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灵异 > 狂想日记 > 故事开始 1月20日2022年凌晨

狂想日记 故事开始 1月20日2022年凌晨

作者:谜影梦蝶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7-05 12:21: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听到他的话后,放下酒杯。“所以你是知情者……”

没等我提问,Navi歪了头,回答的非常迅速。“当然,毕竟我就是你要找的组织中人。”

没在意这句话对我的冲击有多么大,Navi继续说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你在怀疑我是替青承担她的责任?有那个必要吗?就算爆炸真的和她有关,就算她还在为组织效力……任何人都有资格责备她,唯独你没有资格。”

这时一个外卖小哥走了进来打断了Navi对我的责备。

我:“……”突然Navi对我的诡异的态度有了解释。

Navi随手签下了外卖,然后将外卖递给同行的僧侣。“也不怕告诉你,前首领,这次爆炸只是个开始。你要做首领呢,还是要做叛徒全部取决与你。不过,如果你是真的什么都不记得……”

“我也不好和一个病人计较。”Navi停顿了一下。“看在我们是朋友的份上奉劝你一句,别多管闲事。”

我沉默了。

我对上Navi的视线,Navi笑容更灿烂了,眸子清澈,仿佛完全不知道自己刚刚说了什么。看来他的确是来挑衅的。

我能感觉到到他在激我继续去调查这件事情。

如果他真的不想我去管这件事,他就不会怎么说。

他不知道有些事情,越被禁止越吸引人。

越是不让知道的东西,人越想知道。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人越想接触。越是得不到的东西,人越想得到。

越禁止反而越激发**。心理上学上被称为禁果效应。

我微微抿着唇。

他知道,我知道,他知道我知道,但这些信息并没有被公开说明,也没有必要公开说明。

这件事本身对我就有不小但吸引力。就算事情本身没有特别吸引人的地方,正因为说是被禁止的反而让人变得更想去触碰这个事情,甚至会因为触碰这个事情产生一种隐秘的快感。

其实这也是可以解释的。禁果效应可以被好奇心、稀缺原理、逆反心理所解释。

首先是好奇心,人类天生就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情产生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会促使人们去探索并发现新事物。而我天生就是一个好奇心旺盛的人。

有时候人们静止的机制反而成了激起别人探索**的存在。好奇心被认为是人类减少不确定性的动机。如果事情的结果能够确定以及预判,那禁果效应的发生才会大大减弱。

可问题是,现在我根本无法预判会发生什么,反而让我更加好奇。好奇Navi到底希不希望我掺合这件事。

他们为什么这么努力的去禁止这件事情。他希望我去继续调查,很明显这里有个陷阱。如果他什么都不说,那我一定会如他所愿继续查下去。那他何苦来说这么一番话?如果他不想我掺合,那他更没必要以这种方式和我交谈。

他图什么?陷阱有是什么?真是让人好奇。

第二点,稀缺原理。被禁止的是往往让人感觉有种隐藏价值存在。因为隐藏就可能表示此信息或事物有其重要或稀缺性。

人们总是想得到稀有东西,因为比起得到,人们更害怕失去。所以,即使存在潜在的危险性,人们在心理上也会把其危险性降低,做出难以理解的冲动行为。所以,当人像你禁止一样事物,就像是对你隐藏一个宝贝。当有人说这件事情你不能知道,就像是在说这个稀有的宝物你不能得到一样。

可是,稀有事物在眼前,哪有让它飞走之说?

人类心理会自动调节其真实的危险性,让自己的冒险显得更加合理。

稀缺的东西之所以吸引,除了免去失去的焦虑感。同时,得到稀缺的东西也表示得到地位的提升是一种潜在的虚荣心。

我拥有了别人没有的东西,表示我比较高级。

我知道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显得我知识渊博。

我接触到了别人不能接触的东西,显然,我比一般人更有能耐。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做禁止的事情时,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感。

我知道那些知道它存在的人看不起我,也确定如果大部分的人知道了我和它的差别也会看不起我。

的确,我是没有它有能耐。这也的确是我心里一直的痛。

最开始,我以为那Navi带来的那些僧侣都是他的狐朋狗友,现在看来,他们极有可能是组织内部的人。看约书亚的反应态度,就知道我和它不是同一个人,在组织里面是广为人知的。不过,这条消息信的人有多少,存疑。

但,我就问问如果刚刚坐在这里的是它,他们还有会用那种打量物品的眼光打量它吗?

我还真是莫名的想证明自己的能耐啊。

最后是逆反心理。有的时候我们被禁止的事物所牵引,也不是我们对事物本身感到有多好奇,也不是认为事物本身有多稀缺,而是因为逆反心理。

人类天生就有向往自由和自我选择的权力,希望自己能够自主及控制自己的需求,而不是成为他人控制的傀儡。

当一个人禁止你做某件事情时,就有一种别人在替你做选择,将某种选择强加于你自己身上的感觉。人感觉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了威胁,人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当人觉得自己的自主权受到侵犯,就会容易表现出负面情绪,比如生气、反抗。

根据阿登屋的实验表明,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人,心理上明显表现比较积极。而失去控制权的人,尽管很多时候都是为他们好,但实际上他们并不满意。

结果同样表明当一个人被禁止做某些事情的时候,通常代表他感觉自主权受到了侵犯,人们为了打破受限带来的焦虑与不舒服就会以相反的行为去对待。

之前破案顺风顺水,哪怕知道我并不是凭真材实料,哪怕知道这所得到的结果恐怕有疑点,我还是忍不住被身边的追捧搞得有些飘飘然了。

此时告诉我,这件事情别处理,无疑是对我实力的质疑,而像我这种内心本就知道自己实力不够,自卑又自负的人……会做出什么选择很难猜吗?

这就是禁果效应的原理。

我有理由怀疑他在反过来利用禁果效应。假装禁止或隐藏某样事情,诱导我产生这种禁果效应。实际上,他假装隐藏的事情,正好是他所想要我做的事。

不过,就算这是他的本意,我也没有办法站出来指责他。毕竟他可是以好朋友的名义好好地提醒了我,别多管闲事。

当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测,不过由此看来,这件事的水挺深的。

明智的选择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爆炸只是开始,组织要有大动作。

一个由极端人员组成的组织要有大动作……这个大动作会是什么?

于公于私我都没办法坐视不管。

见我没在开口,Navi转变了话题。“我有个事想请你帮忙。”

“不知道,不愿意,不想听。”刚敲打了我一番,怎么快当什么都没发生……我没那么好脾气。

“如果是我的朋友的话,不管那个人做了什么,在绝对的铁证石锤出来之前,我都会相信那个人。这是对友人最基本的尊重,同样也是对自己的信任,信任自己看人的眼光。懂?”Navi撑着下巴,脸上带着笑,目不转睛的盯着我。

我知道他所指为何,闭上眼睛,拒绝交流。

估计是计划事项都完成了,Navi拍拍袖子起身离开。

临别前,他说:“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吗?如果觉得是,那就不要声张,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低调做人。此事结束后,你也能如你自己所愿全身而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