因为你的行为而对你人格进行侮辱时,我难道不可以为自己辩护吗?

它思考了一下表示,的确,这种情况我应该郑重的告诉他,今天我是做错了事,但他不应该借此机会批判我的人格。不过,再次划重点,语气很重要!矛盾存续,或者争吵进行的过程中,只要你能表现出自己的大度和心胸,那不管事情如何发展,你基本已经锁定胜局了。

它也指出了另一种我该制止他人宣泄的场合--当下情况对我来说相当的不利时。比如我特别疲倦时,因为这个时候,我也很容易情绪化,因此解决不了问题。

道歉者是该体谅对方的情绪没错,但那个无理取闹或是得寸进尺就没意思了。

行吧。我像它表示我受够了,我懂该如何在道歉之后接受批评了,换个角色,当接受道歉的人听起来挺舒服的。我要求它对我进行一场恰当的道歉。

面对我刻意的刁难,它反问:“那你觉得如何接受道歉会更恰当呢?”

“没事啦,小事,小事。”

它听完忍俊不禁,笑出了声。它批评我太习惯在收到道歉之后回应着没事,不用道歉。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我想赶快结束那尴尬的场面,根本没注意到的是今天这件事肯定在道歉者心中占有一定分量。他愿意鼓起勇气说出的道歉却被我轻飘飘一笔带过,他该多难受啊!

面对我的反问,它给出了《Why won't you apologize》作者的亲身经历。

“谢谢你的道歉,我心领了。”

据说面对“小事”时,郑重的回答可以让道歉者将这个经历反复回味。因为在道歉之后会发现对方将这件事情看得很重,以至于自己开始自我反省。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今天对方可能只是顺口说一声道歉,而这件事对你来说事关重大,你选择重视这件事就会反过来让道歉者反思自己的随意之举

同样,面对“大事”时,当我们郑重地接受道歉,对方心中一种愧疚心也就会有个地方可以安放。

“嗯,但不是所有人都有愧疚之心,也不是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错了。我做好人,但别人不领情怎么办?如果我终究无法获得道歉,那该怎么办?”

它抿了下唇角,长睫轻垂遮住深黑的眸。我仍记得它当时那么微笑,那是一种轻蔑又无奈的微笑,其中还夹带着一丝失望。为什么会失望呢?只有曾经抱有过希望才会失望。而它有怎么会对这样的我抱有期望呢?

它反问我为什么一定需要道歉呢?

它批判受伤的人往往会去刻意保留那份痛苦。维持着这种状态是希望能让身旁的人知道自己伤有多深。这样的人也会保留这愤怒,因为愤怒会让我对公平公立或者对方应该受到惩罚保持一定程度的期待。可惜啊……我该成熟点意识到,有时候某些伤害我至深的人可能永远不会向我道歉,永远不会受到惩罚,甚至他们还可能过得比我更快乐。

所以我为什么要对未来有太多空幻想呢?毕竟寄托于报应这种不可控的事,或许重新打理自己的生活,找些新朋友,会比在愤恨中自我折磨更为愉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